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农村信息化与信息服务融合发展现状为实例进行分析,揭示城乡统筹信息化与融合发展的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信息服务三网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241-02
21世纪随着网络发展,城乡之间的信息分化显著,而且这一分化正在加剧城乡居民间的贫富分化。城乡未来信息化,将走融合化道路。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迫切的市场信息需求,要求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要实行融合、农村信息服务手段要实行融合、城乡信息化融合,拟改变城乡信息分化的状态。
1 乡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1.1 什么是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狭义讲,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与趋同;广义讲,是电信、媒体与信息技术等三种业务的融合。从服务商角度看,是指不同网络平台倾向于承载实质相似的业务;从终端用户看,是指消费者用户装置(如电话、电视与个人电脑)的趋同[1]。三网融合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1.2 全国网民上网现状
根据CNNIC最新统计,通过三网的发展,利用手机宽带等上网的网民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12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年增长30%[2]。农村互联网应用逐步深化,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宽带网民规模,2009年:34598万人,2010年: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手机网民规模,2009年:23344万人,2010年: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
1.3 城乡信息利用结构
截至2010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城镇网民规模占比72.7%。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入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由于三网融合方案获得通过,并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试点推广,在农村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农民自发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直接对接需求市场,未来农村网民规模有望加快增长。
网民2010年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1.37亿人,使用率为30%,年增长率高达45.9%,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普及化趋势,互联网作为全面的平台,也成为农村信息获取的常规来源及农产品交易的便捷渠道。对于农业产品通过网络商务交易变得越来越现实。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革新、信息搜索、新产品外销等,成为农村增产增收的又一渠道。
1.4 信息资源分配情况
信息资源东中西部分配一直以来都不均等,由于东中西部资源分配不均,现今一直影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例如,2010.06年,北京地区IPv4地址数比例:21.0%;数量2319472(个);占域名总数比例,20.7%;占网站总数比例,13.3%(广东是14.2%,浙江是9.5%,上海8.8%;而四川2.2%;湖北2.2%;重庆市1.6%;陕西1.5%;)数据来源:CNNIC。
2 新农村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农村网民的增加,网络环境有所改善。但在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新的问题又涌现出来。当前重要的任务已经从基础建设转移到了信息服务上来。
2.1 农村信息平台构建与对策
农村信息化发展以来,农村基础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城乡手机上网半年达71.1%。信息化平台变化不大,城乡、东中西部分资源分配比例不均衡。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企业、事业等提供一个共享的平台,整合适合农村网民的信息,以简便易行的方式提供优质服务。第一,政府要从资金上大力投入。如美国国家农业数据库(AGIUCO-LA)要健全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必须稳定、足额的投入是农村信息高效共享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3];第二,政府建立公共的信息平台。平台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且能承担得起费用的各种有偿信息服务。第三,信息均衡。实行“完全与开放”共享政策。针对农村信息化需求,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第四,解决信息平台重复建设问题。各地应对农业信息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从信息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创建新型的服务方式。第五,“普及性智能终端+3G网络+信息应用平台”将成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一种有效模式。建设一个理想的信息平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2.2 培育新型农民
城乡出现新的变化,网络服务排在第一的是娱乐,占多数是音乐和游戏。农村网民正倾向于初中学历的人群中,青少年网民规模接近2亿,手机成为上网首位工具[4]。
农民信息素质是指:农民发现和获取信息,对信息内容的吸收与利用,以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5]。一直以来,农村应用网络资源的人,都远离信息知识功能,而农民要增加收入、提高就业,就应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自身信息素质走科学化、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提高文化科技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培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继续巩固义务教育。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农村的低龄、低学历上网现状。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与信息服务体系。
增加农村人网络知识免费教育。对农村人进行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免费教育。此项工作应由政府来组织,与企业等联手填平城乡之间信息鸿沟,促进新农村建设作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工信部与AMD公司合作,在多个地区建立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信息知识匮乏、信息化人才欠缺的窘境[6]。
培育新型农民。针对农民及农民技术员的培训不仅仅是让他们会用电脑这么简单,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和新的动力,从而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
2.3 信息网络服务于生产经营促农民增收就业。
农村要发展、要增收、要富裕已离不开网络。怎么让农民与大市场联系在一起,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高科技信息服务,应该有配套的服务和措施,让农民真正掌握电脑与信息技能。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指导农民致富帮助等方面努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所带来的益处,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农户通过网络查找粮食购销信息,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外界有效联络,最终拓展了粮食销路,实现增收。
