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版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之美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固定的书籍版面内,通过版面编排设计构建独属于书籍内容的、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版式风格,使其准确与书籍的内容及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需要设计师充分运用点、线、面在版面编排设计中的构成表现与运用。点、线、面是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版面设计构成的前提,也是版式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段,对于书籍版面设计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书籍版式设计离不开点、线、面的艺术运用。运用平面构成最基本要素点、线、面,将书籍的主题立意进行视觉呈现,并贯穿全书,通过视觉上的连贯翻阅使得读者与书籍之间产生共鸣感。利用课程中的案例,来阐述书籍版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之美。
  关键词:点线面;书籍设计;版式编排设计;应用;意义
  一、点线面在书籍版式设计中应用概述
  在固定的书籍版面内,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段,创造出独属于书籍内容的版式形式,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视觉之美的同时,通过版式设计感受书籍的深刻内涵。而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版式设计与读者也是无法分割的。点、线、面在书籍版式设计中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巧妙的艺术运用,既能与书籍内容情感相统一,对内容起到视觉设计上的艺术扩张,亦能给广大的读者带来阅读时的愉快享受,对烘托书籍的中心思想、体现书籍的主题立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何为点线面
  点、线、面是平面版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平面构成中,点与线、面是相对的,是与周围元素对比而言很小的视觉符号。点具有颜色、大小、形状、深浅等各种差别,是平面构成形态的基础;线是宽度和长度有巨大差异的形体,是点的延伸,是点连续移动的轨迹,有长度、宽度以及位置的属性;面是由线在宽度上的延伸或点的连续排列而成,有长宽、位置但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受线的界定,有实面和虚面两种。
  (二)书籍设计中的版式
  书籍设计中的版式设计,是指在固定尺寸的书籍开本上,把书籍内容中的文字、摄影、图形等视觉元素运用艺术化和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布局、组合和编排。使书籍内容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既能与书籍的函套、开本、封面、环衬、扉页、内页等书籍结构相和谐,又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着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同时准确传达着书籍的深刻内涵。所以书籍设计中的版式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
  书籍版面设计的类型又具体分为传统的古典版式设计、严谨的网格版式设计和自由版式设计。根据书籍的内容、中心情感思想以及主题立意确定版式设计类型,利用重复、对称、居中、均衡、对齐、留白、节奏、分割、对比与统一等的构成形式美学法则,将文字与图形、文字与文字的关系进行艺术化、科学化的整合编排。
  (三)点线面与书籍版式设计的关系
  1.点
  书籍版面中最活跃的要素,在书籍中,文字可以概括为书籍版面的点。在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与进化中,汉字由最开始的象形文字、篆文演变成了方块汉字。文字作为文化与书籍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版式艺术中最活跃的视觉元素。汉字(点)的排版组合与选择,对于版式设计的优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字是书籍版式设计的最主要的视觉元素,在版式设计中的良好运用,会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跳动、暂停、放松、开阔的视觉感受。所有版式设计的构建,都会通过“点”本身在版面的不同变化来表达。
  2.线:点的排列延长
  线,是视觉设计元素在版面中贯穿、连接、统一的主要表现手段。在书籍的版式编排中,不同形态的线,其作用以及给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如平行线里包含了正线、反线、文武线。正线给人带来的阅读感受是平静、开阔、明朗;反线表现为力量感;文武线则给版面带来庄重、严肃的视觉感受;而水纹线在版面里充当着调和、柔顺、动感的作用。用不同形态的线来设计版面,会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书籍版式时,根据不同的书籍内容与情感,需要利用线的各种规律。如诗歌、歌词集、短篇散文等字数较少的书籍内容,可以适当扩大版心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利用汉字排版的规律,来控制文字线条的长度如比例,形成合适的留白。在书籍版式设计中,文字线要自然流畅,选用准确,装饰得当,才能使版面性格鲜明、轻松活泼,给读者视觉上美的享受。
  3.面:点線密集排列形态
