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需要崛起,中国正在崛起,怎样崛起?路在何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照搬别人的模式,沿袭他人的方法,甚至“穿着别人的鞋子走别人走过的路”,绝不是一个巨人应有的品质。我们从美国的“崛起”可以悟出一些规律,也许会使中国走得更好。
一、中美历史素描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毫无例外地会把美国的崛起与两场战争和一次危机联系在一起。贫弱的美利坚,面对强大的大英帝国,顽强地摆脱了殖民统治,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稚嫩的北方资本实力,面对庞大的南方奴隶制,却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美利坚。一场席卷资本世界的经济危机,造就了一位时代伟人。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迅速崛起,并一跃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也会毫不例外地把中国的衰落与坚船的魅影、炮弹的嘶鸣和一场苍白的维新联系起来。强大的东方帝国大厦,在鸦片与硝烟中,顷刻崩塌;一场海战,不仅尊严尽失,而且所有的威风荡然无存;圆明园多日不熄的冲天大火,烧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屈辱条约;康梁思变,变未通,血洒菜市口。浸透了人血的馒头,未能使“华老栓们”圆梦,又何以让“华小栓们”保命?这所有的一切,注定了中华民族的涅磐已暂无可能。狼烟四起,惨遭蹂躏,世界的东方,一个曾经的巨人轰然倒地。
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再思考
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不必陶醉“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载”,也不必炫耀唐宗宋祖的辉煌,更不必赞美弯弓射雕的成吉思汗。仅从1840年读起,谁都能看到中国的屡战屡败:鸦片战争的悲怆、甲午海战的惨烈、八国联军的凌辱、沙皇俄国的鲸吞……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人的屡败屡战:三元里的抗争、邓世昌的壮烈、义和团的神勇、孙中山的壮怀激烈……这是积贫积弱的大中华残存的一种坚毅不屈的中国魂。正是这种昂扬向上、不甘人后的民族精神,使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近代历史做出这样的评判:它是一部民族的屈辱史,记载着辛酸与血泪;也是一部民族的抗争史,孕育了一种不屈、一种生机;更是一个大国的崛起史,包含着民族的坚定,放飞着民族的向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救国于危难,前面倒下一个,后面涌上一批,直至中共应运而生。几度风雨,几经探索,几多努力,中华民族在泥泞中顽强地站了起来。当中国人摸着石头过河,开创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曾经为成功而欢欣鼓舞,也曾经为失误而伤心难过。终于,中国开始强大,开始崛起。一个东方巨人的再生,已不是埋藏在心里的梦,它正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三、美国崛起之路的启示
1.“崛起”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是发展的不断累积,是即将完成跨越的一刹那
“崛起”需要内在的渐变到突变,也需要外部条件作保障。正如没有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就没有美利坚的解放与强盛,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也是今天崛起的前提和基础。1949年,中国人弹掉尘埃,拂去沧桑,注定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迎来了再生的曙光。
2.“崛起”是一种自我更新,是一次脱胎换骨,是一次蜕变的过程
“崛起”需要自身的生命进化,更需要外部环境的呵护。回顾美国的崛起之路,南北战争为国家的统一,为资本势力的扩张,直至最后的一统天下,扫除了障碍,割绝了隐患。今天的中国,还未能实现完全的统一,必然会对我国的崛起产生制约作用,也许会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知道,崛起与统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没有统一,难以崛起;没有崛起,也很难实现真正的统一。
3.“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更多、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超越传统、突破模式是实现崛起的又一重要条件。罗斯福面对汹涌而至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胆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有益和有效的经验,终于使美国在危机中重获新生。邓小平的改革,中国时至今日的开放,昭示了中华民族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博采众家之长,为即将到来的“崛起”注入了全新的内动力,显示了勃勃生机。
4.“崛起”是和平的“崛起”
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后,在其本土上近三百年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平的祥云似乎偏爱于这一方水土,为美利坚的崛起构筑了坚固的屏障。而中国今天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的环境,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共谋合作、共创和谐,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因此,有理由相信,一个新的大中华的诞生,一个强大民族的复兴,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就在眼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第二中学)
