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教育、讲师生关系的电影不少,之前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看过的《拉扎老师》,便是一碗再美好不过的心灵鸡汤。还有2008年的金棕榈影片《墙壁之间》,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法国教育的问题所在。同是大受好评的师生题材电影,《超脱》则以一种“刺痛我”的面目出现,或者更通俗的说,它显得更为重口味,令观众无法抽离电影的情绪,难以自拔。
《超脱》的导演托尼·凯耶,听上去知名度欠奉,然而他的前作《美国X档案》经常被列入形形色色的好莱坞佳片榜单,那一年还是1998年,泰坦尼克号刚驶向中国。当时,由爱德华·诺顿剪辑的版本似乎取得更大的成功(此君一直热衷于此类事情—跟导演和制片方过不去),围绕电影的剪辑权之争令托尼·凯耶心力交瘁,此后十几年,他也近乎销声匿迹。直至这部《超脱》问世,这位导演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与《美国X档案》以及托尼·凯耶拍过的几部纪录片一样,《超脱》也具有直面社会顽疾的勇敢气魄,人物内心暗流涌动,焦灼不安。影片选择代课老师亨利作为主角,透过他的目光对美国社会的疾苦众生相进行着深沉的凝视,而艾德里安·布洛迪忧伤孱弱的外形恰好宣告了自身的悲悯形象。他在公车上泪流满面的一幕,宛如受难众生(学生)的救世主。
就电影的社会意义来说,《超脱》涉及了美国的教育体制、青少年心理、毒品犯罪等诸多问题,导演选择了绝望无力的态势去进行书写和记录。影片在内地被直译为“超脱”,但其英文原名还有一层意思,即“疏离”。后者更能传达出弥漫在影片中的压抑情绪,一如片头定格动画显示的加缪语句:“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这些词句都佐证了亨利的困境,他目睹学生的痛苦,却充当着局外的、无能的人。
《超脱》表现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疏离—教育失败,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乏力。生命个体之间是如此疏离,对他人持以冷漠,对死亡感到麻木,对爱表现得毫不在乎。亨利名为救赎者,实际上却无法救赎自己,在与祖父的临终对话中,《超脱》还抖出了惊人的内幕。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亨利陷入持久的痛苦之中,当同事怀疑他侵犯学生时,他以异乎常态的歇斯底里进行了防卫反击。而母亲自杀身亡的场景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不堪回首的痛苦令他选择了不断逃离的生存状态,然而记忆有如潮水,它总会在某个时刻涌上亨利心头,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场面穿插于影片当中,零零散散地拼合出他那不忍直视的童年。
电影结尾,托尼·凯耶视觉化地表现了爱伦·坡笔下的荒芜,令人窒息一般,人们却无法从中感受到超脱,而是沦陷其中。在我看来,《超脱》涉及的社会问题是被创作者加以呈现,最后他也并未指明出路,没能给出哪怕是个人化的方法论。观众在窥视与猜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被绝望所浸泡,情绪难以缓解。
热爱黑暗艺术的胖妞,平素狂放不羁的雏妓,她们都对亨利产生了爱恋,然而这种爱恋更接近于迷恋,她们将亨利视为了自己的救赎者。胖妞长期生活在他人的歧视中,父亲更以责骂的画外音出现,形成了虽然缺席却足够致命的情感压迫。雏妓原本游离放荡,亨利将她引回到某种形式的家庭当中,后来两人的相处也是片中为数不多的亮光。对两个女孩,亨利都曾经试图拯救,但最终一个要分离,一个被送走,亨利发现自己并不是救赎者,而女孩也选择了截然相反的自救方式。
