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余”读书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国学讲堂”!本期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如何读书的故事,先来读一读原文吧。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遇:指董遇,汉末三国时期的儒学大家。
  2.从:跟随。
  3.见:通假字,通“现”,显现。
  4.无日:没有时间。
  5.岁:年,这里指一年。
  这个故事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儒学大家,擅长研究《老子》,为《老子》作了注解;他还对《左传》很有研究,作了《朱墨别异》。有人仰慕董遇的才华学问,想跟随他学习,董遇却不肯教,只说:“你必须先去把书读个一百遍。”他又解释说:“只要读上一百遍,书籍的含义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想跟着他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那么多时间。”董遇回答:“应当把‘三余’时间利用起来。”有人问他“三余”是什么意思,董遇解释说:“冬天是一年中多余的时间,夜晚是白天多余出的时间,阴雨天是平日里多余的时间。”
  董遇的学习方法无非是“刻苦”二字,一部经典要翻来覆去地读上许多遍,直到读出其中的微妙含义,自然就学到了知识。但他利用时间的方法就十分巧妙了:冬天是一年劳作后休息调养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夜晚是白天工作结束后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遇到阴雨天,不好出门,也可以把时间用来读书。正是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三余”,给了董遇数倍于旁人的学习时间,最终助他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大儒。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方法,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有益补充,值得借鉴。
  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是做好每一件事都必须掌握的技巧。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取得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成果,就要利用好每一段空闲的时间。这些看似多余的时间累积起来,聚沙成塔,就能从量变转为质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诗人的故事——
  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是做好每一件事都必须掌握的技巧。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要想取得比别人更多、更好的成果,就要利用好每一段空闲的时间。这些看似多余的时间累积起来,聚沙成塔,就能从量变转为质变。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诗人的故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朝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的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齐名的著名诗人。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相传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李贺正值七岁,韩愈、皇甫湜造访,李贺作《高轩过》一诗,韩愈与皇甫湜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名扬京洛。
  李贺自述家境时说:“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qiāo)田。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 家道中落后日渐窘迫的生活,促使李贺立志考中进士,走上仕途。然而造化弄人,他的才气和名声引来小人的妒忌,向朝廷进谗言,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尽管十分看重李贺的韩愈为他多方奔走,上表鸣冤,李贺的科举之路依然半途而止。从此,李贺便将一腔热血和满腹才情转而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了。
  然而,李贺的成就不仅来源于他独特的经历和过人的天赋,更离不开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骑驴觅句”。李贺干什么事都极认真,努力追求完美,对于他的诗作就更是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自己不满意之处。李商隐所作的《李长吉小传》记载:李贺经常是“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他自己也说:“谁似任公子,云中騎碧驴。”李贺的写作状态和技巧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赞叹的。他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李贺经常白天带着一个书童,骑着驴出门,在驴背上无事可做之时,就苦思冥想,构思绝妙的诗句。当灵感瞬间袭来时,就赶紧在纸上写下来,放到布袋中,晚上回家以后,再把这些诗句整理成完整的诗。李贺的母亲见状,心疼地说:“我儿是要把心都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正是这驴背上的苦心推敲,为后世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声天下白”等千古名句。李贺也因此被称为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和李白、李商隐合称“三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李贺的评价也相当高。王夫之评价他:“长吉于讽刺,直以声情动今古”,认为他可媲美李白;鲁迅先生年轻时十分喜爱李贺的诗,在他手书的古诗中,李贺的诗是最多的;就连毛主席也对李贺推崇有加,把“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李贺的名句用在自己的诗中,他还曾向陈毅元帅推荐说:“李贺的诗很值得一读,不知你有兴趣否?”
