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随着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疾病中的运用以及钬激光独特的切割作用,临床上已有学者运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一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parapelvic cyst complicated wit
【机 构】
:
昆明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云南,650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随着输尿管软镜在肾结石疾病中的运用以及钬激光独特的切割作用,临床上已有学者运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一期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parapelvic cyst complicated with renal calculi,PCCRC),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此术式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例PCCRC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每例手术时间23~45 min,平均32 min,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所有患者的囊肿均缩小或消失,结石完全清除或仅残留无临床意义残石.结论 采用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PCCRC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医师进一步运用和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容量负荷试验中桡动脉脉压(radial artery pulse pressure, rPP)的变化能否准确预测每搏量(stroke volume, SV)的变化. 方法 前瞻性收集了75例心脏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S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CRP、IL-1、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输尿管上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和缓解期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DPB1(human leukocyte antigen-DPB1,HLA-DPB1)基因mRNA定量表达情况,探讨HLA-DPB1基因的表达量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4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7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以及3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各2ml,Trizol试剂提取外周血
目的 调查大肠埃希菌尿液分离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AmpC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 对宁波市第一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患者尿液样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8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AmpC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28株大肠埃希菌仅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100%敏感.所有分离菌中检出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以TEM-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存活、意外发生、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存活率为96.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意外
目的 评价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应用洛赛克粉针剂进行治疗,并与过去应用西咪替丁针剂治疗的40例相似病人进行对照.结果 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27.5%、70%、2.5%,与对照组(22.5%、60%、1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两种药物均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人,但洛赛克粉针剂疗效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探讨超微经皮肾镜(sumer-mini-PCNL,SMP)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行超微经皮肾镜治疗的上尿路结石30例患
目的 对浙江首例疑似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与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 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患者临床症状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uEPO)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CPB所致炎性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心脏直视手术需CPB的患者54例,按随
目的 探讨PDA的应用对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与职业压力量表对我院200名临床护士进行PDA应用前后的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与t检验。结果 PDA应用后护士的职业压力5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 P<0.05),尤其为工作负荷、护患关系与管理氛围;护士的护龄与学历对使用PDA后护士的职业倦怠有明显影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A的使用改善了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