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好的

来源 :小读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wq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笼子里焦躁不安地撞来撞去。我被撞得头破血流,却无济于事。我抬头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内心的苦闷汹涌如潮。
  千不该万不该,我不该去偷嘴啊!祖辈的告诫两条腿的动物千万不能惹,我咋就忘了呢?退一步说,如果偷了第一只鸡后就放手……可是,鸡肉也太美妙了啊。唉,听说两条腿的动物可是什么都吃的,看来我是难逃一死了!
  笼子上的小窗突然“吱呀”一声开了,从外面扔进来什么东西。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块鸡肉。我條件反射地跳到一边。我想起了母亲说过的话,两条腿的动物送他们同类“上路”时是要先让他吃饱的。我死死盯着这块可怕的鸡肉,尽管我饥肠辘辘,但我不敢吃啊!一个时辰过去了,又一个时辰过去了,天渐渐暗下来。我实在耐不住饥饿的折磨,向鸡肉走近,走近……我拍了拍撑得滚圆的肚子,惊恐地等待着那可怕的一刻降临。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迷迷糊糊中,我飞起来了。
  当我睁开眼时,太阳已透过笼子照进来。我还活着!我兴奋地高叫了一声。
  第二天,当有鸡肉扔进来时,我毫不犹豫地就吞下了。
  一年后的一个夜晚,当我的一个兄弟打开了那个小天窗时,我那可怜的翅膀却再也无力提起臃肿的肉身了!
  我,一只曾经搏击长空的雄鹰,绝望地说:“兄弟,我在这儿挺好的!”
  (月移花影摘自《规则是圆的》,敦煌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1月光剧场  一年一度的星河市戏剧节开始了,雨果拿回来三张菲尼克斯木偶剧团《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灰姑娘》两场联演的票,跟海力、瑞琪尔一起,带着小猪呼噜噜,开心地前往市中心的森林剧院看戏。  “森林剧院是星河市最古老的剧院之一,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雨果指着前面的一幢古典样式的建筑说,“我来过一次,那里和宫殿一样,有种神秘的气息。”  “我只闻到里面飘出来的爆米花的香味。嗨,你们猜猜我看到了谁?是宝儿
期刊
1.一场劫案  “我早就不练琴了,家里的钢琴大概有好几年连琴盖都没打开过了。”我很轻松地对李小福说,“当年老爸老妈是为了赶时髦才叫我练钢琴的,现在他们也承认我根本就不是那块料。”  “我可不像你,我还想坚持一下。你太容易放弃了。”李小福说,“我小提琴已经考过四级了,我要再冲一冲……”  “你真以为今后能成为大师吗?我成不了钢琴大师,你也成不了小提琴大师。”我毫不客气地说,“你成為侦探大师的可能性明
期刊
“干点活就不冷了。”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把院子里的雪铲到街面上去,一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可是,作者却从中悟到:有时候,你每每多付出一点,总会感到特别踏实,通过劳动获取的温度,温暖如春而弥久不散。  我小时候,雪下得比现在大。记得有一年,早晨起来发现每个窗棂都糊满了雪,房顶和墙头好像戴上了白色的棉帽子,树枝犹如包裹了棉花,院子里的积雪有一拃厚,因门口窝风,街门都被封住了。  父母起得早,母
期刊
据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载:虎和豹,时人都可擒获。至于熊,虽然人们可以追赶与围困,但难以擒获。这是因为熊的皮毛厚且滑——对它射箭,就像飞沙撞在冰柱上,会纷纷坠地。又因为人们很难接近它,所以冷兵器的刀枪很难对它发挥作用。  确实,熊与虎豹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委实难擒获。但时人有没有考虑过在刀枪之外,选择其他家伙试一试?比如说那个时代已经出现的火器——火铳,以及在仿制倭寇枪械基础上发明的火绳枪。如果用
期刊
她是我的“启蒙老师”,其实只比我大一岁,留着西瓜皮头发,同样又干又瘦又小。但她对于花草树木的常识却比我丰富,在平原的农村里,第一个教我辨识海边林投果与凤梨的差别的人就是她,至于防风的木麻黄与高山松针也是她告诉我的。可笑的是我用她教我的常识在野外辨认植物的比赛得了奖状,而她却遥遥挂尾,因为许多生字她不会写,在“木麻黄”那题格里,她说她只会写一个“木”字。  她与我坐在一起——小学老师为了提高整体学习
期刊
在四十几年前,我做中小学生的时候,图画、音乐两科在学校里最被忽视。那时学校里最看重的是所谓的英、国、算,即英文、国文、算术,而最看轻的是图画、音乐。因此学生上英、国、算时很用心,而上图画、音乐课时很随便,把它们当作游戏。  在我所进的杭州师范里,有一时情形几乎相反:图画、音乐两科最被看重,校内有特殊设备(开天窗,有画架)的图画教室和独立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校园内),置备大小五六十架风琴和两架钢琴。下
期刊
有人用科学的方法统计过,一个人一生大概有7次机会。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平均每7年出现一次。第一次大概出现在25岁左右,通常由于太年轻所以一般人抓不到,最后一次出现在70岁以后,通常由于太老也抓不住……人们常常会说,当机会来临时,你不能等,你要跑上去抓住它。可是,有一位叫黄小平的作者,他却说:“不要轻易相信机会,执着地去做一件事,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一起去读读他的文章,我们就会明白。  
期刊
美国芝加哥的小伙子杰斐逊在街头卖起了水。他卖水的方式很特别,不仅摆出了一堆大大小小的瓶装水,还摆出了一部简易的跑步机。  一位女士靠近了摊子。杰斐逊问:“打扰一下,女士,您需要水吗?”  “这瓶水多少钱?”女士拿起了中等大的一瓶水问道。  “这瓶需要10公里,女士。”  “10公里?”  “对。这是一瓶来自索马里的水,您现在购买不需要花钱,只需要在我的跑步机上走上10公里就能得到它。”  女士听了
期刊
城南旧事  林海音/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一部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自传体短篇小说集,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书中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的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本书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马克的完美计划  [美]丹·格迈因哈特/著  曹雷雨/译 
期刊
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外地工作,陪伴我成长的就只有母亲,父亲于我而言,只是一个陌生人。  后来,我上学了,却跟其他小伙伴一样喜欢逃课。父亲认为我既然不喜欢上学,不如在家放牛,他还能省下一笔学费。  从此,为了不沦为放牛娃,也因为叛逆心理,我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找父亲要钱买课外书。每次看着父亲肉疼般摸出钱包,并哀叹这个月的烟酒钱又没了时,我心里就一阵爽快。  父亲的烟酒钱源源不断地变成一本本新书出现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