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分析

来源 :现代医药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trthj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35例,分析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的恢复情况、随访结果。结果35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经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后,32例症状减轻,2例造瘘口闭合,1例症状较前加重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论对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不会产生脑脊液过度引流,最符合患者生理,值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湿疹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分析不同年龄组变应原变化规律。方法选择门诊7岁以内湿疹患儿456例,抽取静脉血,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体外变应原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特异性Ig
爱丽娜是一名年轻的英国女孩,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都忙着投简历找工作,喜欢美食的她,却租了一间小门面,开起了一家手工蛋糕店。  她甜美的形象吸引了很多顾客前来,让她哭笑不得的是,这些顾客大多背着旅行包,他们并不是来买蛋糕,而是前来问路。没办法,谁让爱丽娜的小店附近旅游景点多呢。这些人讲着不同的语言,沟通起来并不方便,为了把路指清楚,爱丽娜不得不手舞足蹈,有时候还得拿出纸笔,把路线画出来。  因为小店面
超声作为一种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方面广为应用。诊断用超声频率在25~50MHz范围,是一种高频低强度超声,生物学效应很小,不能用于疾病治疗。60年代中期曾有人试用低频高强度超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