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打少了,血糖为何反而下降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听一些医生和患者提到胰岛素使用的最大限量,问为什么有人一天打一百多个单位还不能控制血糖。
  有一次一位外地医生给我打电话,说她的一个患者在用胰岛素泵治疗,体重只有48公斤,每天打八十多个单位,血糖还下不来。多次血糖监测的数值都在10~14 mmol/L。我告诉她先减到原量的一半,她说这怎么可能,打得少了,血糖倒能控制?我说试试看。
  第二天她打电话来说,真神了,患者的血糖现在都在7~10 mmol/L之间了。还问我怎么知道减量可以降血糖。我告诉她,身体是有脾气的,胰岛素多打,未必能降血糖;胰岛素少打一点,或许血糖可以降下来。
  通过这个案例,我想说说自己使用胰岛素治疗近万例病患的临床经验。
  首先,不是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都需要用胰岛素。
  大约有20%的2型糖尿病患者终其一生会在某个时刻开始胰岛素治疗。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先使用口服药,当口服药已加至足量和足够多种类时,才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使用胰岛素后,原有的口服降糖药并不撤掉,或只部分撤掉。在使用胰岛素时,只要肝肾功能尚好(血肌酐水平在正常范围,即使尿蛋白高一些也可以),就应与口服药联合使用,最常联合使用的是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对70~80岁的老人来说,如果一直使用,并且肝肾功能尚好,仍然不必停药。但有时需适当减少剂量。
  其次,合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即使需要使用胰岛素,每日剂量常常不超过30~40个单位。
  单纯用胰岛素患者如加上足量的二甲双胍(1.5克/日,分3次),原有的剂量常需减少至少三分之一。
  第三,胰岛素调整过程应低起步,慢加量。加量过快,虽然血糖降低较快,但有时易导致低血糖,随后会有剂量耐受,常常产生反跳性高血糖。
  第四,胰岛素使用不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患者切勿盲目加量。胰岛素每日总量超过每公斤体重0.8单位时,常常不能提高降糖效果,有时反而使血糖更高,间或夹杂餐前较严重的低血糖。
  第五,单次皮下注射超过20单位胰岛素时,要谨防下一餐餐前的低血糖。
  胰岛素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还可能会增加低血糖,增加体重,甚至增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病疾病发生或加重。它并非像有些人认识的那样是“早晚都要用,越早用越好”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一种降糖药,只有使用得当,才会成为我们战胜糖尿病的利器。而且,在治疗中需要努力实现个体化、动态化(剂量需要调整)。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不必紧张,只要耐心、细心,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您一定会成为驾驭胰岛素战车的英雄。
其他文献
发病情况 2005年2月13日灵璧县向阳乡李某饲养蛋鸡1400只,120日龄,发现鸡精神不振,拉黄或绿色稀粪,有呼吸道症状,有少数鸡饮食明显减少,高度沉郁、消瘦、连续数日出现零星死
日本研究人员在近期美国《神经学》杂志网络版上撰文指出,癫痫患者在发病之前,会出现心率上升的现象。  这一发现无疑让人惊喜,因为癫痫的发作常常不可捉摸,突然就来了,让人无从防备,而且癫痫发作时目前依然束手无策,只能最大限度地做好患者的防护(如不要让其窒息、摔伤碰伤等),比较被动。而如果癫痫这个不速之客到来前会先“打招呼”,那也许对治疗本身依然没有帮助,但至少可以把防护工作做得更好。  于是,人们或许
80年代初,私营小厂靠"三来一补"积蓄实力,到90年代发展成几千人的大型制造厂--这是一条珠三角制造性企业典型发展道路.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严重缺乏,薪酬矛盾越来
我们常常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事实上,指导老师的作用比榜样更大.因为众里挑一的"榜样"虽好,但具体到每个人,它是如此地可望而不可即.指导老师则不同,它是一对一地指
进入老年后,如何保持头脑健康和思维敏锐呢?大部分人已经听说过做“脑力体操”(如纵横填字游戏和求解数学难题)有益于老年人保持思维清晰。美国《赫芬顿邮报》总结了4种防止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