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新课程,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是相当不利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影响理智,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任课教师有好感,或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足时,掌握知识的质量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学科知识,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1.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的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教学手段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革。作为这次改革的施行者,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步伐。
2.1投入情感,注重感染。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摒弃“填鸭式”、“灌输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要求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切勿冷若冰霜,板着面孔,也不要凶神恶煞,怒容满面,把生活中的不快带到课堂上去。众所周知,花点力气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课,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巧,更需要有良好的情感调控力,将自己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这是教学的大忌。教师要煸情,要动情,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2.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一个班级中有好多孩子,每个孩子,相貌有美丑,智商有高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在教育过程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彼此之间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依赖性。教师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偏心”,教师应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更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公平的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最重要的是差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差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一声、信任的一点头、爱抚的一摸、轻声的询问都是师爱情感的流露。教师学生双方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候,便会产生感情上的合流、课堂上将会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对差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完全而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差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一个教师若能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愿和老师心心相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学生感到自已被老师尊重、欣赏、理解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教师,从而也使自已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3在教学方法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方法,把知识传达给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地使学生产生认识上需要,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感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首先借助导语、多媒体等引入情感,让学生产生好奇,创设“我想学”的情境;其次,借助语言,激发情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也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言的丰富变化,为学生营造“我要学会”的气氛,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亲身经历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设置成功阶梯,当学生达到目标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应及时进行勉励,注意从失败中找成功点,以保证学生的自尊心,并继续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
2.4挖掘数学中的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美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中的情感教学,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及和气融融的情感气氛,为顺利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即所谓的数学“优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学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的题目设计要有坡度,留有难点,让这部分学生挑战;在研讨环节中培养他们与人合作、欣赏对方的良好品质;课后作业留有思考题,给他们足够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吃得饱”。
对于所谓的数学“后进生”,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情感上要给予多鼓励。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改变对后进生的态度,“从最后一名抓起”,增强对后进生的情感,课下多找他们谈心,对症下药;课中倾向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多给他们机会,发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多参与、多发言,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新挑战。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一切可能因素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使学生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成为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石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2005.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新课程,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更苦。这种局面,对学生学习数学是相当不利的。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往往带有情绪性,如果伴随学生思考的是兴奋,激动和对发现真理的诧异、惊讶、产生愉快的体验,那么这种情感就能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然而学生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不善于用理智来支配情感,却常常以情感支配影响理智,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任课教师有好感,或情绪高涨时,学习劲头足时,掌握知识的质量好。反之,学习效果就差。这就说明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挥自已的主导作用,积极地利用学科知识,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造出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1.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的和谐的“情感场”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教学手段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革。作为这次改革的施行者,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步伐。
2.1投入情感,注重感染。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摒弃“填鸭式”、“灌输式”、“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同时要求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切勿冷若冰霜,板着面孔,也不要凶神恶煞,怒容满面,把生活中的不快带到课堂上去。众所周知,花点力气上好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上好每一节课,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巧,更需要有良好的情感调控力,将自己不良的情绪带入课堂,这是教学的大忌。教师要煸情,要动情,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2.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一个班级中有好多孩子,每个孩子,相貌有美丑,智商有高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一点,我个人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在教育过程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彼此之间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依赖性。教师最重要的是不可以“偏心”,教师应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更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公平的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全体学生最重要的是差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差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快乐的校园生活。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激励。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关注的一声、信任的一点头、爱抚的一摸、轻声的询问都是师爱情感的流露。教师学生双方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候,便会产生感情上的合流、课堂上将会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对差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完全而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差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一个教师若能以真诚的自我对待学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生就会向教师敞开心灵的大门。愿和老师心心相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当学生感到自已被老师尊重、欣赏、理解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教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报答教师,从而也使自已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3在教学方法上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运用适当的方法,把知识传达给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地使学生产生认识上需要,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感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首先借助导语、多媒体等引入情感,让学生产生好奇,创设“我想学”的情境;其次,借助语言,激发情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教学中也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言的丰富变化,为学生营造“我要学会”的气氛,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亲身经历获取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设置成功阶梯,当学生达到目标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表扬,并让其他学生一道分享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失败,应及时进行勉励,注意从失败中找成功点,以保证学生的自尊心,并继续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
2.4挖掘数学中的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美即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推理论证、思维方法……之中的简单、和谐、严谨、奇异等形式,它是数学创造的自由形式,它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中的情感教学,还体现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关注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及和气融融的情感气氛,为顺利上好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即所谓的数学“优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学习,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的题目设计要有坡度,留有难点,让这部分学生挑战;在研讨环节中培养他们与人合作、欣赏对方的良好品质;课后作业留有思考题,给他们足够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吃得饱”。
对于所谓的数学“后进生”,认知上要给予低坡度,情感上要给予多鼓励。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改变对后进生的态度,“从最后一名抓起”,增强对后进生的情感,课下多找他们谈心,对症下药;课中倾向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转变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多给他们机会,发现、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鼓励他们多参与、多发言,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新课程,新标准,新理念,新挑战。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运用一切可能因素渗透和体现情感教学,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使学生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成为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石峰.《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中国审计出版社出版,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