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读多写”在语文教学领域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经验。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推进,该理念也被广大教师认可与吸收。然而在现今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对“多读多写”的理解和运用却出现了偏差,重复机械的、没有明确目标的多读多写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毁灭了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本文站在学生学习规律与语文教学规律的立场上重新审视“多读多写”语文教学经验的实践偏差,并从多读多写所蕴含的教学内蕴出发,总结出“博采课外,理性阅览”“深化课内,多元精思”“重视真性情”“把握原則性”等原则和方法,以期在课内精读、精写,在课外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阅读和自由练笔的机会,从而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效能,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多读多写 语文教学 阅读与作文 提高效能
“多读多写”在语文教学领域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体现着朴素的“多读多写”理念。然而,对于“多读多写”这种传统经验的运用,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却已经显现出了种种弊端。从数量上的“多”到内容上的“一刀切”;从生搬硬套的仿写到重复机械地制造“标准件”;从“尽可能扩大阅读量”“教材课本篇目过少”的呼声到规定每周完成数篇作文。一味将读与写的“工作”“任务”抛给学生,而忽视教师的正确指导等现象比比皆是。毋庸置疑,这种重复机械的多读多写只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磨灭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无益于阅读与写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无益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对语文人文性、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漠视。
究其原因,是对“多读多写”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片面理解,没能真正去深入领会其所包含的丰富教育内涵。因此,只有真正地站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立场上去审视“多读多写”,正确、深刻地理解其内涵,才能达到最优化的语文学习效果,真正提高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效能。
一、审视“多读”,为阅读教学提能增效
读,即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的对话。“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阅读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丰富人生经历,拓展思维深度。毋庸置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在教学实践中被日益重视。那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多读”的最佳效果?“多读”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广度,另一个是深度,即“博览”与“深思”,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多读”的实效。而“慎重”的选择和必要的“指导”,是实现“博览”与“深思”这对矛盾辩证统一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在读书的广度与深度两方面上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博采课外,理性阅览
多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新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部名著”。这是对学生阅读量的“多”的要求和规定,并且强调了将阅读延伸至课外。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外阅读能够极大地弥补课堂教学因受时空条件限制而影响学生阅读面和阅读兴趣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多读”“博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但是博采课外,须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选择,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能。首先,教师需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书目。书目应广泛涉及多种类型,满足“多读”的开放性要求。多读不能埋首于故纸堆,历史名著要读,精美时文也要读;现代佳品要读,古文名篇更要读;课本要读,报纸杂志也要读。在推荐书目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一篇带多篇,如以教材篇目某一文体为基点,引导学生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以教材中的名家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该作家其他优秀作品;以教材中某一主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阅读;通过教材中的节选文章,引导学生向整篇(部)著作扩展。二是阅读数量。“多读”的“多”是要到什么程度?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随意地下一个指令,一味地追求多。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有一定的规定,教师要保证达到,必须眼中有学生,从学生主体出发,指导每个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阅读。其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传授各种阅读方法。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组合使用各种阅读方法。因为任何一次阅读都不可能只单一使用一种阅读方法。明确并让学生实践进而掌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多读”的效率。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果交流。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交流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能够得到交流、得到碰撞,从而使他们在交流中深化认识,拓展思路,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质。
2.深化课内,多元精思
清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唐彪力主“读文务精”。书不但要多读,还得精读、深思。走进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创造性阅读。用“多元精思”来丰富作品内涵,是深化课内,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多读”质量的关键步骤。
首先,教师应慎待多元,正确指导。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同时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学生的多元解读,并非是我们可以主观臆测的。有时,多元解读带给我们的是惊喜,但多元解读并非随意解读,有时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主题背道而驰,留给我们无尽的尴尬。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首先是尊重作者、尊重文本,让学生能够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自说自话”。而这需要教师发挥“首席”的作用,冷静思考,巧妙引导。 二、审视“多写”,为写作教学减压减负