各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化发展最前沿的阵地,有条件和义务来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一,帮助农村办短期培训班;二,三网融合推动下,图书馆可以作为资源共享的一部分,提供农村网民手机用户信息服务,通过WAP来访问和利用图书馆资源。
2.4 农村个体电子商务发展与对策
提高农民收入,靠的是信息。阿里巴巴,华农网等网站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交易模式,农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7]。农民通过网络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使其更贴近市场,并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农业贸易的繁荣发展。
农民商务意识的培养。现在技术、资金、服务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农村个体户和主管领导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管理者和个体户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个体户信息服务要求针对性强、时间准、服务方便、成本低、使用后经济效益高;随着网上支付猛增的情况下,应加强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2.5 农村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
农村信息化、三网融合的基础是: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2009年,半数网民曾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网民处理安全事件的费用共153亿元。虚拟财产损失成为网络主要经济损失之一,虚拟财产保护亟待加强。现在网络安全事件受关注度比以往大幅提升。近2100万网民缺乏密码保护意识。近五成的网民不重视网上安全公告,极易引发网络安全事故。71.2%的网民听说过“云安全”概念,但仅少数网民考虑尝试。
培养农村网民的安全意识。政府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网络安全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近期是最实际的办法。配备农村网站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有技术人员去落实。加强防病毒意识,查、杀病毒是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利用网络安全技术。
总之,在国家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下,信息化及城乡融合发展会在中国乡村土地上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央视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启动[EB/OL].http://fiber.ofweek.com/2010-01/ART-210006-8100-28420825.html.
[2] 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EB/OL].http://www.cnnic.net.cn/.
[3] 贺文慧,杨秋林.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4):18~20.
[4] Cnni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10/4/23/145825.doc
[5] 余娇萍,许阳奎,段尧清.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9):46~49.
[6] 潘晓明.AMD公布电脑下乡计划:培训农村信息员.DoNews IT社区平台[EB/OL].http://it.hexun.com/2009-05-19/117837197.html.
[7] 徐冰.浅析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前景[J].农业考古,2009(6):303~305.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信息服务三网融合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241-02
21世纪随着网络发展,城乡之间的信息分化显著,而且这一分化正在加剧城乡居民间的贫富分化。城乡未来信息化,将走融合化道路。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迫切的市场信息需求,要求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要实行融合、农村信息服务手段要实行融合、城乡信息化融合,拟改变城乡信息分化的状态。
1 乡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1.1 什么是三网融合
所谓三网融合:狭义讲,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与趋同;广义讲,是电信、媒体与信息技术等三种业务的融合。从服务商角度看,是指不同网络平台倾向于承载实质相似的业务;从终端用户看,是指消费者用户装置(如电话、电视与个人电脑)的趋同[1]。三网融合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1.2 全国网民上网现状
根据CNNIC最新统计,通过三网的发展,利用手机宽带等上网的网民不断增加截至2010年12月,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年增长30%[2]。农村互联网应用逐步深化,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长。宽带网民规模,2009年:34598万人,2010年: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手机网民规模,2009年:23344万人,2010年: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7330万人。
1.3 城乡信息利用结构
截至2010年12月,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城镇网民规模占比72.7%。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互联网接入条件不足、硬件设备落后等因素,农村地区网民的增长仍显得较为缓慢,增幅小于城镇地区。由于三网融合方案获得通过,并在部分农村地区开始试点推广,在农村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农民自发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直接对接需求市场,未来农村网民规模有望加快增长。
网民2010年表现出商务化程度迅速提高,商务类应用表现尤其突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和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1.37亿人,使用率为30%,年增长率高达45.9%,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普及化趋势,互联网作为全面的平台,也成为农村信息获取的常规来源及农产品交易的便捷渠道。对于农业产品通过网络商务交易变得越来越现实。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革新、信息搜索、新产品外销等,成为农村增产增收的又一渠道。
1.4 信息资源分配情况
信息资源东中西部分配一直以来都不均等,由于东中西部资源分配不均,现今一直影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例如,2010.06年,北京地区IPv4地址数比例:21.0%;数量2319472(个);占域名总数比例,20.7%;占网站总数比例,13.3%(广东是14.2%,浙江是9.5%,上海8.8%;而四川2.2%;湖北2.2%;重庆市1.6%;陕西1.5%;)数据来源:CNNIC。
2 新农村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对策
随着网络通信的发展,农村网民的增加,网络环境有所改善。但在城乡统筹发展条件下,新的问题又涌现出来。当前重要的任务已经从基础建设转移到了信息服务上来。
2.1 农村信息平台构建与对策
