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如今社会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在经营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效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水平就必须要得到足够重视,其是提高企业整体运营质量的关键基础,也是企业能在新时代长足发展的关键保障。但由于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特殊性较强,更新改革的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若想使内部控制效果真正满足企业运行需求,在实践中总结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的制定就必须提上日程。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1 引言
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变革,企业在迎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数不清的挑战,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企业若想立足于市场并脱颖而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与风险点把控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得到保证。另外,若想提高财务风险判断的准确性与管理的科学性,企业领导层就必须注重其在决策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而促进应对方案的不断完善,尽可能使其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企业把控各种财务内控因素,让企业提前梳理风险点,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此企业才能迎风而上,屹立于市场环境下而不倒。
2 财务管理工作不够独立,人为破坏制度的情况较为严重
就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的独立性较差。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行的核心所在,所以上层领导对此过度干涉的问题十分普遍,如此不仅会使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人治”模式下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也极强,进而使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各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人情”,也是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制度性”工作无法展开的关键因素,进而严重降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效果,这一问题在财务管理部门报账与结账方面的体现十分明显。
解决措施:企业应站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上,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促进财务管理的合理完善,减少人为干预的行为。
第一,企业需针对财务管理不够独立的问题,创建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并确保其健全性与系统性,这不仅能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能为其他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更多便利。由于财务工作与员工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与客户、供应商的共同利益也息息相关,因此,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提升客户和供应商的配合度,更有利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各层级间也要注重体系化的财务管理,从内部控制制度出发为财务管理的独立性提供更高保证,尽可能使其他人员干预财务管理的情况得到规避[1]。
第二,企业领导层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一方面需明确财务管理独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预防过度干预的问题,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另外,企业领导层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若金融是公司的血液,那么財务管理即为血管或枢纽的重要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企业必然会面临“死亡”的局面,只有企业领导集体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才能为其提供独立运行的意识领域。
除此之外,基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也不能忽视,这是规范管理者与财务人员日常行为的重点,也是能让员工更加积极、努力工作的关键,进而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外部审计疏于监督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而言,内部审计控制体系绝对是不可代替的重中之重,很多情况下内部审计控制其实也就是整体制度的最终节点,这项工作中不仅含括企业内部各类事务的审计与把关,在监督企业安全性与规则性运行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所以外部审计同样也要对企业的内控体系起到第三方检查督促的作用。一般来讲,审计人员需承担审计与监督公司财务的责任,相对来讲工作难度较大,极易出现财务监督力度不达标的问题。审计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降低,在导致企业资金浪费严重的情况下,资金优化组合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健康发展。
解决措施:若能将审计工作全面落实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企业资金流动的规范性也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随之提升,进一步使企业能在更安全的市场环境中运行发展。而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则主要体现在自身有力的监督上,这种监督能在财务管理部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系统性与流动性,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严厉的制度下,使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化。
若想使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更加突出,除需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之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也非常必要,此时再严格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内部审计制度流于形式。同时,正是因为内部审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密不可分,企业必须合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对接点,如此不仅能提高日常监督工作的效果,还能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失误,使企业整体受到影响。企业也可将财务具体情况作为根据,不定期进行财务抽检,促进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合理化与标准化[2]。外部审计更应客观的评价受托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让企业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指导“治疗”,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更好地优化自身财务管理。
4 财务管理中缺乏人才支持,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实际上,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力资源都很充足,但缺乏的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目前,虽然一些大型企业能够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纳入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并以此为基点衍生出人才引进与员工培训的制度,但站在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角度上来看,受到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培训内容未及时更新等因素的影响,想使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培训等方式来增强综合能力很难。同时,由于财务管理岗位相对来讲十分稳定,很多员工在没有足够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专业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频繁和会计资料缺失,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不能达到实施内控的基本要求,对内控的程序或措施理解不到位,进而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严重下降,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解决措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财务部门的培训和财务人员的自我学习机制,这是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强财务管理部门整体水平的必要途径。无论对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来讲,若想全面实现对人员素质的标准化控制,企业培训和员工自学的合理性与完善性必须得到保障。只有通过制定先进的培训内容、采取科学的培训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将企业现有的普通财务管理人员打造成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企业在新时期下必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以在竞争中加大获胜的概率,进而为自身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3]。
