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对《庄子》的“误读”

来源 :滁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郭象的《庄子注》以其创造性的"误读"展现了与众不同的诠释进路。郭象之"误读"源自魏晋特殊的历史情境,是郭象在理解庄子原意下作出的另类解释,其中涉及对《庄子》中"小大之辩""逍遥之义""自然之性"等问题的探讨,且扩充了庄子哲学的"性""逍遥""自然"等概念范畴,进而成为中国古代创造性诠释经典的典型范式。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当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扎实开展“三大行动”,着力开展“六个精准”行动,为示范县建设夯实基础;强力开展“廉洁阳光扶贫”行动,为示范县建设
地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将其融入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打造教学特色、提升教学实效。但是,目前很多
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但目前地方立法工作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就乐山而言,目前地方立法能力建设在立法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学阶段的思政课重在“理论性”。由于高校重视程度、师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