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活”起来的教学尝试浅议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要求新的数学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感悟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新知,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让学生的兴趣真正活起来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可见,兴趣对于学好一门功课,找我科学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想方设法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情景,引导他们开展思考、操作、交流、讨论、发现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创设情景,XX同学邀请你参观他漂亮的家——来到他家门前,必须根据前三行的图形,按对密码(第四行)才能看见我漂亮的家。瞬间,学生激情高涨,学生们发挥各自的独立见解和各自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的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接着,教师继续创设“帮XX铺地面砖、摆水果盘”等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人教版5年级上册的“旋转”时,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熟悉的一种游戏——“俄罗斯方块”开始,课件出示游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样操作?”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调动了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投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然地使用了“顺时针旋转多少度,逆时针旋转多少度”这样描述性的语言,搭起了从经验到理论的桥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二、让学生的活动真正活起来
  《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题时,从学生已掌握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入手,先引导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马上猜想,并对各种猜想相互质疑,既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任意挑选出几根小棒,摆成两位数,每个数位上是几就在这个数位上摆几根小棒,找出其中是3的倍数的数),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二次合作“请大家用10根以上的小棒随意摆几位数都可以,再找出3的倍数。”使新知识得到拓展延伸,使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
  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才能产生创新,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当学生掌握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便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计算方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教学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设疑:“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家都会计算了,能不能用这个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那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纸盒,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长方体纸盒,通过讨论、测量、计算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合作和探究知识的意识。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自己主动经历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感受到了表面积的意义,而且叶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学生随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活起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框架的束缚,大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一方面以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材料为凭借,另一方面要注意寻找教材可想象的空间。积极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节练习课上,教师精心设置一下问题“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围成9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很快做出两种解答:(1)(6×4-9×2)÷2(2)6×4÷2-9这时,又有一名学生想出:(3)6×2-9(想法是:正方形两条边的和等于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和宽的和。)受这种方法的启发,又有一名学生想到:(4)6-(9-6)(想法:长方形的一条长和宽是原来正方形两条边变化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9-6=3(分米),就从另一条边拉出3分米,另一条边剩下的长度6-3=3(分米)就是长方形的宽。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那种方法,评出最佳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仅实现了思维创新,更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思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突破口,促进每位学生在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感悟等一系列活动中深入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主动性;主体;主导;问题情景;分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重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以积极的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
期刊
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就能很快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活动就可以深入开展,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期刊
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不像新授课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因为有了这个课堂教学结构,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学程序。大家知道,结构的优劣决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结构就像阶梯一样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拾阶而上,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根据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应该采用如下的复习课结构。   一、
期刊
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
期刊
长期以来,数学留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初中生学习数学是脱离于生活的一种纯符号的逻辑演绎,学生怕学,甚至厌学。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怕学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而面对新课程的改革的大潮中,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已经非常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从怕学、厌学到不怕,甚至喜欢数学?
期刊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初中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实施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政策,提出了初中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已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与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这就要求做为一名教师要改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有丰富多彩的教育情感,良好的教育作风,搭起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对话的教育平台,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独特敢于创新
期刊
【摘要】 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情感,使其在愉快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直接关系到其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足,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状况。显然,小学数学教育应该着力于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让他们终身受
期刊
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之与教学的关系是如此的重要。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实际
期刊
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的效果很难尽人意。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教师虽着力进行朗读训练却往往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我以为,症结问题是教师对朗读训练不得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