“多写”同“多读”相连,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但“多写”并不仅指写的篇数多,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着同一水准的写作练习。数量加码并未带来“多写”的应有实效,多数情况可能还适得其反。早在五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就反对作文只追求篇数而不讲究实效的做法。他强调“每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的讲究实效精神。进行有效的“多写”需要现代教师审慎思考“多写”理念,努力提高其在写作教学中重视思想性和把握原则性两方面的引导能力,为写作教学减压减负。
1.立诚作文,重视真性情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语文教师在写作立意指导时,必须尊重学生实际,求真而不求假,坚决反对为深挖主题而胡编乱造,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自身的喜怒哀乐。当然,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做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找出其属性,然后进行比较筛选,得出全新的见解。这样,通过有效的训练设计,就可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其整体写作水平。而一直“坚守”在原来水平的写作,是无法达到“多写”的最佳效果的。
2.正确指导,把握原则性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这一工程进展顺利,就必须遵循正确的写作教学原则,这样才会由“多写”而达到“多写”的效果。首先,指导学生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念,克服自卑或自负心理的原则。初学写作,可能写不好,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因此失去决心和信念。其次,遵循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实际,一是指联系阅读教学的实际,读写结合,根据课内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训练;二是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让学生的生活成为源源不断的写作之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再次,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入难,逐层递进,步步为营,螺旋阶梯上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训练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作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制订严密的计划进行训练。任何一种内容或形式的作文,虽然说学生在训练时都能够掌握,但一般写后即束之高阁,如此很可能前功尽弃。反复训练,“温故而知新”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技能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最后,坚持突出重点,兼及其他的原则,即“一课一得”原则。每次作文,从“作”的角度来看,只能预设一个“小”目标,这样才有达到的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写作过程完整而有效,才能达到“写得虽‘多’也不会给学生以重压;写得虽‘多’,学生也不会有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感觉”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使“多写”为写作教学减压减负。
总之,对于“多读多写”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不能简单地去理解“多”,以为一多便有效,要真正地站在学生学习规律和語文教学规律的立场去理性审视。只有真正地理解其内涵,在课内精读、精写,在课外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阅读和自由练笔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效能,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万恒德,赵伯英.清·唐彪《父师善诱法》上卷选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秦小萍.论教师在多元解读中的引领契机[J].语文学刊,2010(2).
[7]吴美花.解读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J].浙江教育学,2009(3).
【关键词】多读多写 语文教学 阅读与作文 提高效能
“多读多写”在语文教学领域是我们熟知的教学经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体现着朴素的“多读多写”理念。然而,对于“多读多写”这种传统经验的运用,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却已经显现出了种种弊端。从数量上的“多”到内容上的“一刀切”;从生搬硬套的仿写到重复机械地制造“标准件”;从“尽可能扩大阅读量”“教材课本篇目过少”的呼声到规定每周完成数篇作文。一味将读与写的“工作”“任务”抛给学生,而忽视教师的正确指导等现象比比皆是。毋庸置疑,这种重复机械的多读多写只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磨灭其学习语文的兴趣,无益于阅读与写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无益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对语文人文性、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漠视。
究其原因,是对“多读多写”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片面理解,没能真正去深入领会其所包含的丰富教育内涵。因此,只有真正地站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立场上去审视“多读多写”,正确、深刻地理解其内涵,才能达到最优化的语文学习效果,真正提高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效能。
一、审视“多读”,为阅读教学提能增效
读,即阅读,是通过书面语言获取思想或体验情感的心理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以文本为媒介的对话。“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阅读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丰富人生经历,拓展思维深度。毋庸置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在教学实践中被日益重视。那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多读”的最佳效果?“多读”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广度,另一个是深度,即“博览”与“深思”,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获得“多读”的实效。而“慎重”的选择和必要的“指导”,是实现“博览”与“深思”这对矛盾辩证统一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在读书的广度与深度两方面上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1.博采课外,理性阅览
