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位小朋友:
我相信你们都是喜欢多结交一些好朋友的,我现在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位非常可爱的好朋友——中国的古诗。
我们先说这位朋友的面貌,这位名叫“中国古诗”的朋友,可以变化出种种不同的化身,这些化身当然有许多不同的面貌。今天,我先把其中的一对兄弟介绍给你们。他们都是由四个句子组成的诗歌。哥哥个子长得矮,只有五个字一句;弟弟却是七个字一句。哥哥的名字叫五言绝句,小名是五绝;弟弟的名字叫七言绝句,小名是七绝。
现在你们总算大概认识了他们的相貌和名字了。可是如果只有这种认识,当然不能够结交成相知相爱的好朋友。你们要想与中国古诗结交成好朋友,就一定要学会他们的语言,你们首先要学会听懂他们的话,然后才能够与他们交谈成为好朋友。现在就让我把他们说话的方式,和说话的声音告诉你们吧。
你们这位名叫“古诗”的好朋友,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每一个他的化身,说起话来都像唱歌一样,有一个好听的调子。你们要想学会这些调子,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这些调子的形成,原是源于一个共同的遗传基因,那就是我们中国语文的一种独体单音的特质。直到现在我们所说的话仍保留着这种特质,那就是我们中国的语文,每个字只占一个单独的空间,每个字也只占一个单独的音节。这与其他国家所使用的拼音的语文,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说“花”,一个字只占一个空间,只有一个音节;而日文说“花”是“ハナ”,英文说“花”是“FLOWERS”。这些语文的字往往就都不止占一个空间,也不止有一个音节。
初看起来,我们中国的语文似乎比较单调,不像他们拼音的文字,每个字可以有很多音节的变化。可是我們聪明的祖先,却能够把我们语文中的短处,变成了长处,为我们这位名叫“古诗”的朋友所化身的各体诗篇,配制出了一些像唱歌一样美丽的声调。这些声调听起来非常和谐好听,但却一点也不复杂。
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的普通话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比如我们说hao这个声音,第一声念“蒿”,第二声念“豪”,第三声念“好”,第四声念“耗”。第一和第二声的声调,读起来时都比较平缓,可以拖长。而第三声的声调,读起来时则好像中间拐了个弯,有一个转折,不大容易拖长。第四声的声调,读起来时则好像是一直向下沉下去的感觉,也不大容易拖长。于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就把这四个声调分成了两组,前两个声调,被称为“平声”的声调。而后两个声调,则被称为“仄声”的声调。
他们发现我们如果把一句诗的每个字都写成相同的一个声调,像“溪西鸡齐啼”“后牖有朽柳”,这样读起来既不顺口又不好听,于是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要把平声和仄声间隔着来配合运用,那样才会好听。
配合的情形有以下几个方式,例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位小名叫“五绝”的哥哥,他说话的声音,基本是用两个不同的声调格式互相配合而组成的。第一个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第二个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他长成的样子是每四句为一篇诗,所以他说起话来,经常就是下面的两种声调:有时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有时则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不过他说话时并不是把“平平仄仄”这些声调一口气不停地一直说下去。他喜欢在说话时做出些停顿,使自己说话的声音更有音乐性。他停顿的办法是每一句在第二个字后面稍停一下,然后在第四个字后面有时也稍停一下,听起来就像这样“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至于那个小名叫“七绝”的弟弟,他因为长得比哥哥高了一点,所以说话的声调也就比哥哥长了一点,比哥哥多了两个字。如果哥哥所说的话头两个字是平声字,他就在上面加两个仄声字,而如果哥哥所说的话,头两个字是仄声字,他就在上面加两个平声字。而且在说话时也喜欢学他哥哥,每两个字就稍停一下,于是弟弟说话的声调,就成了下面两种格式:一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还有一种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他把这两种基本格式颠来倒去地用,于是弟弟的说话,就像哥哥的说话一样,也成了每四句为一首的,声调和谐美丽的诗篇。
你们看弟弟学哥哥,学得多么像,而他在格式方面的增加和变化,又是多么聪明和顽皮。而且这一对哥哥和弟弟,应该也是像小朋友一样,有着活泼的生命。所以他们的说话虽然有基本的声调格式,但真正说起话来时,又经常会有许多变化。特别是每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他们有时常把平声的字换成仄声的字,或把仄声的字变成平声的字。更有时他们甚至模仿他们的表哥或表弟的声调,说一些与他们的基本声调并不相同的语言。这其间的变化很多,你们现在对他们众多的亲族还不完全认识,所以目前无法向你们一一加以介绍说明。总之,只要你们掌握了他们说话的基本声调,常与他们交谈,那么你们实在不必死记那些平仄的格式。只要听他们谈话的时间长了——俗语说“熟能生巧”,那时,你们自然就会与他们交谈了。
