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比较GP方案与吉西他滨(GEM)单药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生存状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85例老年Ⅲ~Ⅳ期NSCLC患者按照起始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GP组(43例)及GEM组(42例).GP组接受GEM 1.0 g/m2第1、8天+顺铂( DDP) 75 mg/m2第2天至第4天治疗,GEM组接受GEM 1.25 g/m2第1、8天化疗.两组均治疗3周为1个周期,至少
【机 构】
:
024076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平庄矿区总医院肿瘤科,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GP方案与吉西他滨(GEM)单药治疗老年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生存状况及不良反应.方法 85例老年Ⅲ~Ⅳ期NSCLC患者按照起始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GP组(43例)及GEM组(42例).GP组接受GEM 1.0 g/m2第1、8天+顺铂( DDP) 75 mg/m2第2天至第4天治疗,GEM组接受GEM 1.25 g/m2第1、8天化疗.两组均治疗3周为1个周期,至少2个周期后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评价近期疗效及生存状况,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GP组和GEM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8.84%(21/43)和35.71%(1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08,P=0.424).GP组1年生存率39.53%(17/43),2年生存率9.30%(4/43),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1个月;GEM组1年生存率26.19%(11/42),2年生存率7.14%(3/42),MST为9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7,P=0.172).G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4.88%)较GEM组(7.1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96,P=0.002),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接近,患者可耐受.结论 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GP方案和GEM单药化疗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接近,GEM单药的胃肠道反应更轻。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扩大经蝶入路涉及的各种标志结构、活体形态并测量相关数据,为扩大经蝶人路提供直观的形态学基础、详尽的解剖学参数.方法 选择80例临床患者,术前测量患者的鼻孔大小、鼻小柱的高度、鼻梁与双眼内眦和鼻小柱三点平面的夹角、鼻梁的长度;术中测量鼻小柱到蝶窦口的距离,观察蝶窦口的形状,测量蝶窦口最长、短间距,观察蝶窦分隔的形态、三个隆起的形态及三者间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质地及色泽,测量蝶窦壁、筛房、鞍底、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和胆囊癌根治术治疗意外胆囊癌( UGC)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610例在开腹胆囊切除术(0C)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后发现的28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UGC 20例,术后发现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期,P(tia)1例,PT15例,PT210例,PT38例,PT44例.获得随访的26例中,单纯胆囊切除10例,5年生存1例,其中PT1b、PT2、P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约22个核苷酸的小RNA分子,具有转录后基因调控的功能.miRNA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关系密切,本文主要针对miRNA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加以阐述。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及人体质量指数( BMI)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为食管癌的防治寻找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到2010年11月间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47例,以20名健康人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危险性.结果 鳞状细胞癌患者及健康人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为( 13.09±5.94)和(7.58±4.16 )ng/ml,差异
噬菌体呈现技术近年来得到小断改进和完善。基于loxP—CYe系统的细胞内重组技术是最为重要的改进。从双载体系统到单载体系统,从大样本抽样测序到肉眼直观判断,它使大库容量天然抗体库的构建变得简单易行,并有利于高亲和力抗体的获取。现对其改进和完善过程进行综述。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同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食管癌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丹参注射液同步放疗组(A组)和顺铂同步放疗组(B组).均采用加速器6 MV的X线3DCRT,总剂量60 ~ 70 Gy.A组放疗前3d开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20 ml/d,至放疗结束;B组放疗同时静脉滴注顺铂30 mg/m2,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结果 A组的近期有效率为71.0%(22/31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与FOLFIRI方案联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与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均采用FOLFIRI方案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依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90 min,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m2,或左亚叶酸钙100 mg,静脉滴注2h,第1、2 d;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第1、2天;5-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
目的 检测中药消癥抑瘤方对顺铂(DDP)耐药卵巢癌OVCAR/DDP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活性,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OVCAR/DDP细胞接种于40只裸鼠腋下,建立移植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依据不同的药物组合分为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DDP单独用药组、低剂量消癥抑瘤方+DDP组、高剂量消癥抑瘤方+DDP组.1个月后处死裸鼠,计算各组抑瘤率,末端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TUNEL)
PTEN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其主要通过PIP3途径、FAK途径、MAPK途径等发挥其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调节细胞迁移与黏附.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提示PTEN基因的异常改变参与了胃黏膜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之一。
尽管对卵巢癌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细胞减灭术及联合化疗,复发仍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因此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已成当务之急。生物靶向治疗曾被探索作为克服化疗对抗的手段,其中研究最多的可算是贝伐单抗。在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贝伐单抗是较有希望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深入了解卵巢癌的基因调控信号通路,使更多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将为卵巢癌治疗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