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读写能力,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教师就要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阅读作为学生理解文章以及内化知识的重要的方式,而写作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外化的表现,由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由于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方面比较艰苦,学校的许多教育教学设施都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在知识面以及接收信息等方面都比城市中的学生落后,再加上农村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小学生没有十分充足的时间以及良好的途径学习更多的知识,由此他们在知识输入方面基本就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45分钟的传授,这就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由于参与实际的生活,在实践中可以体验以及获得良好的只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农村小学生的这一优势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全面解读教材,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
首先,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设计的课文,以及通过学习之后要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做到有计划,例如教师可以从词汇角度,对小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促使他们能够在预习阶段就掌握文章中所出现的新词语,然后采用精读法[1],指导小学生通过仔细地琢磨以及研究课文,体会文章中语言的特色以及使用的妙处,让小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其中的用词是否能够用其他的词语加以替代,然后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再从文章的构思以及行文思路方面加以分析,让学生从总体上感受不同文章中的结构以及差异性,为学生的写作布局以及练习提供较好地参考。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这篇课文中,一个“镀”字用得精妙准确,把雾凇形成之慢、之美、之奇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学生朗读以及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
二、利用学校中一切资源,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学校中,由于缺少图书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中难以充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但是可以将学校中的可利用资源例如校园黑板报、校园广播以及班会等,加以利用起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通过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小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学生的作文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思想性,再者就是通过校园广播将一些具有价值的文章或者是阅读材料传播给学生,就是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轮流值日的方式,在课余时间中提供阅读材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2],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小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资源中获得满足学习的需求,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农村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将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加以利用起来,可以开展一些班级的演讲活动、朗诵比赛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在踊跃参与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继而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注重学生作业的设计,拓宽读写结合的内容
小学生在读写方面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教师设计一些作业,通过作业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起来,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作业的设计,把读写的内容结合起来,然后在作业中逐步地扩展,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过程中,可以在预习阶段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作业是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有什么特点,然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通过学生完成这项作业,其目的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当教师把课文的内容讲授完之后,学生需要掌握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的特点以及特殊的意义,然后借鉴文章中的描述方法再次观察与描述学生在生活中所看见的树木[3],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而加以点评学生的习作,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充分地调动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以及组织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提高他们语文的综合能力。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能力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小学语文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而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在不同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地促进小学生在阅读训练、写作方面得到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师可以采用画肖像图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爱因斯坦的人物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一人物的认知将其肖像画出来,再配以形象的文字介绍,进行展示。像这样通过文字到画,再由画到文字的过程,使学生不停揣摩作者的意图,从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遇到人物描写时可以借鉴。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方法也能有较具体的指导,促进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充分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属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其二者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相互影响以及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表达能力地提升,在写作中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外化,又能够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的作用,本文所提出四个方面的策略,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同行在实践的工作中将加以探究与交流,共同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地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做出贡献。
本文系十二五江苏省扬州市立项课题《农村小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探究》(G13/N106)阶段性成果,作者系课题主持人。
【参考文献】
【1】陈燕平.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
【2】王福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才智,2015(02)
【3】李雪贞.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求知导刊,2015(08)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读写能力,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学开始,教师就要将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阅读作为学生理解文章以及内化知识的重要的方式,而写作使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及外化的表现,由此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读写结合
由于农村小学在办学条件方面比较艰苦,学校的许多教育教学设施都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导致农村学生在知识面以及接收信息等方面都比城市中的学生落后,再加上农村生活条件的限制,使得小学生没有十分充足的时间以及良好的途径学习更多的知识,由此他们在知识输入方面基本就是依赖教师在课堂上45分钟的传授,这就导致了农村小学生在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由于参与实际的生活,在实践中可以体验以及获得良好的只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农村小学生的这一优势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一、教师全面解读教材,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
首先,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设计的课文,以及通过学习之后要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做到有计划,例如教师可以从词汇角度,对小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促使他们能够在预习阶段就掌握文章中所出现的新词语,然后采用精读法[1],指导小学生通过仔细地琢磨以及研究课文,体会文章中语言的特色以及使用的妙处,让小学生在思考中体会其中的用词是否能够用其他的词语加以替代,然后感受不同的表达效果,最后教师再从文章的构思以及行文思路方面加以分析,让学生从总体上感受不同文章中的结构以及差异性,为学生的写作布局以及练习提供较好地参考。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雾凇》这篇课文中,一个“镀”字用得精妙准确,把雾凇形成之慢、之美、之奇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学生朗读以及体会这些词语的妙处。
二、利用学校中一切资源,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农村学校中,由于缺少图书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中难以充分地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但是可以将学校中的可利用资源例如校园黑板报、校园广播以及班会等,加以利用起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如通过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学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小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学生的作文中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思想性,再者就是通过校园广播将一些具有价值的文章或者是阅读材料传播给学生,就是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轮流值日的方式,在课余时间中提供阅读材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2],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小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资源中获得满足学习的需求,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农村小学生的读写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教师还可以充分地将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加以利用起来,可以开展一些班级的演讲活动、朗诵比赛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在踊跃参与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思想,继而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注重学生作业的设计,拓宽读写结合的内容
小学生在读写方面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教师设计一些作业,通过作业的方式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起来,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小学生作业的设计,把读写的内容结合起来,然后在作业中逐步地扩展,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过程中,可以在预习阶段中,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作业是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有什么特点,然后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通过学生完成这项作业,其目的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当教师把课文的内容讲授完之后,学生需要掌握宋庆龄故居前的樟树的特点以及特殊的意义,然后借鉴文章中的描述方法再次观察与描述学生在生活中所看见的树木[3],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而加以点评学生的习作,在这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充分地调动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以及组织的能力,使得学生在读与写的结合中提高他们语文的综合能力。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高能力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小学语文在教学中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而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在不同方法的指导下,充分地促进小学生在阅读训练、写作方面得到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如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师可以采用画肖像图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爱因斯坦的人物特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一人物的认知将其肖像画出来,再配以形象的文字介绍,进行展示。像这样通过文字到画,再由画到文字的过程,使学生不停揣摩作者的意图,从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遇到人物描写时可以借鉴。这样的教学可以有效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方法也能有较具体的指导,促进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充分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属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其二者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相互影响以及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二者结合在一起,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表达能力地提升,在写作中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外化,又能够为阅读能力的提升带来积极的作用,本文所提出四个方面的策略,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同行在实践的工作中将加以探究与交流,共同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全面地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做出贡献。
本文系十二五江苏省扬州市立项课题《农村小学“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探究》(G13/N106)阶段性成果,作者系课题主持人。
【参考文献】
【1】陈燕平.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4)
【2】王福英.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才智,2015(02)
【3】李雪贞.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求知导刊,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