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和培养成人脂肪来源干细胞(hADSC),并观察非接触式细胞体外共培养条件下,hADSC对人胰岛细胞形态、存活率及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并原代培养获得hADSC,形态学、免疫荧光及成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hADSC。采用Liberase酶消化及Ficoll 400液分离、纯化成人胰岛细胞,并将胰岛细胞分为共同培养组和单独培养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胰岛细胞的生长形态,比较两组体外培养3、7和14 d时的胰岛细胞存活率、胰岛素分泌量、胰岛素刺激指数及培养14 d时上清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
结果培养第3代hADSC呈均一的长梭形纤维细胞样形态,免疫荧光检测显示CD44和CD49d为阳性,CD31、CD34和CD106均为阴性;具有成骨、成脂等多向分化潜能。培养14 d时,共同培养组胰岛细胞的形态较单独培养组完整,共同培养组胰岛细胞存活率为(82.83±2.32)%,较单独培养组的(53.00±2.82)%明显提高(P<0.01);共同培养组、单独培养组高糖培养时的胰岛素分泌量分别为(23.66±2.11)mIU/L和(7.82±1.09)mIU/L,低糖培养时分别为(13.22±0.77)mIU/L和(6.40±0.44)mI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汁学意义(P<0.01);共同培养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刺激指数由培养3 d时的1.90±0.03降为培养14 d时的1.77±0.13,降低不明显;单独培养组由培养3 d时的1.67±0.10降为培养14 d时的1.22±0.12,显著降低(P<0.01)。培养14 d时,共同培养组上清液HGF、TGF-β、VEGF、b-FGF浓度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P<0.05)。
结论从成人脂肪组织中能够成功分离及培养hADSC;在体外与人胰岛细胞共同培养时,hADSC可以通过分泌HGF、TGF-β、HGF、b-FGF来提高胰岛细胞的存活率,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