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归根结底是培养藏族学生的汉语言技能和汉语文知识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汉语文教学需要遵循特定的理论和方法来安排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即从汉语的词汇、语法、语言等基本要素入手,通过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准确合体的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这意义上讲,确立适合西藏地区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原则,对藏区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藏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现状
1.接受教育的差异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的少年儿童,学前教育启蒙时间和各种环境信息接触面,均要少于内地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的学生对母语还在学习掌握的情况下,就又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存在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学习的语言环境。西藏地区藏族学生在学习藏语和汉语言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学习语境上的显著差异。一般来说,藏族孩子从出生开始接受的语言环境就是母语-藏语环境,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藏族人,习惯使用的就是藏语。多数学生是在上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其第二语言――汉语,大脑内的汉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系统发展并不完善,加之由于藏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也使大多数藏族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当不足。对于汉语的学习语境来说,藏族学生没有先天的优势,仅仅是在后天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汉语环境,或教师基本是以汉语授课,可以强化汉语的学习和消化。学习语境的不同或条件的差异基本决定了藏、汉语言的学习效果和目前的实际。
3.教学条件。藏族学生在学习藏、汉语言时,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教学条件,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师资条件。全区藏语师资实力较好,而汉语师资的实力则明显要弱得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距扩大,两种语言的师资条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二、加强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对策
1.塑造语言环境,改善汉语文教学模式:学习第二语言,环境很重要,少数民族的教师如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何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一些教师总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塑造语言表达平台,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受学能力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每天都和老师们相处,可很多教师根本不利用这些课堂以外的宝贵时间,和学生利用普通话进行长期的沟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背书等。教师应该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充分利用自己的耐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从生活点滴上进行普通话交流,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是成人的数十倍,更何况小孩在小学就要待上6年时间,这六年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宝贵时期。教师是不是应该从细节做起,将汉语文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2.加强对汉语实践活动的指导
汉语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汉语实践活动,要求开展活动课的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多彩,可采取学唱汉语歌曲、成语接力赛、查字典比赛、故事会和朗读会等形式。在组织集体活动时,教师需时刻体现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积极性和自主性,活动的内容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形式不要过于死板,活泼一些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且活动要具有较强的交际性。语言和民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是最好、最完备,同时是最丰富的交际工具,学习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与人更好地交流,汉语教学更应该侧重于交际功能。学习汉语的民族学生大部分年龄偏小,学习之后,效果十分显著,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且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倘若在学习汉语之后,在生活当中无法应用,那么长久下来,学习兴趣会逐渐消失。
3.创新有效教学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对话练习、讨论或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小作文、写周记或日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阅读或指定课外读物,并让学生在上课时讲解分析,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适当参与到和学生共同欣赏、分析文学作品,联系实际谈感受或把作品编排为短剧表演,使学生从中获得思想和人文素质的熏陶。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把声音、图片、视频立体呈现给学生,用各种感官刺激学生,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应鼓励学生课后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多组织学生同其它模式的学生进行汉语交流,到汉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社会实践。针对藏族学生在汉语文方面个体兴趣和特长的差异,可举办兴趣小组等作为汉语文的延伸课程,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的汉语文演讲,写作、书法等特长,机动灵活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和人文素质。
三、结语
只有汉语文教师理解教材改革的内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創新,才能使西藏地区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开拓出全新的发展局面。
一、藏族地区的汉语教学现状
1.接受教育的差异
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的少年儿童,学前教育启蒙时间和各种环境信息接触面,均要少于内地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的学生对母语还在学习掌握的情况下,就又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存在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学习的语言环境。西藏地区藏族学生在学习藏语和汉语言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学习语境上的显著差异。一般来说,藏族孩子从出生开始接受的语言环境就是母语-藏语环境,因为他们的父母是藏族人,习惯使用的就是藏语。多数学生是在上小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其第二语言――汉语,大脑内的汉语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系统发展并不完善,加之由于藏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也使大多数藏族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相当不足。对于汉语的学习语境来说,藏族学生没有先天的优势,仅仅是在后天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到汉语环境,或教师基本是以汉语授课,可以强化汉语的学习和消化。学习语境的不同或条件的差异基本决定了藏、汉语言的学习效果和目前的实际。
3.教学条件。藏族学生在学习藏、汉语言时,由于种种原因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教学条件,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师资条件。全区藏语师资实力较好,而汉语师资的实力则明显要弱得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距扩大,两种语言的师资条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二、加强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对策
1.塑造语言环境,改善汉语文教学模式:学习第二语言,环境很重要,少数民族的教师如何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如何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一些教师总是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塑造语言表达平台,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受学能力吗?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山区,大部分学生都是寄宿,每天都和老师们相处,可很多教师根本不利用这些课堂以外的宝贵时间,和学生利用普通话进行长期的沟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背书等。教师应该利用休息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充分利用自己的耐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从生活点滴上进行普通话交流,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是成人的数十倍,更何况小孩在小学就要待上6年时间,这六年是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宝贵时期。教师是不是应该从细节做起,将汉语文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2.加强对汉语实践活动的指导
汉语教学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汉语实践活动,要求开展活动课的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多彩,可采取学唱汉语歌曲、成语接力赛、查字典比赛、故事会和朗读会等形式。在组织集体活动时,教师需时刻体现出学生的合作意识、积极性和自主性,活动的内容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形式不要过于死板,活泼一些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且活动要具有较强的交际性。语言和民族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是最好、最完备,同时是最丰富的交际工具,学习母语与第二语言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与人更好地交流,汉语教学更应该侧重于交际功能。学习汉语的民族学生大部分年龄偏小,学习之后,效果十分显著,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且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倘若在学习汉语之后,在生活当中无法应用,那么长久下来,学习兴趣会逐渐消失。
3.创新有效教学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对话练习、讨论或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小作文、写周记或日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阅读或指定课外读物,并让学生在上课时讲解分析,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适当参与到和学生共同欣赏、分析文学作品,联系实际谈感受或把作品编排为短剧表演,使学生从中获得思想和人文素质的熏陶。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把声音、图片、视频立体呈现给学生,用各种感官刺激学生,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应鼓励学生课后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多组织学生同其它模式的学生进行汉语交流,到汉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社会实践。针对藏族学生在汉语文方面个体兴趣和特长的差异,可举办兴趣小组等作为汉语文的延伸课程,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的汉语文演讲,写作、书法等特长,机动灵活地培养学生的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和人文素质。
三、结语
只有汉语文教师理解教材改革的内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創新,才能使西藏地区藏族小学汉语文教学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开拓出全新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