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是广大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的结构、形成规律与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教师具备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素养
1.基础理论。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它对教育科学研究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没有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素养作前提,教育改革很难获得发展,也难以把教育科学研究推向深入,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可避免。
2.专门理论。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专门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规范性、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涉及内容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面方面的知识。它是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具体策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它可以告诉广大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有哪些规律必须遵循。如果说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知识,那么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则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离开了这一知识素质,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3.相关理论。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掌握教育科学方法。即:要求教师除了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须掌握与教育科学研究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如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指把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恰当选题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选择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首先面临的一个好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选题意识,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更要有发现重要价值问题的能力。
2.查阅文献,进行设计的能力。查阅文献是贯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始终的一项活动。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是影响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查阅文献的能力:一是查找能力,即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二是阅读能力,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不可能阅读所有资料,必须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教师选定研究课题之后,必须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设计,如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表现等。因此,设计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能力。
3.搜集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在教育科学过程中,教师认识事实主要是通过搜集事实资料而实现的。资料的搜集通常可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方法。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不能只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资料,而不搜集不利于自己假设的事实。一般来讲,借助于查阅、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是零乱无序的,而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这些资料,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整理分析能力,即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分类、核查、筛选和汇总的能力,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所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文字表达能力。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缩影,是研究过程结论的文字记载。研究工作进入撰写研究成果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研究工作的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得如何,关系到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诸诸文字,写成科研论文,缺乏文字表达能力是不行的。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素质
1.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十分艰苦,必须付出巨大的精力。只有不怕辛苦、不计得失、热爱真理、坚持真理,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才能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2.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科学研究是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无论是课题的选择、论证,还是课题的实施、检查,都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论据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科学性、解释的合理性等。
3.民扬民主,通力协作。发扬学术民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坚守的道德原则。科学上有不同的学派,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实践上有不同的做法,这一切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民主、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科学研究素质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
4.虚心好学,勇于创新。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创新就是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未知,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同时创造出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科学需要创新,科学贵在创新,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职业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张惟祎◇
对于教师具备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质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素养
1.基础理论。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它对教育科学研究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没有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素养作前提,教育改革很难获得发展,也难以把教育科学研究推向深入,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可避免。
2.专门理论。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专门知识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规范性、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涉及内容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关于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面方面的知识。它是以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规律和具体策略方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门学科。它可以告诉广大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以及有哪些规律必须遵循。如果说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性知识,那么教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方面的知识则是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知识,离开了这一知识素质,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3.相关理论。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掌握教育科学方法。即:要求教师除了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基本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以外,还须掌握与教育科学研究相关的其他学科理论。如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美学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指把教育科学研究的知识运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情境,解决相应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它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进行的必要条件,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现问题,恰当选题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选择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必须首先面临的一个好问题,它关系到教育科学研究的进程和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选题意识,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更要有发现重要价值问题的能力。
2.查阅文献,进行设计的能力。查阅文献是贯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始终的一项活动。教师能否有效地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料,是影响教育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查阅文献的能力:一是查找能力,即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二是阅读能力,查找的目的是为了阅读,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教师不可能阅读所有资料,必须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教师选定研究课题之后,必须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设计,如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以什么形式表现等。因此,设计能力是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能力。
3.搜集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离不开资料的支持。资料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在教育科学过程中,教师认识事实主要是通过搜集事实资料而实现的。资料的搜集通常可采用观察、调查、实验、文献等方法。在搜集资料时,教师应当尽量避免主观意向、态度倾向性影响,不能只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资料,而不搜集不利于自己假设的事实。一般来讲,借助于查阅、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料是零乱无序的,而教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在于透过这些资料,找到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整理分析能力,即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分类、核查、筛选和汇总的能力,对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揭示所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文字表达能力。研究成果是研究过程的缩影,是研究过程结论的文字记载。研究工作进入撰写研究成果的阶段,也就是进入了研究工作的总结阶段。研究成果写得如何,关系到该项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要把自己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诸诸文字,写成科研论文,缺乏文字表达能力是不行的。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道德素质
1.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是一个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十分艰苦,必须付出巨大的精力。只有不怕辛苦、不计得失、热爱真理、坚持真理,具有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才能投身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2.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科学研究是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虚假。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无论是课题的选择、论证,还是课题的实施、检查,都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在分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数据的准确性、论据的充分性、逻辑的严密性、结论的科学性、解释的合理性等。
3.民扬民主,通力协作。发扬学术民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坚守的道德原则。科学上有不同的学派,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实践上有不同的做法,这一切都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民主、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学习和借鉴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科学研究素质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
4.虚心好学,勇于创新。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来说,创新就是探索教育领域中的未知,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同时创造出新的科学研究方法,为教育的改革发展服务。科学需要创新,科学贵在创新,教育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职业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张惟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