  点线密集的排列构建出的形态面,就是书籍版式里的版面,整体来讲就是版心里的文字、图形整体编排与组合形态。在进行书籍版式设计时,要注意到,点、线、面既互相独立存在,又互为统一整体。一字为一点,点排列延长变成线,线组合构建成面。点的集合可出现有机理感的面,线的移动、排列和宽度的增加也可以形成面。面的特征为表面具有一定面积的形态,整体特征是点、线密集排列的最终形态转换与升级。点、线的位置、状态和方向,都依附于面而存在,并受其检验而显示出个性———或为纹、或为底。面在书籍版式上占有的空间具有最稳定的闭合效果,书籍中的插图、照片、图案也称之为面。
  点、线、面是书籍版式设计的基础构成元素。书籍版式的设计构成就是对点、线、面的科学的、具体的艺术运用。
  二、点线面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版式设计与编排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书籍内容视觉化的最终呈现,是反映书籍主题立意的综合手法与表现。在书籍版面上将文字、插图、图形等视觉元素概括为点、线、面并进行整体组合与编排,通过艺术手法将理性思维转换为情感化的设计表现,使其成为具有最佳情感诉求效果的版面视觉设计,最终准确生动地向读者传递书籍的中心思想、书籍的内容情感。
  (一)点线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以“书籍设计与印刷”课程作业《如丧》书籍再设计为案例。本书的主题立意为青春流逝、时光的流逝。用代表时间的沙漏中的沙提取的视觉符号,也就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点,将青春流逝进行可视化演绎。用昼白夜黑来作为书籍的主要色调,通过翻阅,来表示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时光的过去。一本书全部由白纸黑点的插画贯穿,时而散开、时而凝聚、时而延伸呈线、时而铺张成面,就像跌宕起伏的青春情感与年轻时经历的一切。   1.开本
  在开展封面设计之前要确定书籍的开本形态。书籍开本要适合表现书籍内容以及其具有特色的版式编排。在固定的开本里,通过视觉元素、文字、图形的整体组合与编排,创造出符合书籍内容情感,又带给读者视觉美感的版式,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构成手段。《如丧》书籍再设计开本采用较大开本,便于点状插画的变化贯穿与版式编排。同时区别于原书的普通开本形式,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青春流逝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本书通过书籍的中心思想,利用视觉元素点,将书籍立意在书籍版式上进行可视化表现。
  2.书名字体设计
  书籍名称是封面设计的主题。本书书名字体再设计,通过点的插画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集结排列成线或面,将青春消逝的主题立意呈现在书籍的封面上,在第一时间用最直接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字体采用的宋体进行再设计,宋体具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感内涵并富有典型的文艺气息,符合本书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创作背景。
  3.封面
  在《如丧》书籍再设计中,封面文字设计元素“点”通过转换形态,以镂空小圆洞的形式,利用工艺手段将其呈现在书籍的封面上。这样丰富了整个封面的视觉,同时完成了点在呈现形式的多变。这使得书籍封面在点以及点形成的线面视觉外,具备一定的通透感,增加了书籍封面版式的鲜活与变化,使得读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视觉上的變化与丰富。
  (二)点线面在书籍内页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与贯穿
  点延伸会变成线,线排列则变化成面。在《如丧》书籍再设计中,视觉元素点从第一页开始,一直贯穿到书籍的最后,使读者在视觉感受上呈现出延伸性。在点状插图形成整个青春流逝的同时,通过布局、穿透(通过镂空的圆洞)、对比、延伸、变形和铺张等形式去寻求书籍版式上的变化,丰富书籍版式设计的语言,将书籍内涵贯穿到书籍中的每一页。
  (三)点线面在书籍立意概念上的设计延展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特殊材料工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特殊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书籍的多感官传达,丰富信息传达的语言,发掘书籍的深刻内涵。《如丧》书籍再设计的函套采用特殊材质亚克力制作,整体分为书籍层和黑沙密封层。在密封层中是书籍的视觉元素——点(沙)。在移动过程中,点会随着重力呈现具象的流动性和消逝感,丰富了书籍的表现手段。
  三、点线面对于书籍版式设计的重要性
  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书籍内容视觉化的最终呈现,是反映书籍主题立意的综合表现。而点、线、面是书籍版式设计的基础构成元素,是版面编排设计的前提,也是其主要的艺术手段。在固定的书籍版面内,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段,创造出独属于书籍内容,并使读者享受视觉之美的版式形式,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段。
  四、结语
  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点、线、面是书籍版式设计的基础构成元素,同样是书籍版面设计构成的前提。书籍版式的构成就是对点、线、面的组合编排的具体运用,对于书籍版式设计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在书籍版式设计中,利用点、线、面构成手段,将书籍内容中的文字、摄影、图形等视觉元素运用艺术化和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布局、组合和编排。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深刻理解书籍内容的情感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杰.书籍版式设计中点线面的艺术运用[J].文学艺术,1999(8).
