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love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古遗址在宾川县城金牛镇北、纳溪河东岸,离我现在所在学校的住所半缘居约两公里,沿纳溪河东岸河堤往北步行半小时即到。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宾川文明的起点,也是云南文明的起点之一。
  纳溪河畔,悠悠长水,古往今来已经流去太多的故事。
  由此往北即金沙江古渡口,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挥师南征,“五月渡泸”,蜀军即在此渡江“深入不毛”;东面青山绵亘,直插云天,山腰有溶洞,民间称之为孟获洞,山后即孟获“世居祖地”赤石崖(今平川镇),七擒孟获在此三擒;鸡足山巍巍矗立西北如翠屏,明代中叶为僧众奉为迦叶尊者开山道场;往南沿纳溪河上溯十余公里至知政桥(今小山后五孔桥),桥西岗峦起伏,名古城山,山顶土地平旷,据白族学者赵应宝先生考证,系隋末唐初之越析诏旧址。
  与古遗址比邻而居,我曾多次登临瞻仰,站在这个河畔台地上极目远眺,看河水萦带,群山纠纷,平畴万顷,田园如画。当年诸葛武侯《出师表》所谓“不毛”之地,今为云南省商品粮、优质烤烟、水果生产基地。1982年,水稻“桂朝二号”获全国籼稻单产之冠;1994年,“榆杂29”创杂交粳稻单产世界纪录。柑橘、葡萄驰名全滇,继2007年评为“中国柑橘之乡”后,2008年又被评为“中国葡萄之乡”。现有柑橘、葡萄、石榴各类果园十万余亩,新鲜蔬菜瓜果,四季不断,依时令次第上市,远销省内外,已是一块富饶甜蜜的土地。抚今追昔,不胜沧桑之感。
  
  鸡足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信然。鸡足山海拔3248米,并非宾川第一高山。宾川第一高山木香坪主峰,海拔3320.3米,在鸡足山西南;第二高山哨房山梁子,海拔3249.8米,在平川镇东。
  鸡足山原名青巅山、九重崖,明代中叶前后易名鸡足山。周复俊《游鸡足山记》文中有一段文字:“山引派疏脉,如鸡信距,故名。或云西竺有鸡足山,兹形似之,故藉以为重。而以圆信庵为迦叶示寂之地,改圆信为传衣者误也。”周复俊系江苏昆山人,明嘉靖壬辰(1532年)进士。这篇游记是其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初任云南按察副使时所写,明、清之际广为流传,因此而使后世许多人慕名远道来游(其中当不乏其江苏同乡徐霞客),宣传鸡足山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有意思的是,清代范承勋、高■映编写的《鸡足山志》在收录这篇著名游记时,不约而同地都删改了这段文字,大约是其泄露了鸡足山天机的缘故吧。李敖先生有言,历史,除了人的姓名是真的,其余大多是假的。语虽偏颇,但读书人不可不察。
  知政桥
  
  常常乘车经过州城,往返于这座明、清古镇与宾川县城金牛镇之间,每当车行至州城北门坡下,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西面,投向横跨在纳溪河上的知政桥。
  知政桥(又名小山后五孔桥),有文献载,建于明万历年间。它是宾川建筑年代最早(约400余年)、跨径最长(长105米、宽8米、高约9米)、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石拱桥。上世纪三十年代宾川未通公路以前,它是楚雄、姚安、祥云经过宾川通往永胜、丽江、中甸的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桥梁之一。
  青山复夕阳,古桥今犹存。堆砌石拱桥的石块被风雨剥蚀被流水浸渍,长出的绿苔枯了又绿,绿了又枯,斑驳苍黑,在寂寥的山野间散发出苍凉沧桑的历史气息。
  古道西风,残阳如血。凝望着它,凝望着数百年间从这座桥上走过的先哲先贤志士仁人远去的背影,让人遐思不已。他们是李贽、徐霞客、贺龙、任弼时……或为信仰的坚守,或为真理的探求,或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跋涉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这里曾是他们万里征程的一小步。
  拱桥如弓,流水似弦,知音何在,默默地只是守望和等待。
  
  笔山书院
  
  笔山书院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原为明代进士何邦宪之遗业。其后改建重修,更迭衍变,与时俱进,数易其名,今日之宾川一中即在其旧址上扩建发展而成。
  这是笔山书院的讲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宾川一中教师会议室。1963年仲夏某日,我们高三班全体同学在里面开毕业座谈会,主题谈革命人生观,谈反修(修正主义)防修(修正主义),齐唱“七月的薰风吹送着花香,祖国的大地闪耀着阳光……我将要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让青春放射光芒!”那个时代造就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情结已经植入我们的骨髓,植入我们的灵魂,唱歌的时候我们个个心潮澎湃,激动得热泪盈眶。会毕,即在前面石阶上合影留念。
  我一生的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我在1962年、1963年间写作并最初发表的作品(2003年在省城某大学图书馆资料室里找到了它们,共三篇),还有我的初恋,为那个时代一元思维的价值观所不容,因而我理智地走开。
  转眼四十五年过去了,在天文时间里,这简直算不了什么,在个人,却是“朝如青丝暮成雪”。面对奔波了大半生、艰苦备尝的环境与命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才让我明白“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鲁迅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此时已惘然。那是一种历经坎坷苍凉,骨子里仍残存的不曾褪去和消失的滚烫的激情,还有现实中云翳一般挥之不去的感伤和无奈。
  