多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新课标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部名著”。这是对学生阅读量的“多”的要求和规定,并且强调了将阅读延伸至课外。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课外阅读能够极大地弥补课堂教学因受时空条件限制而影响学生阅读面和阅读兴趣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多读”“博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但是博采课外,须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选择,才能真正提高阅读的效能。首先,教师需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阅读书目。书目应广泛涉及多种类型,满足“多读”的开放性要求。多读不能埋首于故纸堆,历史名著要读,精美时文也要读;现代佳品要读,古文名篇更要读;课本要读,报纸杂志也要读。在推荐书目的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一篇带多篇,如以教材篇目某一文体为基点,引导学生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以教材中的名家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该作家其他优秀作品;以教材中某一主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阅读;通过教材中的节选文章,引导学生向整篇(部)著作扩展。二是阅读数量。“多读”的“多”是要到什么程度?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简单、随意地下一个指令,一味地追求多。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有一定的规定,教师要保证达到,必须眼中有学生,从学生主体出发,指导每个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阅读。其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传授各种阅读方法。教师在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组合使用各种阅读方法。因为任何一次阅读都不可能只单一使用一种阅读方法。明确并让学生实践进而掌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多读”的效率。最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成果交流。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成果交流活动,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能够得到交流、得到碰撞,从而使他们在交流中深化认识,拓展思路,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质。
2.深化课内,多元精思
清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唐彪力主“读文务精”。书不但要多读,还得精读、深思。走进文本,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创造性阅读。用“多元精思”来丰富作品内涵,是深化课内,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多读”质量的关键步骤。
首先,教师应慎待多元,正确指导。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同时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学生的多元解读,并非是我们可以主观臆测的。有时,多元解读带给我们的是惊喜,但多元解读并非随意解读,有时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主题背道而驰,留给我们无尽的尴尬。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前提首先是尊重作者、尊重文本,让学生能够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而不是随心所欲地“自说自话”。而这需要教师发挥“首席”的作用,冷静思考,巧妙引导。 二、审视“多写”,为写作教学减压减负
“多写”同“多读”相连,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但“多写”并不仅指写的篇数多,并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着同一水准的写作练习。数量加码并未带来“多写”的应有实效,多数情况可能还适得其反。早在五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就反对作文只追求篇数而不讲究实效的做法。他强调“每做一次必将一种文做通”的讲究实效精神。进行有效的“多写”需要现代教师审慎思考“多写”理念,努力提高其在写作教学中重视思想性和把握原则性两方面的引导能力,为写作教学减压减负。
1.立诚作文,重视真性情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语文教师在写作立意指导时,必须尊重学生实际,求真而不求假,坚决反对为深挖主题而胡编乱造,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自身的喜怒哀乐。当然,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有更进一步的要求,引导学生对写作材料做多角度、多侧面的观察与分析,从不同角度找出其属性,然后进行比较筛选,得出全新的见解。这样,通过有效的训练设计,就可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其整体写作水平。而一直“坚守”在原来水平的写作,是无法达到“多写”的最佳效果的。
2.正确指导,把握原则性
写作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使这一工程进展顺利,就必须遵循正确的写作教学原则,这样才会由“多写”而达到“多写”的效果。首先,指导学生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念,克服自卑或自负心理的原则。初学写作,可能写不好,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因此失去决心和信念。其次,遵循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的实际,一是指联系阅读教学的实际,读写结合,根据课内阅读教学进行写作训练;二是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让学生的生活成为源源不断的写作之泉,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再次,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入难,逐层递进,步步为营,螺旋阶梯上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训练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作文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制订严密的计划进行训练。任何一种内容或形式的作文,虽然说学生在训练时都能够掌握,但一般写后即束之高阁,如此很可能前功尽弃。反复训练,“温故而知新”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技能呈螺旋式上升发展。最后,坚持突出重点,兼及其他的原则,即“一课一得”原则。每次作文,从“作”的角度来看,只能预设一个“小”目标,这样才有达到的可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写作过程完整而有效,才能达到“写得虽‘多’也不会给学生以重压;写得虽‘多’,学生也不会有浅尝辄止、浮光掠影的感觉”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使“多写”为写作教学减压减负。
总之,对于“多读多写”这一传统语文教学经验,不能简单地去理解“多”,以为一多便有效,要真正地站在学生学习规律和語文教学规律的立场去理性审视。只有真正地理解其内涵,在课内精读、精写,在课外给学生以较多的自由阅读和自由练笔的机会,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效能,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4]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万恒德,赵伯英.清·唐彪《父师善诱法》上卷选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秦小萍.论教师在多元解读中的引领契机[J].语文学刊,2010(2).
[7]吴美花.解读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J].浙江教育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