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川牛膝、延胡索浓煎后,通过直肠滴入方式给药,联合西药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肌注给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来诊6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直肠滴入+西药肌肉注射)30例,对照组(西药肌肉注射)30例,2组均于经前3~5d开始用药,经净停药。观察各组每个阶段症状积分情况,统计分析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P<0.05);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方药直肠滴入联合西药肌肉注射治疗该病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痛经;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中药直肠滴入
  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09-0037-03
  原发性痛经,指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其发病率约占痛经总体的90%以上[1],给育龄期女性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该病中医辨证有虚有实,然以实邪发病较多,包括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湿热瘀阻证[2]。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遵義市第四人民医院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痛经患者60例,经询问病史、症状评分、超声检查等评估,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年龄16~37岁,平均(26.51±7.02)岁;病程3~27月,平均(10.64±5.31)月;症状评分6.5~11分,平均(10.03±4.63)分。对照组30例,年龄15~39岁,平均(27.40±5.83)岁;病程5~24月,平均(9.58±4.92)月;症状评分5.5~10.5分,平均(9.18±5.05)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1-2] 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期女性,超声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主症为周期性(≥3个月经周期)出现经前期和(或)经期小腹疼痛,以刺痛或胀痛或灼热痛为主,拒按,经色黯,伴血块。结合舌紫黯或淡,苔白或黄腻的舌象,及弦紧或弦滑的脉象。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桃红四物汤(全当归15 g,桃仁、红花、川芎、白芍、熟地各10 g)、失笑散(生五灵脂、生蒲黄各10 g)及川牛膝、延胡索各15 g,每日1剂,参水800 mL浸泡20 min后,大火烧开,小火浓煎至150 mL,晚睡前排空二便,左侧卧位,予37℃~39℃药液于肛门直肠置入灌肠管约12~15 cm,保留灌肠1 h以上,以保留时间越长越好,以便药效充分吸收利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厂家:遂成药业,批号:H41021055)1 mL(10 mg),臀部肌肉注射,1日1次。于经前3~5 d开始用药至月经干净,经期经量多时停灌肠1~2 d,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不间断用药3个疗程。
  1.3.2 观察组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1 mL(10 mg)臀部肌肉注射,1日1次,用药时间同治疗组。
  治疗后间隔3个月经周期,进入回访期。治疗前、治疗后及回访期,均进行1次症状评分。
  1.4 症状评分 见表1。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治愈,评分为0,回访无复发;显效,评分为治疗前的0-1/2,回访有或无复发;有效,评分为治疗前的1/2-1,回访有或无复发;无效,治疗后评分无下降。
  1.6 统计学方法 将评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25.0,计量资料所得数据用(x±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2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统计,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当P<0.01有显著性统计,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比较 见表2。
  2.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
  2.3 不良反应 2组治疗期及回访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景岳全书》记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因寒滞,因血滞,因气滞,因热滞,多痛于未行经之前,以滞涩不行而作痛者,宜加味四物汤”。经前期是血海由实而骤虚,病邪易乘虚而入,导致胞宫冲任气血不畅,不通而痛,此时趁机施治,祛邪扶正[4]。现代医学认为[5-6],经前期及经前血液中所含前列腺素(PG)增加,一是导致子宫平滑肌痉挛收缩,出现子宫血管被挤压血流受阻而缺血缺氧,出现对神经末梢密集的宫颈峡部的压力增强,发为痛经,二是可明显增加子宫疼痛纤维的敏感性,引起痛经。
  桃红四物汤功效为活血养血、化瘀止痛,药理研究证实,诸药合用,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达到消炎、止痛、调节子宫机能的目的[7]。失笑散是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之剂,其中生五灵脂、生蒲黄,活血、化瘀、止痛,现代药理研究[8],失笑散可通过下调前列腺素酶的表达,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针对实性痛经,增强桃红四物汤的逐瘀通经止痛药效,逐瘀生新,也可因势利导,为下个月经周期奠定基础。川牛膝引血下行,延胡索理气止痛,通经止痛佐使之功。两药用于经前期经期,防治结合,理气血通经止痛,因势利导,引血下行,又引诸药下行冲任胞宫祛其瘀滞。消旋山莨菪碱属于抗胆碱药,对于血管痉挛以及平滑肌痉挛皆具有解除作用,还可改善局部微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收缩、血管痉挛导致的痛经[9]。
  中药直肠滴入给药[10],药效成分可通过直肠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及淋巴组织等吸收后进入血液微循环,提高女性盆腔局部循环中药物浓度,还可避免口服中药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利用度,治疗女性疾病。
  本研究运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痛经,为外治法治疗妇科痛症的一大壮举,其疗效得到证实。首先,将痛经的病症类型初步归类,便于临床运用。其次,利用中西医的外治法治疗妇科痛症,便于患者接受,尤其是患有肠胃疾病者。再次,于经前期给药,避免整个经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再次,从治愈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中药配合西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51.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131-135.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4]陈静丽,黄晓君,冉仕娅,等.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内服配合灌肠治疗实性痛经的疗效分析[J].江西中医药.2016,47(8):58-59.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668-2671.