与其说是探讨老师和学生的现代教育问题,《超脱》实际上还是围绕着如何认识自我的难题,第三者的故事,其实也是你我的困境。跟主题的暧昧和多义相符,《超脱》的电影手法也十分多样,托尼·凯耶采取了仿纪录片风格还有夹杂的粉笔画,影像粗糙有颗粒感,手持摄影晃动不安。时不时会出现突兀的大幅仰角,跳切闪回和虚焦变焦都暴露了人物的内心慌乱。在近乎刻意营造的独立电影范儿面前,托尼·凯耶依旧不卑不亢,他的电影不愿造梦,只会直刺现实。残酷的生命故事、尖锐冰冷的质感,在这些特征上,《超脱》和《美国X档案》一脉相承。
《超脱》的导演托尼·凯耶,听上去知名度欠奉,然而他的前作《美国X档案》经常被列入形形色色的好莱坞佳片榜单,那一年还是1998年,泰坦尼克号刚驶向中国。当时,由爱德华·诺顿剪辑的版本似乎取得更大的成功(此君一直热衷于此类事情—跟导演和制片方过不去),围绕电影的剪辑权之争令托尼·凯耶心力交瘁,此后十几年,他也近乎销声匿迹。直至这部《超脱》问世,这位导演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才华。
与《美国X档案》以及托尼·凯耶拍过的几部纪录片一样,《超脱》也具有直面社会顽疾的勇敢气魄,人物内心暗流涌动,焦灼不安。影片选择代课老师亨利作为主角,透过他的目光对美国社会的疾苦众生相进行着深沉的凝视,而艾德里安·布洛迪忧伤孱弱的外形恰好宣告了自身的悲悯形象。他在公车上泪流满面的一幕,宛如受难众生(学生)的救世主。
就电影的社会意义来说,《超脱》涉及了美国的教育体制、青少年心理、毒品犯罪等诸多问题,导演选择了绝望无力的态势去进行书写和记录。影片在内地被直译为“超脱”,但其英文原名还有一层意思,即“疏离”。后者更能传达出弥漫在影片中的压抑情绪,一如片头定格动画显示的加缪语句:“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这些词句都佐证了亨利的困境,他目睹学生的痛苦,却充当着局外的、无能的人。
《超脱》表现了期望与现实之间的疏离—教育失败,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乏力。生命个体之间是如此疏离,对他人持以冷漠,对死亡感到麻木,对爱表现得毫不在乎。亨利名为救赎者,实际上却无法救赎自己,在与祖父的临终对话中,《超脱》还抖出了惊人的内幕。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亨利陷入持久的痛苦之中,当同事怀疑他侵犯学生时,他以异乎常态的歇斯底里进行了防卫反击。而母亲自杀身亡的场景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不堪回首的痛苦令他选择了不断逃离的生存状态,然而记忆有如潮水,它总会在某个时刻涌上亨利心头,这些支离破碎的回忆场面穿插于影片当中,零零散散地拼合出他那不忍直视的童年。
电影结尾,托尼·凯耶视觉化地表现了爱伦·坡笔下的荒芜,令人窒息一般,人们却无法从中感受到超脱,而是沦陷其中。在我看来,《超脱》涉及的社会问题是被创作者加以呈现,最后他也并未指明出路,没能给出哪怕是个人化的方法论。观众在窥视与猜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被绝望所浸泡,情绪难以缓解。
热爱黑暗艺术的胖妞,平素狂放不羁的雏妓,她们都对亨利产生了爱恋,然而这种爱恋更接近于迷恋,她们将亨利视为了自己的救赎者。胖妞长期生活在他人的歧视中,父亲更以责骂的画外音出现,形成了虽然缺席却足够致命的情感压迫。雏妓原本游离放荡,亨利将她引回到某种形式的家庭当中,后来两人的相处也是片中为数不多的亮光。对两个女孩,亨利都曾经试图拯救,但最终一个要分离,一个被送走,亨利发现自己并不是救赎者,而女孩也选择了截然相反的自救方式。
与其说是探讨老师和学生的现代教育问题,《超脱》实际上还是围绕着如何认识自我的难题,第三者的故事,其实也是你我的困境。跟主题的暧昧和多义相符,《超脱》的电影手法也十分多样,托尼·凯耶采取了仿纪录片风格还有夹杂的粉笔画,影像粗糙有颗粒感,手持摄影晃动不安。时不时会出现突兀的大幅仰角,跳切闪回和虚焦变焦都暴露了人物的内心慌乱。在近乎刻意营造的独立电影范儿面前,托尼·凯耶依旧不卑不亢,他的电影不愿造梦,只会直刺现实。残酷的生命故事、尖锐冰冷的质感,在这些特征上,《超脱》和《美国X档案》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