其他文献
朋友是一本书,一本在你困惑时帮你找到答案的书;朋友是一个港湾,一個在你心灵倦怠时让你休憩的港湾;朋友是一束阳光,一束在你生活出现阴霾时让你温暖的阳光。  我的朋友很多,但对我来说,最亲近的朋友,是我的老爸。  我的老爸长相不是很帅,唯一引人注意的是他那圆滚滚的大肚子。小时候,我不知多少次骑在爸爸的大肚子上,让他给我讲笑话,我们爷俩儿的笑声常常能够“掀翻”屋顶。有时,我还会把爸爸的肚子当成小鼓,“砰
期刊
“哇!爸爸,你真厉害,篮球打得这么好!” 嘿嘿,正如你听到的,今天我笔下的主角并非别人,正是我的老爸。  爸爸長得十分帅气,炯炯有神的眼睛上架着一副天蓝色的眼镜,脸上经常挂着月牙式的微笑。全身上下最有特点的就是腿了,他身高1.9米,光是腿就足有1米长,人称“顶天柱”。  爸爸拥有极丰富的体育细胞,这可不是我吹的。有一次,我和朋友正在打篮球,因为“敌军”过于强大,我进的球寥寥无几,而我的朋友却接连进
期刊
那天傍晚,我写完作业后开始弹古筝。突然我感觉古筝琴弦那儿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我定睛一看:呀,是一只棕色的小壁虎!我惊慌地大喊:“妈妈,快过来!”妈妈边走边说:“怎么了?”我不敢大声说话,就用手指着古筝,妈妈见了,也吓得呆在那儿,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妈妈拿着扫帚颤颤巍巍地在古筝那里一顿拍,又让我去拿垃圾桶。我立马把垃圾桶扔在妈妈面前,不敢靠近。妈妈还在一个劲地喊我过去帮忙,这时壁虎早已不见踪
期刊
如果说,春可爱,夏可亲,秋可歌,那么——冬便是可敬的。  有人并不喜欢冬,不喜欢那刺骨的寒与枯萎的花,总是对它抱以一种世俗的偏见。但他们可曾知道,没有冬藏,何来的春生、夏长、秋收?当万物经过春、夏、秋的磨砺后,是冬收容了一切的喜怒哀乐,这需要何等的胸襟!我们生命中的春天,也是因为有了冬的孕育,才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精彩。我独钟情于冬天!  冬天,没有百花齐放、鸟鸣莺啼,也不会有绿意盎然与硕果
期刊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时光的流逝带走了我的稚嫩,但永远带不走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儿时的我,在外婆家长大,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都成了我心中永远泯灭不了的记忆。  在乡下,外婆家超市的门总是开着的,家中不免来往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每一张笑脸,我都难以忘记。  每当瓜果成熟,稻谷飘香的时候,外公總爱带我去稻田、果园享受秋天带来的丰收的幸福。外公下田割稻了,我呢,静静地站在田埂上,望着一望无际的稻田,享受
期刊
哲理漫畫(一)
期刊
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后又增加了杨家界景区。武陵源因其丰富的资源,被称为自然的迷宫、地质的博物馆、森林的王国、植物的百花园、野生动物的乐园。1992年,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莽莽武陵源,独立天地间。武陵源地质构造复杂,地貌景观奇特,素有“奇峰
期刊
同学们,在欣赏中国古代建筑时,除了领略那些精妙的建筑结构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你们有没有抬头看过这些建筑内部的屋顶呢?这些屋顶凝聚着绝美的中华文化符号——藻井。藻井是中国建筑里特有的天花板结构及装饰手法,通常选在天花板最显眼的位置,由四周不斷向中心悬挑内缩的斗拱,交织成网状的伞盖形顶棚,由下往上看,深邃如井,所以称为“藻井”。  今天,我们主要来欣赏一下藻井上的图案。藻井图案通常由中心纹样和四周装
期刊
1941年除夕夜,汪精卫在南京颐和路公馆大门上贴出了自书的春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公之大业。”第二天清晨,他发现春联已被人添了偏旁偷改为:“ ; 。”从此之后,汪精卫再也没有写春联的雅兴了。  明末大臣洪成畴,素以忠节自诩,故在厅堂的正中央亲书一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后来,他在松山一战中败于清军,被俘后投降了清朝。有人便
期刊
有这样一个大院,里面住的全是手艺人,他们都爱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这年春节,张家首先贴出一副春联:虽住两间火烤烟熏屋,却是一位千锤百炼人。  王家看了不以为然,很快便在自家门口贴出春联:一把曲尺,能成方圆器;几根直线,造就栋梁材。  其他几家也不甘落后,李家贴出一副春联,上书: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有知音。  李家的还没粘好,赵家的便高高挂了起来。嘿,还是人家赵师傅的字好,龙飞凤舞,最见功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