  铁城
  
  老家铁城。说是“城”,其实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名不见经传,而典籍文献却屡有记载:徐霞客《滇游日记》载,崇祯十二年(1639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徐自乔甸翻越“崇山横障之麓”至宾川,经铁城。对其在村后山巅俯瞰所见铁城山川形势,“昔土酋之据以为险者”,徐有扼要记载。袁文揆《纪宾川州事始末》(清道光《云南通志·杂著十八》)记载了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由白莲教徒朱九桃、张俞等聚众在此“据以为险”发动的宾川铁城起义。方国瑜先生考证,“袁文揆任云南县(今祥云)教谕,当宾川起义时在赵州(今凤仪),所记事件之情节甚详”,“为研究乾隆过后云南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的重要参考资料”。
  从我记事起,山村有一二十户人家,产粮、棉及盐、糖、煤,较富庶。早年因帽山、梁王山匪患肆虐,周围筑有高高的寨墙。南面寨墙靠山,东、西、北三面筑有堡(读pù)门,门楼上设置■望孔和射击孔。寨墙、堡门及村西建于光绪年间的文昌宫,还有文昌宫前三四人合围的一株老缅树,东堡门外古道旁几十株上百年的老椿树,皆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
  村前有自吃凉水箐流出的小河,即铁城河,为纳溪河之上游。自源头修建海稍水库后,河床渐淤塞,河之面目全非。惟有村前村后青山依旧,笑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州城钟鼓楼
  
  钟鼓楼是历史文化名镇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在宾川县文管所所长张明先生的摄影作品中,我一眼就认出了它。张所长告诉我,这帧照片是他站在州城南门街临街一民宅的屋顶上拍摄的。我在照片上辨认出它的方位,这让我激动不已。钟鼓楼(原名宾兴楼)建成二十年后,我就是出生在这间屋子后面一老屋里的。
  这间临街的民宅,斜对面就是这座建置至今五百余年的明、清几代王朝州、县衙门的旧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古旧衰败的建筑群落曾为宾川一中师生的宿舍和食堂。中学六年,我在此求学,每天从这里去西门街校本部上课,然后又回到这里食宿,去来往返,从钟鼓楼下不知走过了多少遍。现在我的耳畔似乎还回响着它叮咚叮咚的风铃声,而若干沉重的记忆,却在我的脚下,在行走中被时间风化。
  2006年5月,州城文庙和武庙古建筑和白羊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与古镇有缘。生于斯,长于斯,断断续续地在这里生活学习过十二个春秋,那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成年后,我又在这里找到我的终身伴侣。如今一切皆成往事,青春不再,红颜已老。
  遥望钟鼓楼,惟有心存感恩。
  
  白庄帽土主庙
  
  所谓土主,即是地方保护神。土主庙就是供奉地方保护神的庙宇,昔日乡间村寨几乎都有这样的庙宇,只是供奉的土主各异,庙宇的规模大小不同。民国初年,科学文明渐兴,这些土主庙大都做了乡村小学。
  白庄帽地处宾居西大河与铁城河交汇处,是一个四面竹树环合的小村庄,是我母亲的娘家,是我的“外婆的白庄帽”,那里“有我童年的许多幻想”。白庄帽土主庙供奉的土主是何圣贤,不得而知。这其实并不重要。它只是我童年回忆的一个坐标。
  1952年冬天,我曾在这里上小学三年级。有老师告之:1953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老师按教科书的教导给我们描绘的社会主义社会,什么“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凡此种种,让我十分向往。1953年元旦那天早晨,我伫立在这个土主庙的大门前,凝望着眼前的田野,一望无际碧绿的豆麦,心中好生纳闷,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今天开始了,怎么这里还没有红旗招展、机器轰鸣……那种当年随处可见的招贴宣传画上的场面。
  我是太天真了。那年,我九岁。对我来说,那是一段难以释怀的懵懂而温馨的时光,它诗意地存活在我的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摘要】大众文化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从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本亚明、霍克海默、阿多诺,英国的伯明翰学派的霍加特、威廉姆斯、霍尔、汤普森到英美西马理论家杰姆逊、费斯克以及法国学者布尔迪厄、鲍德里亚尔等都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他们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学者也没有定论。王一川在《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中也是比较了六种观点才做了一个“简要的操作性定义”,而且强调“不是最后的定义”。金元浦先生在2001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档案管理实施信息化建设成为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提升单位软文化实力的最佳途径,更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强化档
期刊
期刊
政策监控是执行政策过程的一个特殊环节。是整个政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执行政策过程各个环节的监控.既有助于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的贯彻实施和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动画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动画的艺术表现力极大增强,促生了新的动画形式,并逐渐主导着动画产业的最新走向,成为动画作品的加工基地。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