一、中美历史素描
熟悉美国历史的人,毫无例外地会把美国的崛起与两场战争和一次危机联系在一起。贫弱的美利坚,面对强大的大英帝国,顽强地摆脱了殖民统治,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稚嫩的北方资本实力,面对庞大的南方奴隶制,却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美利坚。一场席卷资本世界的经济危机,造就了一位时代伟人。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迅速崛起,并一跃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也会毫不例外地把中国的衰落与坚船的魅影、炮弹的嘶鸣和一场苍白的维新联系起来。强大的东方帝国大厦,在鸦片与硝烟中,顷刻崩塌;一场海战,不仅尊严尽失,而且所有的威风荡然无存;圆明园多日不熄的冲天大火,烧出了一个接一个的屈辱条约;康梁思变,变未通,血洒菜市口。浸透了人血的馒头,未能使“华老栓们”圆梦,又何以让“华小栓们”保命?这所有的一切,注定了中华民族的涅磐已暂无可能。狼烟四起,惨遭蹂躏,世界的东方,一个曾经的巨人轰然倒地。
二、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再思考
翻开厚重的中国历史,不必陶醉“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载”,也不必炫耀唐宗宋祖的辉煌,更不必赞美弯弓射雕的成吉思汗。仅从1840年读起,谁都能看到中国的屡战屡败:鸦片战争的悲怆、甲午海战的惨烈、八国联军的凌辱、沙皇俄国的鲸吞……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人的屡败屡战:三元里的抗争、邓世昌的壮烈、义和团的神勇、孙中山的壮怀激烈……这是积贫积弱的大中华残存的一种坚毅不屈的中国魂。正是这种昂扬向上、不甘人后的民族精神,使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近代历史做出这样的评判:它是一部民族的屈辱史,记载着辛酸与血泪;也是一部民族的抗争史,孕育了一种不屈、一种生机;更是一个大国的崛起史,包含着民族的坚定,放飞着民族的向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悬、救国于危难,前面倒下一个,后面涌上一批,直至中共应运而生。几度风雨,几经探索,几多努力,中华民族在泥泞中顽强地站了起来。当中国人摸着石头过河,开创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曾经为成功而欢欣鼓舞,也曾经为失误而伤心难过。终于,中国开始强大,开始崛起。一个东方巨人的再生,已不是埋藏在心里的梦,它正在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三、美国崛起之路的启示
1.“崛起”是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是发展的不断累积,是即将完成跨越的一刹那
“崛起”需要内在的渐变到突变,也需要外部条件作保障。正如没有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就没有美利坚的解放与强盛,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也是今天崛起的前提和基础。1949年,中国人弹掉尘埃,拂去沧桑,注定了一个古老的民族迎来了再生的曙光。
2.“崛起”是一种自我更新,是一次脱胎换骨,是一次蜕变的过程
“崛起”需要自身的生命进化,更需要外部环境的呵护。回顾美国的崛起之路,南北战争为国家的统一,为资本势力的扩张,直至最后的一统天下,扫除了障碍,割绝了隐患。今天的中国,还未能实现完全的统一,必然会对我国的崛起产生制约作用,也许会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知道,崛起与统一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没有统一,难以崛起;没有崛起,也很难实现真正的统一。
3.“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裕,更多、更重要的是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
超越传统、突破模式是实现崛起的又一重要条件。罗斯福面对汹涌而至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胆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有益和有效的经验,终于使美国在危机中重获新生。邓小平的改革,中国时至今日的开放,昭示了中华民族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博采众家之长,为即将到来的“崛起”注入了全新的内动力,显示了勃勃生机。
4.“崛起”是和平的“崛起”
美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后,在其本土上近三百年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和平的祥云似乎偏爱于这一方水土,为美利坚的崛起构筑了坚固的屏障。而中国今天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和平的环境,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共谋合作、共创和谐,抓住难得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因此,有理由相信,一个新的大中华的诞生,一个强大民族的复兴,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就在眼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黄骅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