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深入,新课标不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也能够加深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合作学习,提高同学间的友谊。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为基础,探索了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一、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标准,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包括师生互动、组间互动等,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最终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学习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没有做好合作准备
教师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是影响学生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因素之一。合作学习中老师也起主要的作用,如果老师没有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仓促的在课堂里面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会变的一头雾水,收效甚微。首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老师认真备课,要有好的引导,精心设置讨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讨论的内容。同时在讨论中,老师要多走动、多观察,注意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和讨论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
(二)缺乏一定的评价机制
在初中生物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一直在发言,有的同学讨论偏离主题,还有的同学一言不发。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在合作学习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学生的参与度不平衡,失去合作学习原有的意义。合作学习虽然是团体活动,但不能忽略个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老师要考虑学生的心里特征,制定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评价机制。不仅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鼓励,还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构建既利于个体良性发展、又利于团体健康成长的双重评价机制。
(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喜欢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却缺乏深入的探索,合作流于形式,只是将前后桌的四个同学临时组成一个小组,围坐一起,开始讨论,组员之间交流缺乏,没有互动,学习效果不理想,发挥不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留给学生合作學习的时间也很少,这样也发挥不出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
二、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究
(一)精心设计讲课内容
讲课之前,老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难度适中、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对于需要借助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讨论的内容,还需要提前准备实物或教学模型。例如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时,可回顾动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自然引出新课的学习。
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时,设问“植物可以更新空气,那么卧室是否可以摆放多盆植物?”来激发求知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针对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首先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和讨论。只有学生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之后,他们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可以在教学中设置“ABCD”的合作模式。首先A号组员阐述自己的困惑,由B号组员解答,C号组员B补充,直至D号组员。然后B号组员提出自己的想法,由C号组员解答,其他组员补充。其他组员在补充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了自己的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实现了共同提高。此外小组合作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合作需要时间的保证,才能有效。如果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过多过频的利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的效率难以保证,学生容易出现应付差事、疲于应付的现象。
(三)课后的探究实践
生物课堂上每学完一节课内容,教师要及时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梳理与理解,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要互相考察和学习。小组讨论之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同时根据需要布置一些课后实践性作业,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利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三、关于合作学习的反思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的反思。
(一)关于合作组长的选择
有的组长认为负担过重,不愿意承担,有的家长也不理解,怕耽误孩子学习。当组长是对自身领导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让每个学生受益。
(二)如何培养合作组长
小组长得培养,有利于小组问题的顺利解决,当合作小组存在问题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召开组长会议,提出存在的问题,组长之间商讨解决对策,教师给出解决建议,激励组长更好的为小组服务,干好组长工作。
(三)合作学习的不充分
自学是合作的前提。經过独立思考后的合作,学生才有话可说,对不懂的问题才有交流的欲望。如果没有自主学习,学生在合作时会感到不知所措。老师在备课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都能够有效参与合作,取得收获。此外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内驱力,评价奖惩机制也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完善。
总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大量实例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在教学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合作学习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需要老师的不断研究和经验累计,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优势。所以在具体得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更新教育理念,切实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选择适合合作的内容,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满足教师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一、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小组为学习单位,以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标准,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或任务,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包括师生互动、组间互动等,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最终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的一种学习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没有做好合作准备
教师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教学设计,是影响学生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因素之一。合作学习中老师也起主要的作用,如果老师没有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仓促的在课堂里面实施“合作学习”,学生会变的一头雾水,收效甚微。首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老师认真备课,要有好的引导,精心设置讨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和讨论的内容。同时在讨论中,老师要多走动、多观察,注意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和讨论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干预。
(二)缺乏一定的评价机制
在初中生物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同学一直在发言,有的同学讨论偏离主题,还有的同学一言不发。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在合作学习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造成学生的参与度不平衡,失去合作学习原有的意义。合作学习虽然是团体活动,但不能忽略个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老师要考虑学生的心里特征,制定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评价机制。不仅对表现良好的小组给予鼓励,还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构建既利于个体良性发展、又利于团体健康成长的双重评价机制。
(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合作学习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很多教师喜欢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却缺乏深入的探索,合作流于形式,只是将前后桌的四个同学临时组成一个小组,围坐一起,开始讨论,组员之间交流缺乏,没有互动,学习效果不理想,发挥不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留给学生合作學习的时间也很少,这样也发挥不出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
二、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的模式探究
(一)精心设计讲课内容
讲课之前,老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难度适中、具有合作价值的学习内容。对于需要借助实物或模型进行观察讨论的内容,还需要提前准备实物或教学模型。例如讲“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节时,可回顾动物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自然引出新课的学习。
讲“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节时,设问“植物可以更新空气,那么卧室是否可以摆放多盆植物?”来激发求知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针对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首先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本,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和讨论。只有学生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之后,他们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可以在教学中设置“ABCD”的合作模式。首先A号组员阐述自己的困惑,由B号组员解答,C号组员B补充,直至D号组员。然后B号组员提出自己的想法,由C号组员解答,其他组员补充。其他组员在补充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了自己的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实现了共同提高。此外小组合作次数不宜过多,因为合作需要时间的保证,才能有效。如果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过多过频的利用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的效率难以保证,学生容易出现应付差事、疲于应付的现象。
(三)课后的探究实践
生物课堂上每学完一节课内容,教师要及时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知识梳理与理解,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要互相考察和学习。小组讨论之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同时根据需要布置一些课后实践性作业,如:“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利用废旧纸制作再生纸”,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活动。
三、关于合作学习的反思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的反思。
(一)关于合作组长的选择
有的组长认为负担过重,不愿意承担,有的家长也不理解,怕耽误孩子学习。当组长是对自身领导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让每个学生受益。
(二)如何培养合作组长
小组长得培养,有利于小组问题的顺利解决,当合作小组存在问题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召开组长会议,提出存在的问题,组长之间商讨解决对策,教师给出解决建议,激励组长更好的为小组服务,干好组长工作。
(三)合作学习的不充分
自学是合作的前提。經过独立思考后的合作,学生才有话可说,对不懂的问题才有交流的欲望。如果没有自主学习,学生在合作时会感到不知所措。老师在备课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使不同层次学生的都能够有效参与合作,取得收获。此外为了保证小组合作的内驱力,评价奖惩机制也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完善。
总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大量实例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在教学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合作学习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需要老师的不断研究和经验累计,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努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优势。所以在具体得实际操作中,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更新教育理念,切实优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选择适合合作的内容,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满足教师和社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