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非遗,发展特色致富产业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的重要土壤,通过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形成特色产业,对农村产业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今年两会上,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这样说。
  杨昌芹今年带来的关于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议案引起热议,在她看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可为。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杨昌芹向《民生周刊》记者介绍,赤水的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几百年历史,被誉为西部民间工艺的奇葩。一根普通的慈竹在竹编艺人的巧手之下,可以制作成各种竹编工艺品,不仅极富美感,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赤水市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脱贫摘帽县级市的过程中,赤水竹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年,赤水市通过竹编工艺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了1000人。这些学员大多是当地的留守妇女或贫困户,通过竹编技艺,让他们掌握了一项谋生的技能,实现了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杨昌芹说。
  在几年前,当地人的生活与现在不能比。杨昌芹说:“以前他们几乎没有稳定的收入,如今把原材料带到家里,时间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不用外出打工了,坐在家里就能挣钱了。”她本人就解决了当地四五十人的就业问题,他们每人每个月平均能在杨昌芹手里领到3000多块钱的工资,这样一家人就能脱贫了。
  据了解,今年的两会上,贵州代表团中有5名代表是非遗传承人。杨昌芹告诉记者,这5位代表都是通过“非遗”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在她看来,这也充分证明,如果非遗手艺能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之所以提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这样的议案,也是她履职以来,经过仔细调研的结果。
  在机制建立方面,杨昌芹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全国各地,特别是对西部地区的非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和开发,真正深入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乡村兴旺,发挥非遗在助推西部地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人才培养方面,杨昌芹建议,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关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计划,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定向培养、专题培训、职业教育、专家支援等形式,培养输出更多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非遗复合型人才。
  在资金支持方面,杨昌芹建议,财政部要对西部地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工作给予政策资金重点支持,通过中央、省(市)划拨专项资金、地方配套匹配资金、鼓励社会捐资等方式,成立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基金,大力支持和鼓励西部地区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努力缩小中西部差距。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
  “全国的非遗文化、特色文化很多,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比较大,但是没有落实到基层,没有细化和打通最后一公里。”杨昌芹说,每个地方的非遗就是每个地方的特色,如果没有这些非遗,乡村振兴就会千篇一律。
  在杨昌芹看来,乡村振兴应该是有别于以前的农村,又有别于现在的城市。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非遗产业,一是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二是促进当地贫困户就业、增收、致富;三是对当地的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实上,在非遗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杨昌芹有些担忧,她着重提到,国家在大学阶段对非遗人才培养有一定门槛,不是随便某个人可以去学习。而为什么有些非遗后继无人或无法传承?归根结底是缺少复合型人才。非遗的产品也要有市场买单。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离不开文化的支撑。非遗产业,一是使得文化得以传承;二是促进当地贫困户就业、增收、致富;三是对当地的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杨昌芹认为,可以针对不同等级的非遗产品在设计和营销方面,制作出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审美的东西,符合消费市场的东西。最主要的是还要把产品卖出去。而就目前来讲这方面的人才还需要培养,“培养人才的机制不能只停留在顶端,那样很多人触及不到。”
  谈及非遗产品怎样适应现代人不同层次的需求,杨昌芹坦言,设计和理念要和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文化可以引领市场,市场也可以很好地滋养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杨昌芹表示,非遗产品应该是有非遗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这是未来的一块大市场;还有就是私人定制,针对相对高端的人群,精准营销;此外,非遗陈品也要做体验式消费,可以让受众体验非遗文化,比如一些非遗产品可以做成材料包,让受众去体验,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对于太现代化或批量生产会不会失去“传统”的问题,杨昌芹表示,非遗的手艺不管怎么开发,本身都是不变的。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这是在满足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要求而变化的,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
  談及目前最大的发展瓶颈,资金是绕不开的话题,“越是到基层的财政资金越是薄弱,这也是我们调研出来的结果。可以成立一个非遗的发展资金。此外,关于基金的建设。希望国家、省、市都可以给非遗产业一些资金方面的扶持。”杨昌芹说。
其他文献
尽快研究出台游戏强制性分级标准,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宣传引导,呼吁社会主流媒体与学校、家庭等各方联动,多方位引导广大青少年按照网游分级制进行自律。  据统计,2017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  然而,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相关问题也随之凸显,游戏玩家低龄化、游戏内容把关不严、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如何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防止
70年砥砺奋进,70年筑梦前行。  新中国成立70年來,我们发展和民生两手抓,在经济发展前提下,花大力气进行民生建设。全体人民在住房、社保、就业、交通,医疗、教育、扶贫、生态、安全等民生保障和改善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群众的幸福生活,折射70年壮丽成就。  就业是民生之基。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新阳村,48岁的廖先玉通过在五粮液集团援建的“扶贫车间”务工,既有了稳定收入,又照顾了家里。在她看来
清明节前夕,在北京工作的“80后”王娜由于时间原因无法回老家给外婆扫墓,于是她决定尝试时下较为流行的做法,网络祭祀。结果,互联网上数不清的祭祀平台看得王娜眼花缭乱,让她不知从何入手。  同为“80后”的李涛,去年就有过网祭体验。最近,当他邀请家人注册其使用的网祭平台时,却被平台告知网站面临技术性的难题,无法使用,并建议李涛另选网祭平台进行祭祀活动。  其实早在几年前,多地政府就已经开展强化文明祭祀
实施垃圾分类将近一个月,生活在上海的朱薇发现了一系列变化:  市民主动将厨余垃圾倒入湿垃圾桶,然后将装垃圾的塑料袋扔进干垃圾桶;以退休阿姨为主体的志愿者会监督其垃圾是否按照要求进行分类……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着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不仅是维护市容市貌的需要,更是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
人社部和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企业年金办法》,将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为每个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建立个人账户。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  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可以从本人企業年金个人账户中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也可以将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
蓝光有好有坏,那么配戴防蓝光眼镜就把好的蓝光和可能造成危害的蓝光都一并挡住了,  很多时候,得不偿失。  手机、电脑、iPad……越来越多的人因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而视力变差。目前,市场出现了一种防蓝光眼镜,据说能防止各种电子产品发出的蓝光对眼睛的伤害,防止视觉疲劳。在这些产品的广告词中,特别建议青少年和用眼过度的人群配戴,因此不少家长把防蓝光眼镜视为“护眼神器”。  然而,这种眼镜真有这么神奇吗? 
新年伊始,全國31个省份的地方两会陆续启幕。截至2月8日,已有30位省级行政首长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在地方两会上报告了2016年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也部署了2017年工作。  習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困难、最现实的问题中,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我们的一切工作,也只有在吻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和需求时,才能无往而不胜。  梳理30份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周刊》记者注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8年的490元,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  “截至目前,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稳固在95%以上。”2018年12月26日,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监察专员姚建红在卫健委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说。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8年的490元。目前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2019年初“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小王将上海迪士尼告上法庭,引起社会热议。  而来自上海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最新消息,上海迪士尼不接受法院调解,不会就禁带食物、翻包检查等规定做更改。  一些餐馆拒绝消费者携带外食的做法曾引发广泛争议,没想到作为主题公园的迪士尼也禁止游客带零食进入园区,甚至严格到翻包检查。上海迪士尼方面
无论是粮食收购、储存,还是供应,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16,产粮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除解决本省1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外,河南省每年调出约400亿斤原粮及加工制成品。  粮食库存实不实?粮食质量是否可靠?智能化粮库建设有何亮点?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河南郑州兴隆国家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