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产业突然发飚,赶考般上市,当然值得欣喜,经过2007年的扩张,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地位迅速提高。据Solarbuzz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量为3436MW,同比增长56%(2006年为2204MW)。其中日系厂商的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39%下降到了2007年的26%,相比之下,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却由2006年的20%迅速提升到了2007年的35%,表现尤为突出。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应用的市场障碍主要是成本过高以及硅材料的短缺,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在4-6元/千瓦时左右,与商业化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
这是我们欣喜之余,更值得担心的地方。
事实上,隐忧还不止于此。
产业隐忧
在海外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中,涉及硅料生产的仅一家,而且涉及的只是半导体材料再回收,并非硅料工业晶硅生产;仅有4家企业涉及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和组件环节各8家,应用系统环节涉及6家。
除了原料上的集体受困,身为高科技产业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似乎又在走制造业的老路,在产业链上更像是制造环节,被不少专家斥为“在给外国人打工”!
这话很刺耳,但不无道理。因为中国的光伏产业“两头在外”,所谓两头在外,就是原材料与市场都备受国际市场的制约。
从原料上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多晶硅在自主供货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口,95%以上依靠进口,原料牢牢把握在美、日、德等国手中。
2005年中国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为2691吨,而2005年中国多晶硅的产量只有60吨,即使全部供应光伏产业,也仅占市场需求的2.6%,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使中国失去了原材料市场的主动性。致使国外原材料厂商形成了限产和价格同盟。
据Solarworld资料,2007年全球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为2.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增速远低于太阳能电池片产量56%的增长。受此影响,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异常紧张,价格出现大幅飙升,现货市场价格涨到400美元/公斤以上,这直接使中国企业的利润遭到严重挤压,各大公司的利润增长不过是扩大产能的结果。
从需求市场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95%以上出口国外,主要市场分布在南欧一带,其中德国是最大的买家。可以说,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几乎全靠千里之外的德国市场来支撑,德国是全球光伏系统的第一大市场,2007年新增1328MW,同比增长38%,占全球光伏系统新增容量的47%。
但根据德国的产业政策,到2007年底,德国所需光伏电池和组件就有90%来自本国企业,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扩大。仅此一项变化,就直接波及中国多家光伏企业。
事实上,如果不是西班牙和美国市场后来迅速赶上,几乎完全同质化的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就将遭遇大洗牌的命运。
去掉两头之后,中国光伏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不得不局限于进口多晶硅原料,然后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把电池片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最后再制成成品出口。
在行业分工中,这些都是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环节。
但即便如此,我国不少地方依然一哄而上,竞相提出建设太阳能基地的产业构想,比如湖北武汉、山东日照、河北保定等。长三角更是一夜之间浮出众多光伏企业群落。
多晶硅原料生产投资更是几近疯狂,比如南玻集团、江苏大全集团、通威集团、天威英利、爱信硅科技、亚洲硅业、江苏阳光等,都纷纷腾出手来,想在这里捞一把。
利润挤压
从原料金属硅到具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光伏产业大致由四个环节构成,四个环节相扣,组成整条产业链。
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链中,中国恰恰缺失了开头的提纯技术和收尾的市场普及这最关键的两个大头。
太阳能极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制造过程因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耗能、回收周期长,目前基本上被国际上几大厂家垄断。
由于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张,上游多晶硅原料供不应求,价格从2002年的10美元/公斤,到2005年的66美元/公斤,到2007年的300美元/公斤,而2008年市场现货价格甚至高达450美元/公斤。
由于硅片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成本已经占到了70%,而且太阳能电池成品的价格因为竞争激烈,无法做相应的提价,因此中国太阳能企业利润也受到极大冲击。
从2004年起,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率已从高点开始下滑。以无锡尚德为例,其2005-2007年的毛利率分别约30%,25%,20%。
里昂证券亚洲公司CLSA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05~2010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约为20%~25%,其中多晶硅原料的税前利润率约为35%~50%,远高于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等中下游环节的税前利润率10%~15%。而权威的光伏杂志《PHOTOInternational》的资料则显示,由于多晶硅原材料大规模国产化的技术有待突破,大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利润不到10%。而全球第三大高纯硅加工公司瓦克化学2006年的多晶硅销售额增加了13%,其利润则大涨了31%。
突围之道
在上游多晶硅不足与下游产能扩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光伏制造业必须突围。
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替代产品迅速发展。
非晶硅对多晶硅的依赖不到一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1%,其薄膜转换效率目前为6%左右,行业平均初始成本为每瓦1.2美元。
另外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超薄特性和透明特性又给它带来了额外的产业链价值,比如用以制成建筑整合太阳光电系统(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目前,包括夏普、尚德等诸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厂正大举进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典型如无锡尚德在上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已经在2007年中旬开始动工,计划2009年薄膜产能可达50MW。夏普斥资超过100亿日元,扩产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12倍,计划由2007年产能仅15MWp扩增至2008年的200MWp。南通强生投资250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的25MW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已于2008年1月投产,计划3年内达到500MW产能。天津津能投资公司与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日前在津签署合资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5兆瓦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另外目前台湾地区也有大量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包括取得美国Chronar技术的大丰能源、与日本真空(Ulvac )技术合作的联相(属联电集团)、与NanoPV技术合作的威奈联合、与EPV技术合作的鑫笙及近期宣布投入薄膜太阳能领域的绿能(属大同集团),等等。
除了替代原材料的努力,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还有一个重大命题需要突破,即一体化,还是专业化。也就是说做通整个产业链,还是集中于一个环节。
中国的光伏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三大块:硅原料,核心企业是洛阳中硅和新光硅业;硅棒和硅片,核心企业是浙江昱辉、LDK、扬州顺大和常州天合;电池片,核心企业包括无锡尚德、天威英利和中电光伏。
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各家企业的规划各有侧重,商业模式各有不同。
因为原料多晶硅的价格一再高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正越来越倾向于“一体化”了,能延伸到原料多晶硅的,都使劲往前延伸。
当然,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投资者的偏爱所致。
常州天合于2006年12月18日以每股18.5美元上市。第二天,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在美国上市,每股价格是13美元。一年以后,常州天合的股价在50美元以上,而江苏林洋的股价还在发行价附近。造成股价差别如此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江苏林洋是“专业化”的,而常州天合是“一体化”,涉及到了原料多晶硅而已。
江苏林洋必须从其它原料多晶硅厂商那里进货,然后再组装成太阳能发电系统,所以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同时还受到原料多晶硅市场供应短缺的制约,一旦原料多晶硅供应紧张,就可能无法开工。
相比之下,常州天合拥有单晶棒、硅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逆变器等全套产业链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里少数的垂直一体化公司。这一整套垂直工序都由自己公司做,能较好保证各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供应,也能降低原材料的进货价格风险。
在投资者偏好的推动下,中国光伏企业纷纷着力向垂直一体化转型,但这未必是长久之道,也不应该成为一个产业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