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引“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oh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随着课程的改革、教材的新编,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可见,估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估算不仅仅是一种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执教了《千以内加法的估算》一课。结合本次活动,谈谈我对估算教学的一些思考。
  【教学过程】
  (一)常规积累
  师:下面的数接近哪个整百数或几百几十?和同桌相互说一说。492、609、768、243
  师:我们找准了接近的数,计算起来就更准确了。
  (二)感受估算的实际意义和表达
  1.感受估算的方便与便捷。
  (1)出示: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看演出,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场共有400个座位,够坐吗?为什么?
  (3)呈现资源:
  ①计算出精确结果再比较的。195+198=393(人)393﹤400够坐
  ②没有计算就判断的,说想法。
  把195看成200,198也看成200,200+200=400,因为两个数都看大了,结果就大,其实真的结果比400小,所以够坐的。
  (4)师:刚才他说的这个方法可以用一个数学算式表示。
  195 + 198 ≈ 400↓
  (200) (200) 400↓估大
  教师边写边说:我们把加数看作整百数来计算,因为把数看打了,实际情况比400小,所以我们有向下的箭头表示,并在旁边写好估大。
  (5)小结:把加数看作一个整百数计算起来比较方便,我们把这种计算方法叫做:估算(揭示课题)这样计算起来比较方便,像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需要精确计算就能判断够不够了。
  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判断够不够,让学生明白有的时候不需要计算精确结果,通过估算就能解决问题。初步感受估算的意义,有估算的意识。
  2.学会估算的方法和格式。
  (1))过渡:刚才我们是把两个加数估成整百数进行估算的,也可以把一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你们试试看。引导:我可以把第一个加数估成整百数,也可以把第二个加数估成整百数。
  (2)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不需要算出精确结果,用估算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估算。
  通过问题情景,介绍估算的思考过程,学生学着记录估算过程,为后面学生独立思考作准备。
  (三)探索加法估算的方法
  1.自主探索两位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1)提问:刚才三位数的加法都会估了,那两位数的加法会吗?58+39,大约是多少?你会估吗?
  (3)呈现学生尝试估算的过程:
  ①估一个数 ②估两个数
  58+39≈98↓ 58+39≈99↓ 58 + 39≈100↓
  (40) 98↓估大 (60) 99↓估大 (60) (40)100↓估大
  (4)提问:
  第一层次:怎么估的?
  明确:可以估一个数也可以估两个数,都是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
  第二层次:是估大还是估小?
  明确:把加数估大,得数就变大,实际情况就小。
  对于两位数的估算,通常把数估成整十数,这里按照学生的思维习惯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在辨析比较中提炼估算的一般方法。
  2.自主探索两位数加法的估算方法
  (1)过渡:刚才我们都是把其中的数估大了,有没有估小的情况呢?
  (2)练习一:379+102,你是怎么估的,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
  呈现学生资源:379 + 102≈480 379 + 102≈500
  (380) (100)480 (400) (100)500↓估大
  提問:这两种估法有何区别?
  生:都是把102估成100,一个把379估成380,一个估成400。
  (3)明确:400与379相差很大,估出来的结果就与实际结果相差很大,因此把379估成380更接近实际结果。
  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如果估一个数,要考虑估成接近的数;如果估两个数,一个估大一个估小,这样结果更接近,初步感受“平衡估”。
  (4)练习二:145+238,想一想,怎样估方便又接近实际情况?
  (5)学生同桌讨论:238估成240,估大了,考虑接近,145就不能再估大成150了,而应该估小成140。
  (6)小结:估算的时候,还要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灵活估算。同时,也看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明确,估算不仅仅只有估大,也会有估小。当出现一个数估大,一个数估小的时候,结果是最接近实际情况,这也就是平衡估。
  (四)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方法进行估算
  (1)你能很快判断下面计算结果对不对吗?为什么?
  ①503+218=621 ②376+465=941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明确估算时,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估大还是估小,然后再判断。
  (2)下面两题分别选择估大还是估小,来解决问题?
  ①航模兴趣小组男生有309人,女生有408人。航模活动室有700个座位,够坐吗?
  ②学校开运动会,一到三年级有193人,四到六年级有219人,要为每个学生准备一瓶矿泉水,请你估算一下要准备多少瓶矿泉水?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最后明确:第①题为了够坐,必须同时估小;第②题为了让每个学生够喝,必须同时估大。
  根据具体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教学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3)总结:在生活中,有些问题可以用估算来解决。根据不同的情境与数的特点,还要灵活采用估算的方法。在估的时候,可以估一个数,也可以估两个数。可以估成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的数。
  【教学后记】
  (一)适时引入,唤醒估算意识。
  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估算,早在一年级就已经有所认识。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从单个数的近似数到问题情境,一步步的引入,学生的估算意识也慢慢苏醒。
  (二)感受情境,选择估算方法。
  学会估算,是为了能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有时不需要精确结果,只要知道大约多少就可以了;也有时要根据问题情境,选择“估大”“估小”或“平衡估”,来解决问题。本课中,围绕“座位”和“发水”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并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培养估算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丹参类制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
【摘 要】 阅读是通往世界的另一条路,当孩子们能够将小学语文所学的零星知识运用起来,才会有可能发现这条神奇的道路,进而在这条路上收获更多。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与古往今来的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可以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大家之作,欣赏大家著作的精华。抓住学习的机会从小学开始,在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进行教育教学,这对孩子进行中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阅读;小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孕期管理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产检、住院分娩并接受孕期管理的GDM孕产妇25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未进行产检入院时才确诊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这一理论从理论中心向广大群众传播、扩散,并进而内化为人们行动指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中国的普及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命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