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语课堂“活”起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切实改变小语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教师就应从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参与意识 三方面着手。这样,学生在课堂中就能真正“活”起来 ,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语课堂 “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50-0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呈现出诸多问题,如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条件,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等。这些问题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基本理念相违背。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地成为学生发展的自由天地,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实现这一中心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教师要以微笑的面容、和蔼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善待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侯,老师不要斥责,要耐心细致的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成绩的时侯,应给予及时地表扬,并鼓励他们。如:我在课堂教学的时侯,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们一起动手,一起讨论。对学习表现出色的学生我常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气、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他们对老师的惧怕心理,于是他们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 对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长城》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自己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朗读之后,我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或表扬、或指导、或听范读后再读,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参与意识
  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现自我。我在教学《小小的山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会课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写的情景。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组织学生自读,在自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如理解“一层房子、一层楼”等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我发现学生对这几个句子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我又组织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体会。在朗读中,我发现一些学生朗读不到位,我又通过评议来引导学生重新体会。一节课,学生始终在他自然顺畅的导引之下,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实现重点训练项目人人都有参与机会。每名学生都参与了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并以此为契入点,突破了本课学习难点,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课堂也一改沉闷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也“活”了起来。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轻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了自由轻松的学习心境,自然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小学语文与教学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推进与发展,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这也使小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如何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成为了现今教学研究的重点难点,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新教改 小学语文教学 高效 自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47
【摘要】新课改环境下,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往往将重点放在教学程序上,而忽略了教学反馈在教学中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有关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反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理论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反馈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46-02
【摘要】实习前护理技能强化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利用实习前的3个月,每周2学时对护生进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护生的护理技能操作项目成绩明显优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实习前的护理技能强化训练可以提高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增强护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准护士的信心,提高其综合的素质。  【关键词】高职护生 护理技能 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