企业需建立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之间的联系,通过健全合理的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显著增强培训的效果。基于此,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这样对促进员工与时俱进、员工素质整体提升而言非常有利,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增强的根本。另外,企业还应注重财务管理人才的招聘引进,充分发挥人才在财务管理部门中的带动作用,如此不仅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活跃因子,还能使原本的员工形成“危机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5 企业整体资本结构合理性较差
企业资本结构合理性较差的问题十分常见,这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道路上的重要阻碍。由于部分企业在投资时,对股票收益的重视程度过高,反而忽略了资本利得,导致企业内部中存在隐藏的财务风险。
如果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不断举债扩张,企业负债可能会随之大幅增长,最终导致企业资本金与负债比例严重失衡,大额举债会导致公司突发债务风险,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困境。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会追加风险溢价,在企业固定费用与定期支付利息持续提高的同时,如果出现外部投资者报酬收益增加的状况,债券与股票等融资成本也会出现变化,进一步导致财务风险全面提升。若企业低股利政策和股权融资不符合财务风险报酬管理标准,也会导致运营成本超过预算,进一步增强企业财务风险。
解决措施:选择在证券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及再融资,这样企业应促进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使财务资金的顺利筹集得到保证,避免盲目地扩张性融资,进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提供帮助。基于此,企业应将根本目标设置为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将会对企业融资产生影响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如针对企业资本成本与负债进行合理调整,或者以综合最低资本成本为基点,确定资本负债比等,在全面优化资本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在新时期下健康、稳步的发展[4]。
另外,企业可通过对因素分析法的运用,对资金实际需求量展开科学预测,且应尽可能避免资金闲置的情况,同时也应提高对资本成本与财务风险间关系权衡的重视程度,基于此来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相关人员可采取平均资本成本法,对各筹资方案平均资本成本进行计算与比较,帮助企业提高资本结构方案决策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6 财务管理制度普遍缺失或者执行不到位
财务内部会计核算和控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内部牵制制度、费用报销制度、预算控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都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但就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多制度都处于相对缺失或者不够完善的状态,部分財务管理制度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如此一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管理现金流的时候,就会由于缺乏制度支持,而导致运营管理混乱的问题。另外,如果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依然未得到更新,完全无法满足新时期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也无法发挥监督与规范财务活动的作用,这样便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中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解决措施: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必须要得到重视,同时创建风险补偿机制,确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能在严密的环境中运行,一般来讲,体系中应含括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及预警等多种内容,从而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企业应注重对风险识别系统的充分利用,达成推测企业经济业务与财务活动的目的,并确保对潜在财务风险危害的有效掌控。在风险评估系统的作用下,企业可站在客观角度上,使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综合、全面地对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展开观察和评价,并以此为根据准确划分财务风险等级,有效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企业应合理分析财务风险评级结果,借助风险预警系统落实风险预防措施,增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5]。
7 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情况突出
导致企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资产管理的分散性较强,导致信息不对称,账目管理与实物管理不同步,同时,财务会计主体、采购主体、核算主体之间也缺乏相互沟通,从而出现一些账实不符的现象。
第二,资产的录入标准不统一,入账会计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仍有待提高。由于下属单位比较多,各下属机构会计对计入科目的理解不同,导致归类不统一。
第三,资产信息化程度还需加强。最近几年来,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会计软件、资产管理软件也不断升级,但软件之间缺乏衔接,不是先破后立,而是自立门户,从而加大会计入账的工作量。
第四,固定资产的变更手续不全,变更所得资金没有及时入账。特别是对于变卖的、损毁的,没有及时入账。
解决措施:虽然账目与实物管理分离的目的就在于防止腐败,但也要适当加强沟通,以保证会计与实物管理员之间的积极性;对于新软件的应用,研发企业要注重与以往软件的共融性,应该在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非必须放弃原有的,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公告,组织人员学习新软件的精髓,要注重新软件实际应用性的调研活动,要注意到现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财务部门应组织专门负责人进行统一学习,集思广益,征求大家对不同记账分类标准的看法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规范调整;固定资产在建立日记账、拨出拨入账、明细账的基础上,建立损溢、报亏明细账,注意对凭证的保管与档案的管理,每年由财务部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使用部门进行专项盘点,发现各种问题及时处理。
8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影响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导致企业财务发生风险的概率有所提升,此时若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质量再无法提升,必然无法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保证。目前企业在抗风险能力提升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只有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才能使企业在实现财务风险有效规避的基础上,推动企业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楠.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0-11.
[2]刘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风险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9(5):90-91.
[3]刘艳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风险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29):43.
[4]韦华妮.探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风险[J].财会学习,2018(10):242.