  [2]吕敬人.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共2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旭玮.书籍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5]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6]王绍强.书形[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7][日]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大廓形服装一直稳居流行的前沿,然而这种不断更迭出现的大廓形服装如今更加多样且新颖。从热衷于夸张大廓形的Viktor&Rolf品牌秀场所切入,对于大廓形服装从材料、造型手法、风格形成等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求提供关于大廓形服装造型的参考与解释。  关键词:夸张;大廓形;服装造型;体量感  服装潮流趋势的不断更迭,服装设计的看点也随之变化更新,但是服装廓形这一服装造型的基础要素,却历久弥
期刊
摘 要:李南的诗集《妥协之歌》,于2017年11月出版,应该说这是李南对自己写作多年的一次精细的梳理和精华的呈现。从《我有》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到一个面目清晰的诗人形象,她有“黑丝绸般体面的愤怒”“妇女织毛衣时的恬静/也有投诉乡村旅店的狂野”“傻子和懒汉的情怀”“还有这深情而饶舌的歌喉”。愤怒,耐心,善意,悲哀,每一个词都是沉甸甸的充满思想的力量。诗人李南身上既有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又有一个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时代快速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于改善居住条件及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的呼声也随之强烈。很多老旧宅小区由于基础设施不足,治安缺少保障,导致居住环境不理想。通过对娄底铁路小区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小区改造中存在的困难从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小区的居住条件,完善相应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改善  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是贯彻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软装设计在设计空间上的调和所呈现出来的更为舒适的装饰效果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喜欢。在设计的时候,如何有效构建家具设计与室内软装设计的融合,对于很多设计师来说都有很大困扰。尤其是像中式、新中式这些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喜爱的设计风格,其家具惯用的木质材质和木质纹理外露的风格和室内空间的软装格局在整体的感觉和体验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也因为如此,通过设计元素的搭配,构建这些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由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派生出的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也被称为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时代由此应运而生。在新媒体的发展壮大中,民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凝练着中国人民富裕的精神与物质产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需要研究的活的文化,也是亟待摄取的丰富宝库。如何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到二维动画创作中,
期刊
摘 要:在中国漫长的史籍中,瑶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处在广东南岭山脉的乳源瑶族的刺绣和服饰造型独特,图案装饰别具一格。在学前教育手工课程中加入粤北瑶族工艺的原生态民族元素,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的学前教育手工教学手段陈旧,手工教材缺乏创新的现状,力图进行教学探索,把粤北瑶族工艺融入到课程中去,并将其应用到手工活动中。  关键词:粤北瑶族工艺;学前教育;手工课程  一、民间工艺在学前教育
期刊
摘 要:随着高校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正在引领更多的信息技术融合到高校校史档案管理之中。文章结合河南大学互联网环境下校史文化建设的实践,对高校校史文化建设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校史文化;文化建設;利用  常言道,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淌的历史。建设校史文化是对优良办学传统的守护,也是对校史文化建设不断的更新和超越。在互联网环
期刊
摘 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一名高职学校教师,应积极寻找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契合点和落脚点,自觉承担起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文章从高职课堂出发,从贴合学生生活经验、调动学生身心体验、推进学生研究实践等三方面探寻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传播途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项目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手绘表现实训”课程中的项目任务“单身公寓快题设计”为例阐述项目式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实施过程,并根据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将课程的评分标准从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展开,最终完善项目式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实施  近些年,各高校都在提倡和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改革,随之各种教学法如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式教学法等开
期刊
摘 要:“和而不同”是中国古往今来一直在探讨的重要哲学问题,并且被引申到不同的领域中进行思考与探讨,如引入文化观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的基本准则。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发展与设计教育紧密相关。“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是设计教育可以借鉴的思想资源,文章通过对“和而不同”古义今用意义的思考和当代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来探讨“和而不同”对于未来设计教育的借鉴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