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里的乡村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den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村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至今已800余年.宏村三面环山,独特的牛形村落原型、举世无双的人工古水系、精良的建筑艺术和美轮美奂的山水田园,构成了皖南古村落特有的景观风貌.
其他文献
工业济南的丰厚家底rn历史上的济南是一个工业重镇.rn要说济南老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在哪里,非天桥区莫属.历史上,天桥区在济南市北部,是济南的近郊区,辖区内有两条重要的航运线——水路与铁路.水路有黄河(大清河)和小清河,铁路有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两条铁路线贯穿.
期刊
服务背景rn西赵湖村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西部,南临滚河,北靠汉十高速公路.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728户2850人,留守儿童41人、留守妇女100余人、留守老人30余人.2016年该村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后,西赵湖村的村庄规划、房屋改造、道路硬化等硬件建设工作逐步展开,但在软件建设上始终未打开局面,突出表现在村“两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够,村民志愿服务参与不足,村内外公益慈善资源尚未被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合力尚未形成.
先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那年腊月二十八,她跟着他回老家过年,第一次去他家过年,她很是不自在.虽然已经订婚,就差个仪式,她别扭的倒不是环境陌生,她也是在农村长大,而是心里那个小人不时地跳出来,对这场爱情产生质疑.他家里穷,兄弟仨,父母靠种地为生,他排行老三,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做兼职攒的,将来这日子能过好吗?
期刊
以“精致之笔”描绘城市秀美画卷rn“绿茵环绕,山水相映,处处呈现出精致美观的城市形象.”这是外地游客对平阴城区的直观印象.rn“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群众的幸福感爆棚.”这是市民对平阴变化的共同感受.
期刊
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开门办学,打造开放融合的教育新生态.自2015年起,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探索实施了“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促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要素、全方位融合.地方高校、政府、企业、产教融合服务企业(组织)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改革,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
济齐大道“一线”产业成链rn济齐大道一直以来是连接济南与齐河最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以前是双向两车道,路基宽仅14米,两侧遍布村庄农田.rn医学中心启动建设后,这条路成了关系片区发展的核心道路.2019年,济南市对其进行升级改造,由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不仅提升了道路颜值和通行服务能力,也强壮了医学中心产业发展的筋骨.
期刊
国际教育学院是对外开放的窗口rn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具有交流传播共享的天然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是全球聚集一流人才、助推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的关键方式,来华和出国留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际教育在对外开放交流中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当下,实现国际交流高质量发展,让国际教育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国际教育面对的必答题.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茂祥教授,听他解读国际教育学院在教授中国语言、弘扬中国文化
期刊
走进百姓心坎儿里的文化品牌rn2019年7月7日,“百姓大舞台”第一场演出正式开锣.至今,“百姓大舞台”已在济南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rn“百姓大舞台,愿演你就来!”这句朴实的口号是大舞台“零门槛”的承诺,更是所有百姓争相参与的最大吸引力.每一场演出,皆是百姓唱“主角”.工人、农民、军人、机关干部、社区居民……无论是什么身份,只要想展示自己,都有机会登上这个舞台.节目形式不拘一格、原汁原味,舞蹈、歌曲、曲艺、走秀、器乐、朗诵、合唱、戏曲、锣鼓、秧歌等,均为百姓喜闻乐见,既展示地方特色,又充满生活气息.
期刊
扶贫协作连东西rn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两地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结缘.济南市7个区结对湘西州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面助力湘西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措施.其中,天桥区针对凤凰县的文化旅游开展帮扶;章丘区结对泸溪县,以促进经贸交流为主;高新区突出园区建设优势,重点帮扶古丈县茶叶及中草药产业发展;槐荫区帮扶花垣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历城区扶持保靖县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历下区挖掘永顺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文旅经济交流;市中区则重点解决了龙山县劳务协作帮扶.
期刊
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远远超出了原著小说作者梁晓声的期望值,据说梁晓声曾不断地找他谈影视改编的团队“泼冷水”,他显然不认为自己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严肃文学经典力作,与代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兼容.谁不愿意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熟知?只是,一个严肃文学作家,该有多么不愿意让文学性在流量密码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