[5]马洪慧.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1):92.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财务风险
1 引言
随着市场激烈的竞争和不断的变革,企业在迎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数不清的挑战,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企业若想立足于市场并脱颖而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与风险点把控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得到保证。另外,若想提高财务风险判断的准确性与管理的科学性,企业领导层就必须注重其在决策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而促进应对方案的不断完善,尽可能使其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企业把控各种财务内控因素,让企业提前梳理风险点,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如此企业才能迎风而上,屹立于市场环境下而不倒。
2 财务管理工作不够独立,人为破坏制度的情况较为严重
就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其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财务管理的独立性较差。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行的核心所在,所以上层领导对此过度干涉的问题十分普遍,如此不仅会使财务管理制度难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在“人治”模式下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也极强,进而使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各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之间的“人情”,也是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制度性”工作无法展开的关键因素,进而严重降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效果,这一问题在财务管理部门报账与结账方面的体现十分明显。
解决措施:企业应站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角度上,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促进财务管理的合理完善,减少人为干预的行为。
第一,企业需针对财务管理不够独立的问题,创建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并确保其健全性与系统性,这不仅能为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能为其他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更多便利。由于财务工作与员工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与客户、供应商的共同利益也息息相关,因此,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能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提升客户和供应商的配合度,更有利于企业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各层级间也要注重体系化的财务管理,从内部控制制度出发为财务管理的独立性提供更高保证,尽可能使其他人员干预财务管理的情况得到规避[1]。
第二,企业领导层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财务管理观念,一方面需明确财务管理独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预防过度干预的问题,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持。另外,企业领导层还必须明确意识到,若金融是公司的血液,那么財务管理即为血管或枢纽的重要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企业必然会面临“死亡”的局面,只有企业领导集体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才能为其提供独立运行的意识领域。
除此之外,基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也不能忽视,这是规范管理者与财务人员日常行为的重点,也是能让员工更加积极、努力工作的关键,进而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内部审计流于形式,外部审计疏于监督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而言,内部审计控制体系绝对是不可代替的重中之重,很多情况下内部审计控制其实也就是整体制度的最终节点,这项工作中不仅含括企业内部各类事务的审计与把关,在监督企业安全性与规则性运行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外部审计是指独立于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以及独立执行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审计,所以外部审计同样也要对企业的内控体系起到第三方检查督促的作用。一般来讲,审计人员需承担审计与监督公司财务的责任,相对来讲工作难度较大,极易出现财务监督力度不达标的问题。审计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就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降低,在导致企业资金浪费严重的情况下,资金优化组合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健康发展。
解决措施:若能将审计工作全面落实在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与企业资金流动的规范性也必然会在极大程度上随之提升,进一步使企业能在更安全的市场环境中运行发展。而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则主要体现在自身有力的监督上,这种监督能在财务管理部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系统性与流动性,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在严厉的制度下,使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化。
若想使内部审计制度的作用更加突出,除需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之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也非常必要,此时再严格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内部审计制度流于形式。同时,正是因为内部审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密不可分,企业必须合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对接点,如此不仅能提高日常监督工作的效果,还能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失误,使企业整体受到影响。企业也可将财务具体情况作为根据,不定期进行财务抽检,促进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合理化与标准化[2]。外部审计更应客观的评价受托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让企业及时发现“疾病”,并及时指导“治疗”,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更好地优化自身财务管理。
4 财务管理中缺乏人才支持,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实际上,很多企业财务管理的人力资源都很充足,但缺乏的是财务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参差不齐。目前,虽然一些大型企业能够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纳入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全面要求,并以此为基点衍生出人才引进与员工培训的制度,但站在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角度上来看,受到培训机制不够健全、培训内容未及时更新等因素的影响,想使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培训等方式来增强综合能力很难。同时,由于财务管理岗位相对来讲十分稳定,很多员工在没有足够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专业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频繁和会计资料缺失,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在心理上技能上和行为方式上不能达到实施内控的基本要求,对内控的程序或措施理解不到位,进而导致财务管理效率严重下降,为企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解决措施: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财务部门的培训和财务人员的自我学习机制,这是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增强财务管理部门整体水平的必要途径。无论对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来讲,若想全面实现对人员素质的标准化控制,企业培训和员工自学的合理性与完善性必须得到保障。只有通过制定先进的培训内容、采取科学的培训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将企业现有的普通财务管理人员打造成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才。企业在新时期下必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以在竞争中加大获胜的概率,进而为自身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3]。
