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分析影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因素入手,找到影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源,大力倡导与时俱进、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 职业道德教育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83-02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与之伴随的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会从校外、校内两方面因素入手,找到影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源,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一、校外因素
(一)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目前,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职业道德建设高度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指导操作和统筹协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某些地方在职业学校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与劳动保障制度、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很好地协调起来,造成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与企业、社会的要求有所脱节。因此,建立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二)社会大环境对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冲击较大
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纷纷列举事实强烈反映教师上课所讲内容与现实反差太大。目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观侵蚀着人们,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导致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三)生源质量不高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选择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这些学生中大都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基础薄弱、成绩较差,在纪律和道德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这给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二、校内因素
(一)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影响职业道德的成效
目前在我们的教材中,“职业道德”的定义仍局限于“人们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它强调职业道德是一种规范,是个人在工作中应遵守、服从的道德规范。这种近乎标准的定义却忽视了个人在面临道德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一些学生认为“有些事好坏难辨”,以至于在遇到一些问题是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虽然知道这种现象是错误的,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但是,在行动上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又南辕北辙。这种“知”与“行”严重失衡的现象与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缺失
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课大都是有老师讲授为主,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很少组织学生讨论,这种“主客颠倒”的教育模式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睡觉、讲话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与老师也不能很好的互动,这种学生职业道德主体性的丧失,使得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陷入了被动的瓶颈期。
(三)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创新不足,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不科学
在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缺少能及时反映社会现象的热点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中职学校主要还是采用直接灌输,以课堂宣讲为主;职业道德教育还缺少与其他学科的配合,在教育手段上缺少實践性教育。中职学校要想实现职业道德教育手段的立体化,就必须要走出校门,辅之以形式多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来看,当前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由于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多样性,所以很难反映出实际情况,这样会出现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有较大差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目前出现不少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一是师资不够专业化;二是相比其他学科来说,职业道德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三是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四是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对学生缺乏民主、平等和尊重;五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工作不认真。
(五)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职业道德教育可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即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二是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即在不同的行业的不同道德要求。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一般都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很少涉及,其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放任自流,更不重视在此期间学生职业道德的提高和养成。
中职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要生产力,其道德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所以,要从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入手,大力倡导与时俱进、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切入点,培养学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蒋夫尔.高职德育如何提高实效性[Z].中国教育报,2005-3-27.
[2]黄连珍,王建奎.河北省中职招生问题分析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19.
【关键词】中职学校 职业道德教育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83-02
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与之伴随的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会从校外、校内两方面因素入手,找到影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源,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一、校外因素
(一)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目前,尽管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职业道德建设高度重视,但是,在具体的指导操作和统筹协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某些地方在职业学校的管理上存在漏洞,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与劳动保障制度、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很好地协调起来,造成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与企业、社会的要求有所脱节。因此,建立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二)社会大环境对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冲击较大
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纷纷列举事实强烈反映教师上课所讲内容与现实反差太大。目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观侵蚀着人们,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导致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三)生源质量不高
2000年以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选择到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这些学生中大都是中考的落榜者,他们基础薄弱、成绩较差,在纪律和道德方面也有一定的缺陷,这给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二、校内因素
(一)教育观念滞后,严重影响职业道德的成效
目前在我们的教材中,“职业道德”的定义仍局限于“人们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总和”,它强调职业道德是一种规范,是个人在工作中应遵守、服从的道德规范。这种近乎标准的定义却忽视了个人在面临道德问题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一些学生认为“有些事好坏难辨”,以至于在遇到一些问题是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虽然知道这种现象是错误的,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但是,在行动上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又南辕北辙。这种“知”与“行”严重失衡的现象与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缺失
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课大都是有老师讲授为主,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很少组织学生讨论,这种“主客颠倒”的教育模式的效果可想而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睡觉、讲话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与老师也不能很好的互动,这种学生职业道德主体性的丧失,使得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陷入了被动的瓶颈期。
(三)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创新不足,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不科学
在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内容陈旧、过于理论化,缺少能及时反映社会现象的热点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中职学校主要还是采用直接灌输,以课堂宣讲为主;职业道德教育还缺少与其他学科的配合,在教育手段上缺少實践性教育。中职学校要想实现职业道德教育手段的立体化,就必须要走出校门,辅之以形式多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来看,当前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还是以闭卷考试为主。由于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多样性,所以很难反映出实际情况,这样会出现学校的评价结果与社会、企业的评价结果有较大差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正常实施
目前出现不少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一是师资不够专业化;二是相比其他学科来说,职业道德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三是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四是有些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对学生缺乏民主、平等和尊重;五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工作不认真。
(五)缺乏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职业道德教育可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即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职业道德要求;二是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即在不同的行业的不同道德要求。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一般都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很少涉及,其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放任自流,更不重视在此期间学生职业道德的提高和养成。
中职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要生产力,其道德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所以,要从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入手,大力倡导与时俱进、适合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为切入点,培养学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人。
参考文献:
[1]蒋夫尔.高职德育如何提高实效性[Z].中国教育报,2005-3-27.
[2]黄连珍,王建奎.河北省中职招生问题分析与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