  [6]李继俊.妇产科内分泌治疗学[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459-461.
  [7]王玲.桃红四物汤加减对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2018,16(3):85-87.
  [8]胡国静,隋新月,王潇.失笑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20:3(43)75-81.
  [9]郭馥艳.消旋山莨菪碱片与布洛芬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疗效与分析.2018,18(11):1485-1486.
  [10]黄晓君,陈静丽.自拟化瘀生新汤灌肠治疗宫腔术后月经过少的疗效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641-2644.
  (收稿日期:2021-02-20)
其他文献
摘要: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在运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或停药后复发率颇高。中医伏邪致病广泛,伏邪参与了复发性Graves病的发生与发展。论述伏邪与Graves病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甲状腺肿、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从中医伏邪论治复发性Graves病的合理性。取固复正气、化痰祛瘀为基本治疗原则,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及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研究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尖端人才,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凸显。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区域文化较为复杂,家庭贫困学生较多,学生出现焦虑、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情况更为突出。近年来,教育部采取多种方式将“心理育人”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三全育人”的有力组成部分,号召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因此,从“三全育人”视角深入探析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开展中西部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对改善研究生群体的学习
摘要:目的 探讨祛风利湿颗粒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3例丘疹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予口服祛风利湿颗粒治疗,对照组45例,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2组均同时外用地奈德乳膏。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并在停药2个月后进行随访判断复发率,比较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摘要:目的 探讨云南省保山地区神经性耳鸣患者不同中医体质与焦虑程度的相关性,为此病前期诊疗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收集保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中医科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判定及焦虑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采用SPASS22.0分析患者不同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及其与焦虑的相互关系。结果 63例患者中血瘀质(13例,20.6%)、气郁质(11例,17.5%)、痰湿质(8例,12
摘要:目的 调查云南省接受HAART治疗的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老年艾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接受HAART治疗满1年的729例老年艾滋病患者(≥50岁)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729例老年艾滋病患者中,平和质503例(69.00%),偏颇体质226例(31.00%),偏颇体质中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气
摘要:目的 观察国医大师张震疏调通便方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设计,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疏调通便方颗粒)和对照组33例(麻仁软胶囊),2组均治疗7 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便秘症状评分、便秘疗效、中医伴随症状情况。结果 治疗组便秘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藏族传统体育属于民族文化范畴,具有人类社会文化的属性,其产生与发展受思想文化、地域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影响.文章认为,生态环境是从事体育活动最重要的外在条件,藏族传统体育以"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为依托,有着与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的生态文化特性,是在藏民族文化底本上产生和发展的体育文化,并与西藏高原自然环境之间存在耦合关系.提出了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坚定文化自信,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寻藏族传统体育生态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模式,服务西藏文化建设.
摘要:目的 对补肾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收集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中药。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血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变化;治疗前后B超绒毛膜下血肿面积的变化、绒毛膜下血肿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