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节律理论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来源 :安全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亡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影响因素多,有技术的,组织管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心理生理学的及天然的因素。但实践证明:只要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伤亡事故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应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指导安全生产便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一、对生物节律理论的认识
  
  世界上主要有两种节律:宇宙节律和生物节律。有节律的活动是最合理、最经济的。海洋中有一种生物叫做脊板珊瑚,它身上佩带着相当可靠的“日钟”和“年钟”。它不仅证明了“生物钟”的存在,同时还说明了地球的自然节律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现今海洋中的脊椎珊瑚年轮间的“日钟”刻记着360余天为一年的史实。可是在泥盆纪的同种脊住珊瑚化石中,年轮间的“日钟”却记载着一年是400多天,泥盆纪距今三亿七千万年。利用原子钟的测量证实,地球在那时(泥盆纪)的转速与今不同,不是大约365.25天,而是400多天。
  生物节律理论虽然是1960年冷泉港国际生物节律座谈会以后创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但这种理论肯定不是新的。《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阳气发泄,自秋至冬阳气收藏。四时脉象则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哲虫将去;冬日在骨,哲虫周密,君子居室”。反映了人体脉象的规律。另载,“夫百病者,多以日慧昼安,夕加夜甚”。反映了病情变化的规律。明代《医宗金鉴》一书记载小儿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是:“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蒸时小儿出现微热,不思饮食等症状,数天后便自然消退。”这些是目前国内生物节律最早的记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关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表明,人体内的各种生物活动都有一定的周期。对人的自我感觉影响最大的有三个因素——体力、情绪和智力。认为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时起直到生命的终结,其生命活动都存在有3种可以预告的周期性波动:
  1.23天的体力周期波动;
  2.28天的情绪周期波动;
  3.33天智力周期波动。
  将这3种变化谱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可以绘制出一幅3条波浪形的正统曲线图。按照生物节律理论,体力、情绪、智力的周期性变化,不是因人而异的,而是所有人都是如此的。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学教授赫尔曼·斯瓦波达论文(1900年):“生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这种理论并非指我们命运的变化或者在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即使你是生活在一种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或任何外界影响都不能改变你的精神和体力状态的环境之中,你的生命活动仍然是变化的,绝不可能每天都一个样。无论你有多么健康的身心都不可能避免不时出现的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因此,生物节律理论能及时而清楚地揭示了人们注意自己所处的周期变化。尽量不安排在“零日”(危象日)或“临界期”从事危险倾向的工作。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高生活的安全程度。
  
  二、生物节律的实际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生物节律理论是生命活动周期与人类体力、情绪、及智力状态的明显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迄今仍未正式地为科学所证明。虽然尚无充分地科学证明,但许多部门已逐渐从这些生物节律理论得到利益。国内外都有不少单位利用生物节律理论防止工伤事故,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应用生物节奏理论指导安全生产的建议
  
  生物节律研究人员提出关于在“临界期”内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绪不稳定而容易发生差错。通过对具体伤亡事故的分析也可证实:零日和临界期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日子。诚然,并不等于处于零日和临界期的人就一定会发生事故,但纵观大量的事故案例,人为原因占很大比重。如果对影响人为原因的因素:体力状况、情绪变化、智力起伏加以控制,使被控制者心中有数,自我预防,也能起到减少或避免事故的作用。其次,基层领导若能了解职工的生物节律加强监护和检查,实现事前控制,对加强安全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的同时,建议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选出几项具有伤亡危险的工种,为从事这些工种的工人编制生物节律曲线,输进计算机。当这些工人上班时,发给生物节律处于临界期的工人一种红色卡片,警告他们当天要特别注意安全生产,而对生物节律处于“双零日”及“三重零日”的工人,则安排他们轮休,不准他们当天上班。加强对从事具有危险工作的员工进行心理预防,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劳动安全生产率,这在国内外都有成功的经验。
其他文献
前不久,记者在一次工作中偶然住宿福建省永春县。当地有几位同志知道后建议记者到该县安监局去采访:“安监局的陈汝泽局长抓安全工作有一套啊……”
对10个省市的抽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
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迈克制药有限公司一制药车间,在试制新产品过程中,一陶瓷反应釜突然爆炸,造成5名员工不同程度受伤。经厦门环保部门监测处置后,事故没有对环境造成污染,爆炸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也进入到崭新的数字信息阶段,随着数字信号传输水平的提升,当前传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也逐渐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立足于广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定位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为此,在结合RFID射频技术、无线载波技术与超低频电磁波技术的基础上,以TODO三点定位算法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加入RSSI定位算法,利用高斯滤波有效地滤掉干扰信号,通过加入CL质心算法以缩小定位区域,使人员定位更为准确。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TODO-CL能够对煤矿井下运动人员始终进行定位区域锁定,即改进后RTODO-CL算法不存在定位盲区,且改进后
新时期广播电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人们通过广播电视获得各种信息资讯。广播电视系统的技术维护工作是广播电视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因此做好维护工作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共享经济、智慧家庭等新兴业务的诞生,促使现代生活对通信网络的依赖度日益攀升。传输网络作为整个通
不久前,四川泸州一栋居民楼前的人行道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35人受伤、十多户居民的房子被彻底摧毁、数万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的恶果。事故的原因是,街道对面地下的天然气管道腐蚀穿了一个1厘米平方的小孔,液化气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泄漏出来,顺着过街的地下通道和下水道,聚集到了居民楼一层一个只有40平方厘米的地方。几个月下来,危险气体渐渐越聚越浓,终于形成了威力巨大的“炸弹”。居民们早就闻到臭味了,曾多次向
日前,在广州打工的19岁湖北姑娘张某因苯中毒曾在死亡线上挣扎了较长时间后,终于忍受不了头痛欲裂的折磨,七孔流血而死.目前乡镇工业企业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职业病危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