农村信息化发展以来,农村基础建设有了较大的改善。城乡手机上网半年达71.1%。信息化平台变化不大,城乡、东中西部分资源分配比例不均衡。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企业、事业等提供一个共享的平台,整合适合农村网民的信息,以简便易行的方式提供优质服务。第一,政府要从资金上大力投入。如美国国家农业数据库(AGIUCO-LA)要健全农村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必须稳定、足额的投入是农村信息高效共享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3];第二,政府建立公共的信息平台。平台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且能承担得起费用的各种有偿信息服务。第三,信息均衡。实行“完全与开放”共享政策。针对农村信息化需求,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第四,解决信息平台重复建设问题。各地应对农业信息服务进行集中管理,从信息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推动创建新型的服务方式。第五,“普及性智能终端+3G网络+信息应用平台”将成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一种有效模式。建设一个理想的信息平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2.2 培育新型农民
城乡出现新的变化,网络服务排在第一的是娱乐,占多数是音乐和游戏。农村网民正倾向于初中学历的人群中,青少年网民规模接近2亿,手机成为上网首位工具[4]。
农民信息素质是指:农民发现和获取信息,对信息内容的吸收与利用,以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能力[5]。一直以来,农村应用网络资源的人,都远离信息知识功能,而农民要增加收入、提高就业,就应合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自身信息素质走科学化、信息化发展的道路。
提高文化科技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培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继续巩固义务教育。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改变农村的低龄、低学历上网现状。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与信息服务体系。
增加农村人网络知识免费教育。对农村人进行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免费教育。此项工作应由政府来组织,与企业等联手填平城乡之间信息鸿沟,促进新农村建设作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工信部与AMD公司合作,在多个地区建立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培训中心”,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信息知识匮乏、信息化人才欠缺的窘境[6]。
培育新型农民。针对农民及农民技术员的培训不仅仅是让他们会用电脑这么简单,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和新的动力,从而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领域开阔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
2.3 信息网络服务于生产经营促农民增收就业。
农村要发展、要增收、要富裕已离不开网络。怎么让农民与大市场联系在一起,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高科技信息服务,应该有配套的服务和措施,让农民真正掌握电脑与信息技能。农村信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指导农民致富帮助等方面努力,利用信息化手段所带来的益处,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农户通过网络查找粮食购销信息,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外界有效联络,最终拓展了粮食销路,实现增收。
各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化发展最前沿的阵地,有条件和义务来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一,帮助农村办短期培训班;二,三网融合推动下,图书馆可以作为资源共享的一部分,提供农村网民手机用户信息服务,通过WAP来访问和利用图书馆资源。
2.4 农村个体电子商务发展与对策
提高农民收入,靠的是信息。阿里巴巴,华农网等网站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交易模式,农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7]。农民通过网络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使其更贴近市场,并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农业贸易的繁荣发展。
农民商务意识的培养。现在技术、资金、服务已经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农村个体户和主管领导普遍缺乏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制约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使管理者和个体户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农村个体户信息服务要求针对性强、时间准、服务方便、成本低、使用后经济效益高;随着网上支付猛增的情况下,应加强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2.5 农村网络信息安全及防范
农村信息化、三网融合的基础是:有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2009年,半数网民曾遭遇网络安全事件,网民处理安全事件的费用共153亿元。虚拟财产损失成为网络主要经济损失之一,虚拟财产保护亟待加强。现在网络安全事件受关注度比以往大幅提升。近2100万网民缺乏密码保护意识。近五成的网民不重视网上安全公告,极易引发网络安全事故。71.2%的网民听说过“云安全”概念,但仅少数网民考虑尝试。
培养农村网民的安全意识。政府应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网络安全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近期是最实际的办法。配备农村网站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有技术人员去落实。加强防病毒意识,查、杀病毒是确保网络系统安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利用网络安全技术。
总之,在国家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下,信息化及城乡融合发展会在中国乡村土地上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央视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启动[EB/OL].http://fiber.ofweek.com/2010-01/ART-210006-8100-28420825.html.
[2] 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1月).[EB/OL].http://www.cnnic.net.cn/.
[3] 贺文慧,杨秋林.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4):18~20.
[4] Cnnic.《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doc/2010/4/23/145825.doc
[5] 余娇萍,许阳奎,段尧清.我国中部地区农民信息素质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9):46~49.
[6] 潘晓明.AMD公布电脑下乡计划:培训农村信息员.DoNews IT社区平台[EB/OL].http://it.hexun.com/2009-05-19/117837197.html.
[7] 徐冰.浅析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与前景[J].农业考古,2009(6):30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