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教育行业也出现了空前的改革,随着“素质教育”口号的提出,让许多曾在教坛上叱咤风云的老教师也必须在摸索中前进,而一些年轻气盛的教师也大胆的标新立异,于是,教育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对于这些“新”“异”,我们许多资历深厚的教研人员亦喜亦忧,喜的是新的教改的确可推动教育的发展,忧的是把我们传统的教育教学改变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
  现在新版的中学教材所选的文章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但有的教师在分析理解课文时惟恐学生不能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整篇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点点的咀嚼后让学生吞咽,要么满堂提问,满堂练习,故而学生只能在枯燥烦闷的过程中完成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一谈到学习语文时就摇头,更不要谈兴趣和成绩了。的确,教坛一直呼吁的“素质教育”让我们很迷糊,或一知半解,或亦步亦趨,究竟怎样的课堂才是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喜欢的课堂?我认为:语文课堂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不要忽视中国的语言文字,还需在朗读中去感悟它的精华和幽深。
  一、语文课的关键在于多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老祖先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关于阅读的要义。语文课堂若少了琅琅书声,就如同孤飞的大雁,凋零的玫瑰,缺少那份声韵和雅致,更何况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难道仅凭老师的一张嘴就把所有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吗?纵然有此本事,学生也装不了。所以,我们应把课堂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本色语文最关键的是落在“读”,在读的过程中去领略宇宙的浩渺,自然的情蕴。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语言美,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进而体验美,进入审美意境。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作者思想感情喷涌的结晶,语言不是无情物,作者写得动情,老师又教得动情,学生才会学得动情,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和物休戚与共,爱憎同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字词句语的领悟,深入触摸作品的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教材中的《秋水》,文章字词不难,所以不必字句翻译和分析,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了解全文,读出河伯最初的自高自大和见海神后的自惭形秽,“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要读出黄河的气势磅礴、浩瀚无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在强调“欣然自喜”“天下”“尽”的基础上读出河伯的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情态。还有,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描绘了西湖的胜奇旷阔画面,诗中的山光、水色、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迸发出一股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豁达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进一个美好的境界,不但使他们大饱眼福,获得内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如刘征的杂文《庄周买水》,我们也可以通过读来感受叙述人的调侃,庄周的无奈。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读”的习惯,指导学生如何把握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语调、语速、轻重缓急,在此基础上,可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喜欢的文章来读,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从而领略读书的乐趣,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拓展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课堂能在声情并茂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但是,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课内读万卷书是不可能的,只有让学生拓展阅读,在课外阅读大量的书籍,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下笔有神”“行万里路”,也才能使学生课内阅读得以延伸。有名的文学家张抗抗之所以有卓著的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是广泛的阅读。而我们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感到无材料可用,也是由于平时的积累太少,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掌握大量的素材,请教师们一定要正确实效的引导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在课外的阅读中吸取更多的养料。
  例如,我在教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课文中只是节选了全文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诸多内容的分析又离不开全文,若只在讲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分析全文,难免枯燥无味,所以在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先安排学生在课后阅读全文,当具体分析沈先生要表现的一种“人生的形式”时——“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很轻松的就总结出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淳朴的祖孙情,无私的兄弟手足情和无瑕的爱情,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很有创意的理解。又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让学生在知识涉猎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充分感悟,体会作者所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感受作者宽广豁达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过程中,他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悠远,自然也对课外读物产生了兴趣,也会在课余自发的阅读。
  教无定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最纯朴无华的教学才是最真实、透明的教学,还课堂一点生气,还课堂一点声音,让中国语言文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体现它的魅力吧!让我们在琅琅书声中领悟语言的声韵吧!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好坏。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积累,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兴趣是一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
期刊
笔者从事校外英语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们学英语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对英语始终有热情,学习成绩优秀;但总有一部分同学比较消极,不愿意背诵、记忆,久而久之便掉队了,实在令人惋惜。随着对教学理论的不断研究,我意识到审美和学习兴趣是联系在一起的,美育会对英语教学产生可喜的效果:孩子们爱背课文了,句型熟练了,单词记得牢了。审美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艺术
期刊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浅析  由于少数民族地理位置的分布,入学前的学生大多接受的都是母语,在语言的发音方面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接触汉字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在学习汉语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阅读学习上相对薄弱、滞后。虽然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已经在逐步完善,但是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不高,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迫于“应试”窘迫,对于阅读教学所安排的时间少之又少。
期刊
交流的阅读是心灵过程.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心灵、人格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考试中最头疼的问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这类试题的失分最多。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下是本人粗浅的几点思考。  一、
期刊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扎根在边远的山区,担任初中物理教学任务。而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传授物理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核心。通过实验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解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和运用能力。  首先,传统教育中的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普遍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停留于浅层次要求;不重视实
期刊
最值型问题是一类特殊的数学问题,它在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历年中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也是近几年数学竞赛中的常见题型。在中考中,它经常与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及某些几何知识紧密联系,并以小综合的中档题或一些难题的形式出现。由于其解法灵活,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故而解决这类问题,能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技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本人就此
期刊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七到十二岁的孩子正处于逻辑思维和零散問题的可逆运算阶段。但他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但孩子到了十一二到十四五岁,他们的大脑进一步发育。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  把这个理论放到小学的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好处在这样一个认知阶段。他们开始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理性的
期刊
中德高等双元制学院是湖北省教育厅通过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引进的对外合作项目。该项目由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联合我们中心——东风职业培训中心与德国斯图加特双元制大学举办。我有幸从第一届开始以数学教師的身份参与该项目。该项目从2002年启动,历时13年整。该项目严格按德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一、项目简介  该项目的教学分基础阶段和加深阶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课堂教学与实习交叉进行。学
期刊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一切成就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由此可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十分注重孩子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了解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及行为动向,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
期刊
化学资源平台的界定:在网络上自建一个供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虚拟环境,提供一个合作学习、远程学习的平台。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在高考试  题中实验内容分值一般在15%—20%,有时高达30分,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为此,我们在网络上自建一个供教师、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虚拟环境,提供一个合作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