企业需建立财务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之间的联系,通过健全合理的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从而显著增强培训的效果。基于此,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这样对促进员工与时俱进、员工素质整体提升而言非常有利,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增强的根本。另外,企业还应注重财务管理人才的招聘引进,充分发挥人才在财务管理部门中的带动作用,如此不仅能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活跃因子,还能使原本的员工形成“危机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
5 企业整体资本结构合理性较差
企业资本结构合理性较差的问题十分常见,这也是企业价值最大化道路上的重要阻碍。由于部分企业在投资时,对股票收益的重视程度过高,反而忽略了资本利得,导致企业内部中存在隐藏的财务风险。
如果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不断举债扩张,企业负债可能会随之大幅增长,最终导致企业资本金与负债比例严重失衡,大额举债会导致公司突发债务风险,最终导致企业走向困境。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会追加风险溢价,在企业固定费用与定期支付利息持续提高的同时,如果出现外部投资者报酬收益增加的状况,债券与股票等融资成本也会出现变化,进一步导致财务风险全面提升。若企业低股利政策和股权融资不符合财务风险报酬管理标准,也会导致运营成本超过预算,进一步增强企业财务风险。
解决措施:选择在证券市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及再融资,这样企业应促进资本结构的合理优化,使财务资金的顺利筹集得到保证,避免盲目地扩张性融资,进而为企业财务风险的管控提供帮助。基于此,企业应将根本目标设置为降低财务风险,同时将会对企业融资产生影响的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如针对企业资本成本与负债进行合理调整,或者以综合最低资本成本为基点,确定资本负债比等,在全面优化资本结构的基础上,推动企业在新时期下健康、稳步的发展[4]。
另外,企业可通过对因素分析法的运用,对资金实际需求量展开科学预测,且应尽可能避免资金闲置的情况,同时也应提高对资本成本与财务风险间关系权衡的重视程度,基于此来确定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相关人员可采取平均资本成本法,对各筹资方案平均资本成本进行计算与比较,帮助企业提高资本结构方案决策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6 财务管理制度普遍缺失或者执行不到位
财务内部会计核算和控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内部牵制制度、费用报销制度、预算控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都是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但就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多制度都处于相对缺失或者不够完善的状态,部分財务管理制度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如此一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管理现金流的时候,就会由于缺乏制度支持,而导致运营管理混乱的问题。另外,如果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制度依然未得到更新,完全无法满足新时期下企业财务管理的需求,也无法发挥监督与规范财务活动的作用,这样便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流程中财务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解决措施: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必须要得到重视,同时创建风险补偿机制,确保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能在严密的环境中运行,一般来讲,体系中应含括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及预警等多种内容,从而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企业应注重对风险识别系统的充分利用,达成推测企业经济业务与财务活动的目的,并确保对潜在财务风险危害的有效掌控。在风险评估系统的作用下,企业可站在客观角度上,使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综合、全面地对财务活动的不确定性展开观察和评价,并以此为根据准确划分财务风险等级,有效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企业应合理分析财务风险评级结果,借助风险预警系统落实风险预防措施,增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水平[5]。
7 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情况突出
导致企业资产管理混乱、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资产管理的分散性较强,导致信息不对称,账目管理与实物管理不同步,同时,财务会计主体、采购主体、核算主体之间也缺乏相互沟通,从而出现一些账实不符的现象。
第二,资产的录入标准不统一,入账会计对软件的熟悉程度仍有待提高。由于下属单位比较多,各下属机构会计对计入科目的理解不同,导致归类不统一。
第三,资产信息化程度还需加强。最近几年来,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会计软件、资产管理软件也不断升级,但软件之间缺乏衔接,不是先破后立,而是自立门户,从而加大会计入账的工作量。
第四,固定资产的变更手续不全,变更所得资金没有及时入账。特别是对于变卖的、损毁的,没有及时入账。
解决措施:虽然账目与实物管理分离的目的就在于防止腐败,但也要适当加强沟通,以保证会计与实物管理员之间的积极性;对于新软件的应用,研发企业要注重与以往软件的共融性,应该在原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除非必须放弃原有的,那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公告,组织人员学习新软件的精髓,要注重新软件实际应用性的调研活动,要注意到现实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财务部门应组织专门负责人进行统一学习,集思广益,征求大家对不同记账分类标准的看法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规范调整;固定资产在建立日记账、拨出拨入账、明细账的基础上,建立损溢、报亏明细账,注意对凭证的保管与档案的管理,每年由财务部组织固定资产管理、使用部门进行专项盘点,发现各种问题及时处理。
8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新形势的影响下,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导致企业财务发生风险的概率有所提升,此时若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质量再无法提升,必然无法为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保证。目前企业在抗风险能力提升的道路上面临的困难还有很多,只有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才能使企业在实现财务风险有效规避的基础上,推动企业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卓楠.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10-11.
[2]刘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风险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9(5):90-91.
[3]刘艳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风险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8(29):43.
[4]韦华妮.探析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风险[J].财会学习,2018(10):242.
[5]马洪慧.内部控制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