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正发育的成长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较为薄弱,在学习概念时难免会感觉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进行概念教学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到小学生年龄、思维的特点,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35-01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满堂灌”一言堂“等现象还是有存在,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现本文就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种基本形式,并尝试提出了解决策略,以较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1.基本形式
(1)图画式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都有限,在面对数学概念时,难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无法理解概念的基本意思。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图画的基本形式呈现概念。例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数,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在形象直观的基础上,鼓励小学生说出“三只小鸭子”、“五个小朋友”和“十张扑克牌”等,学生对这些数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习起来也更有兴趣。图画式概念教学比较直观,易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符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当然教师在进行图画式概念教学时,还可引导小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自主画出图画,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2)描述式
描述式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尤其是在学习小数、角等的概念时,较多地涉及到了描述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概念中数字与图形的有效结合,通过描述的方式,使小学生较好地掌握概念内容。例如,在学习角时,教材上对角的概念定义如下: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单纯看定义,多数小学生可能会觉得角比较复杂,进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样教师可在概念的基础上,画出角的表示符号∠,小学生就会抽象出原来角就是两条线相交在一起,解答起来就简单多了,为后续锐角、直角和钝角等概念的学习也做了铺垫。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1)概念导入形式多样化
首先,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数学概念,可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带给小学生亲切的感觉,激发起他们学习的興趣。例如,在学习“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时,教师就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不同长度的小棒分给学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小棒的长度,然后进行实际测量,小学生能较好地区分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而教师还可列出教室内黑板擦的长度是12( ),桌子的高度是80( )等,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填写单位,效果较好。其次,从旧知识入手引入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衔接也比较紧密,这样教师在讲解新的概念时,以旧知识为铺垫,能减轻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从约数的概念展开讲解,为此可举出1、2、3、8、9、12、15、18等数,使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虑这些数的约数,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就会简单很多。最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数学概念讲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教学设备的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过程就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开展概念教学。例如,在学习“体积”的概念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同时鼓励小学生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扔石子,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水为什么会流出来呢?”,整个概念教学效率相对较高。
(2)注重数学概念巩固的过程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概念学习时,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但是遗忘的速度也比较快。这样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应该重视概念的巩固过程,明显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学习是为应用做准备的。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列举一些练习题,深化学生的基本认识。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概念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题目,组织小学生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演算,在借助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的基础上,加深他们的认识和计算速度,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组织小学生做好复习,引导小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可组织小学生进行概念背诵大赛、“你写我画”猜概念等游戏,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概念的学习更为简单。当然数学老师也要跟小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茁壮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40-44
[2]尹春晓.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18
[3]童文学.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27-129
[4]周小平.探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3(04):126-127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35-01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满堂灌”一言堂“等现象还是有存在,导致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现本文就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种基本形式,并尝试提出了解决策略,以较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
1.基本形式
(1)图画式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都有限,在面对数学概念时,难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无法理解概念的基本意思。这样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图画的基本形式呈现概念。例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了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10以内的数,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在形象直观的基础上,鼓励小学生说出“三只小鸭子”、“五个小朋友”和“十张扑克牌”等,学生对这些数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习起来也更有兴趣。图画式概念教学比较直观,易于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也符合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当然教师在进行图画式概念教学时,还可引导小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自主画出图画,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2)描述式
描述式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尤其是在学习小数、角等的概念时,较多地涉及到了描述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概念中数字与图形的有效结合,通过描述的方式,使小学生较好地掌握概念内容。例如,在学习角时,教材上对角的概念定义如下: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单纯看定义,多数小学生可能会觉得角比较复杂,进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这样教师可在概念的基础上,画出角的表示符号∠,小学生就会抽象出原来角就是两条线相交在一起,解答起来就简单多了,为后续锐角、直角和钝角等概念的学习也做了铺垫。
2.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1)概念导入形式多样化
首先,从生活实例入手引入数学概念,可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带给小学生亲切的感觉,激发起他们学习的興趣。例如,在学习“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时,教师就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不同长度的小棒分给学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小棒的长度,然后进行实际测量,小学生能较好地区分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而教师还可列出教室内黑板擦的长度是12( ),桌子的高度是80( )等,鼓励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经验填写单位,效果较好。其次,从旧知识入手引入数学概念,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衔接也比较紧密,这样教师在讲解新的概念时,以旧知识为铺垫,能减轻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度,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从约数的概念展开讲解,为此可举出1、2、3、8、9、12、15、18等数,使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虑这些数的约数,进一步学习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就会简单很多。最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数学概念讲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教学设备的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过程就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好地开展概念教学。例如,在学习“体积”的概念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同时鼓励小学生往盛满水的杯子里扔石子,在他们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疑问“水为什么会流出来呢?”,整个概念教学效率相对较高。
(2)注重数学概念巩固的过程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概念学习时,机械记忆的水平较高,但是遗忘的速度也比较快。这样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应该重视概念的巩固过程,明显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学习是为应用做准备的。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列举一些练习题,深化学生的基本认识。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的概念时,教师就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多种题目,组织小学生以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演算,在借助小学生争强好胜心理的基础上,加深他们的认识和计算速度,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组织小学生做好复习,引导小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可组织小学生进行概念背诵大赛、“你写我画”猜概念等游戏,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极大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让数学概念的学习更为简单。当然数学老师也要跟小学生家长做好沟通,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茁壮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许中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3):40-44
[2]尹春晓.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118
[3]童文学.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因素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2):127-129
[4]周小平.探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策略[J].求知导刊,2013(0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