我相信你们都是喜欢多结交一些好朋友的,我现在就要给你们介绍一位非常可爱的好朋友——中国的古诗。
我们先说这位朋友的面貌,这位名叫“中国古诗”的朋友,可以变化出种种不同的化身,这些化身当然有许多不同的面貌。今天,我先把其中的一对兄弟介绍给你们。他们都是由四个句子组成的诗歌。哥哥个子长得矮,只有五个字一句;弟弟却是七个字一句。哥哥的名字叫五言绝句,小名是五绝;弟弟的名字叫七言绝句,小名是七绝。
现在你们总算大概认识了他们的相貌和名字了。可是如果只有这种认识,当然不能够结交成相知相爱的好朋友。你们要想与中国古诗结交成好朋友,就一定要学会他们的语言,你们首先要学会听懂他们的话,然后才能够与他们交谈成为好朋友。现在就让我把他们说话的方式,和说话的声音告诉你们吧。
你们这位名叫“古诗”的好朋友,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每一个他的化身,说起话来都像唱歌一样,有一个好听的调子。你们要想学会这些调子,其实一点也不难,因为这些调子的形成,原是源于一个共同的遗传基因,那就是我们中国语文的一种独体单音的特质。直到现在我们所说的话仍保留着这种特质,那就是我们中国的语文,每个字只占一个单独的空间,每个字也只占一个单独的音节。这与其他国家所使用的拼音的语文,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说“花”,一个字只占一个空间,只有一个音节;而日文说“花”是“ハナ”,英文说“花”是“FLOWERS”。这些语文的字往往就都不止占一个空间,也不止有一个音节。
初看起来,我们中国的语文似乎比较单调,不像他们拼音的文字,每个字可以有很多音节的变化。可是我們聪明的祖先,却能够把我们语文中的短处,变成了长处,为我们这位名叫“古诗”的朋友所化身的各体诗篇,配制出了一些像唱歌一样美丽的声调。这些声调听起来非常和谐好听,但却一点也不复杂。
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的普通话有四个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比如我们说hao这个声音,第一声念“蒿”,第二声念“豪”,第三声念“好”,第四声念“耗”。第一和第二声的声调,读起来时都比较平缓,可以拖长。而第三声的声调,读起来时则好像中间拐了个弯,有一个转折,不大容易拖长。第四声的声调,读起来时则好像是一直向下沉下去的感觉,也不大容易拖长。于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就把这四个声调分成了两组,前两个声调,被称为“平声”的声调。而后两个声调,则被称为“仄声”的声调。
他们发现我们如果把一句诗的每个字都写成相同的一个声调,像“溪西鸡齐啼”“后牖有朽柳”,这样读起来既不顺口又不好听,于是他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要把平声和仄声间隔着来配合运用,那样才会好听。
配合的情形有以下几个方式,例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位小名叫“五绝”的哥哥,他说话的声音,基本是用两个不同的声调格式互相配合而组成的。第一个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第二个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他长成的样子是每四句为一篇诗,所以他说起话来,经常就是下面的两种声调:有时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有时则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不过他说话时并不是把“平平仄仄”这些声调一口气不停地一直说下去。他喜欢在说话时做出些停顿,使自己说话的声音更有音乐性。他停顿的办法是每一句在第二个字后面稍停一下,然后在第四个字后面有时也稍停一下,听起来就像这样“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或“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至于那个小名叫“七绝”的弟弟,他因为长得比哥哥高了一点,所以说话的声调也就比哥哥长了一点,比哥哥多了两个字。如果哥哥所说的话头两个字是平声字,他就在上面加两个仄声字,而如果哥哥所说的话,头两个字是仄声字,他就在上面加两个平声字。而且在说话时也喜欢学他哥哥,每两个字就稍停一下,于是弟弟说话的声调,就成了下面两种格式:一种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还有一种就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他把这两种基本格式颠来倒去地用,于是弟弟的说话,就像哥哥的说话一样,也成了每四句为一首的,声调和谐美丽的诗篇。
你们看弟弟学哥哥,学得多么像,而他在格式方面的增加和变化,又是多么聪明和顽皮。而且这一对哥哥和弟弟,应该也是像小朋友一样,有着活泼的生命。所以他们的说话虽然有基本的声调格式,但真正说起话来时,又经常会有许多变化。特别是每句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他们有时常把平声的字换成仄声的字,或把仄声的字变成平声的字。更有时他们甚至模仿他们的表哥或表弟的声调,说一些与他们的基本声调并不相同的语言。这其间的变化很多,你们现在对他们众多的亲族还不完全认识,所以目前无法向你们一一加以介绍说明。总之,只要你们掌握了他们说话的基本声调,常与他们交谈,那么你们实在不必死记那些平仄的格式。只要听他们谈话的时间长了——俗语说“熟能生巧”,那时,你们自然就会与他们交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