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手工制作实践课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现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手工制作实践课的教育目的、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作了阐述,并对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手工制作实践课的实施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中小学生第二课堂; 探究式教学
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中小学生第一课堂提出的,我们说第一课堂一般指课堂教学,就像教材及教学大纲规定的,在教学时间里完成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里实施的、并与第一课堂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它也是素质教育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并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让学生体会到新鲜感、刺激感。“第二课堂”是一个文明,健康,科学,结构开放的个人成长空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有利于服务的综合制度结合体。 由于《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第二课堂现如今也成为教育界人士讨论的热点,那么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手工制作实践教学中如何实践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实践研究的背景
手工制作课的首要教学目的是:
以手工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活动,让学生得以亲身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对象。培养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理解、掌握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实现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相互迁移与协调发展。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探究意识、环保意识,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习。 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立,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激发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二、理论基础:探究式学习理念
探究性教学法是一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进行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的思想。因此,探究性教学法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
三、手工制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1.手工制作课中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结构
由于手工制作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根据其教学目的及课程自身的独特性,其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探索性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再探索——解决问题。探究性教学法既有教师讲解、指导,学生看书或上网查阅资料,也有师生谈论,也有学生思索问题,学生动手操作等,把几种教学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最优的组合,就形成了第二课堂手工制作课独有探究式课堂教学结构。
2.创设情境——作品欣赏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离开了这种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须将那些已知与未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由于第二课堂与身俱来的特殊性,教师创造问题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适当的问题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欲望。
比如我在教学中国结制作基本结-吉祥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配有音乐的中国结作品画面,并提问:“同学们,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这优美的作品又说明了什么?”如此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并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探究我国民族优美传统艺术的强烈愿望。通过本课学习,我又要求学生课后去访问民间艺人,了解我国中国结的情况,形成研究课题,增强探究能力。
3.合作探究——点拨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或结合教学内容的提示、或根据布置给学生在课前查找的一些相关资料,(如查找中国结的起源、发展、特点等),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然后,将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找(资料),想一想(主题),议—议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时教师应到各小组了解制作进程,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既创设了教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使学生“乐在学中”。
4.讨论交流——分析引导
学生在完成作品,尝试探究知识以后,让各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由各组派代表进行讲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将德育教育落实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之中,为学生今后欣赏、分析中国结作品时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和制作中国结时提供实践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学生在经过充分的制作研讨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启发,并且思维也相当活跃,在该阶段,让各小组充分发表本组制作的体会和总结。这也是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教学设计流程图中所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在体会和总结的过程中,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拔,并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促进学生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爱国精神进一步得到提升。
比如在丝网花——剑兰的制作这节课中,我采用以下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这样不仅评价了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
6.延伸课堂——情感升华
⑴指导写段
关键词: 中小学生第二课堂; 探究式教学
中小学生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中小学生第一课堂提出的,我们说第一课堂一般指课堂教学,就像教材及教学大纲规定的,在教学时间里完成的课堂教学活动。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里实施的、并与第一课堂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它也是素质教育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并且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能让学生体会到新鲜感、刺激感。“第二课堂”是一个文明,健康,科学,结构开放的个人成长空间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有利于服务的综合制度结合体。 由于《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因此,第二课堂现如今也成为教育界人士讨论的热点,那么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手工制作实践教学中如何实践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实践研究的背景
手工制作课的首要教学目的是:
以手工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通过活动,让学生得以亲身实践,从而在开放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对象。培养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理解、掌握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实现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相互迁移与协调发展。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探究意识、环保意识,学会人际交往,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习。 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立,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激发技术学习兴趣,初步形成从事简单技术活动和进行简单技术学习的基本能力。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二、理论基础:探究式学习理念
探究性教学法是一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进行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的思想。因此,探究性教学法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
三、手工制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1.手工制作课中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结构
由于手工制作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根据其教学目的及课程自身的独特性,其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探索性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再探索——解决问题。探究性教学法既有教师讲解、指导,学生看书或上网查阅资料,也有师生谈论,也有学生思索问题,学生动手操作等,把几种教学方法有机地整合起来,构成一个最优的组合,就形成了第二课堂手工制作课独有探究式课堂教学结构。
2.创设情境——作品欣赏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离开了这种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须将那些已知与未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由于第二课堂与身俱来的特殊性,教师创造问题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现有知识,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适当的问题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欲望。
比如我在教学中国结制作基本结-吉祥结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配有音乐的中国结作品画面,并提问:“同学们,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你想到了什么?这优美的作品又说明了什么?”如此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并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了解、探究我国民族优美传统艺术的强烈愿望。通过本课学习,我又要求学生课后去访问民间艺人,了解我国中国结的情况,形成研究课题,增强探究能力。
3.合作探究——点拨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或结合教学内容的提示、或根据布置给学生在课前查找的一些相关资料,(如查找中国结的起源、发展、特点等),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了解中国结的历史,然后,将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找(资料),想一想(主题),议—议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时教师应到各小组了解制作进程,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既创设了教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日常生活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使学生“乐在学中”。
4.讨论交流——分析引导
学生在完成作品,尝试探究知识以后,让各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由各组派代表进行讲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将德育教育落实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之中,为学生今后欣赏、分析中国结作品时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和制作中国结时提供实践性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5.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学生在经过充分的制作研讨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启发,并且思维也相当活跃,在该阶段,让各小组充分发表本组制作的体会和总结。这也是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教学设计流程图中所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在体会和总结的过程中,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拔,并将德育教育贯穿其中,促进学生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爱国精神进一步得到提升。
比如在丝网花——剑兰的制作这节课中,我采用以下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这样不仅评价了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
6.延伸课堂——情感升华
⑴指导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