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毫无疑问是眼下所有人都在谈论的热点。2008年,这个词还只是个技术圈内部讨论的专业词汇,许多严谨的科学家和计算机工程师都嘲笑这个语义有些模糊的概念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营销术语”。
5年后,他们的预言的确成真了。《纽约时报》把刚刚过去的2012年称为“大数据跨界年”—大数据从技术领域走向了大众化运用。如今,从IT到快消、医疗这样的传统行业,都在试图收集并处理大数据以作为未来商业决策的依据。而最近一个投入这场数字热潮的是设计咨询公司青蛙设计(Frog)。
“过去我们的业务重心是工业设计。而今天,更多创造价值的是软件,因此我们的工作也就越来越多变成了设计‘体验’,”青蛙设计首席创意官Mark Rolsto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想像一下,未来那些由大数据创造出来的可能性,作为一家设计公司我们必须转变面对这一新挑战。”
早在近20年前,21岁的Mark Rolston就在青蛙设计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1996年,这个从小接触计算机并学习编程语言的设计师在青蛙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媒体设计部(Digital Media Design Group)。最初这个部门仅仅做着些辅助工作,帮助工业设计部门解决和软件相关的问题,但很快青蛙发现,软件才是关键。“到1998年,青蛙设计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软件设计上,当时还有许多人质疑。但到2000年时,人人都知道软件是未来,将会是设计的首要推动力。”Mark Rolston说。
现在,大数据成了已经成为青蛙设计首席创意官的Mark Rolston寄予厚望的新引擎。
目前全世界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中产生的。每小时互联网产生的数据量足以塞满700万张DVD。但在实际应用层面,企业管理者发现,在掌握了更多数据之后,决策并没有变得更加明晰。“我认为大数据实际上全面提升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智商标准,”美国媒体公司Wetpaint的CEO Ben Elowitz这样调侃说,“IT部门承诺了种种采纳大数据策略之后的好处,但最先呈现的往往是一张昂贵的IT预算表。”
青蛙发现了这种客户需求的变化。“过去,许多企业只是一味收集信息,没人知道这些信息到底能做什么。如今所有品牌都希望对自己拥有的数据做点什么。但面对大数据,你只有问出正确的问题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青蛙设计执行创意总监Rainer Wessler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而在他近年来所接触的企业中,面对大数据最大的困惑就在于如何问出“正确问题”并且得到有效的答案。
青蛙认为自己的价值正在于此。这或许也是一个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青蛙在大数据领域并不拥有技术上的话语权,是IBM率先将这个概念引入自己对客户的营销中,建立了专门的网站,2011年还在Twitter上引入了标签“#IBMBigData”。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资源并以此为基础来开拓新服务。青蛙可能并不拥有强大的技术资源,但设计背景或许更有利于他们看到庞杂数据背后的意义并将它转化为更有说服力的实际应用场景。
2013年年初,由于合同即将到期,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发起了一个重新设计纽约公用电话亭的挑战,青蛙设计也参与其中。他们从“公用电话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究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个反问开始。“谁都知道城市的公用电话亭早就成为一个过时的摆设了。”Wessler说。
青蛙的创意是将电话亭变成一个市民或者游客同一座城市发生连结的接触点。在大数据时代,每一座城市的物理建筑上方都悬浮着一个由各类数据组成的虚拟世界,地图、交通信息、周边设施、天气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虚拟城市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我们知道计算机有几大组成部分,程序、界面、网络等等。一座城市也是如此,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就等于输入设备,大数据意味着人人都有界面随时随地连接这座虚拟城市。”Mark Rolston说。
青蛙把公用电话亭也看做虚拟城市的一个界面。它们提交了一个名为Beacon的设计方案,造型类似广告牌,拥有大屏幕,拨打电话可以用声控和手势的方式进行,除了拨打电话还可以查看本地新闻、地图、发布寻找走失宠物的公告等等;火灾、报警和出租车功能键被放置在屏幕下方醒目位置,方便使用。这个方案最终获得了评委会颁发的“最佳视觉设计奖”。2012年起,在上海、北京等地也开始了电话亭改造的类似尝试,上海目前就有4台集支付、查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信息终端,但都还在小规模试验阶段。
“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所有人都认为‘智能城市’、‘大数据’离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通过电话亭这个小小的改变,人们一下子都意识到这完全是近在咫尺可以实现的东西。”Wessler说。
类似Beacon这样有关智能城市的项目是青蛙设计近年来在大数据领域积极探索的对象。让大数据通过设计变成为城市居民提供实际服务的角色,确实是一个体现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切入口。
近期青蛙设计在上海举办的关于“重新思考大数据”的演讲中,Wessler还提到了另外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灵感来自于一个开放数据库而引发创新的经典案例—GPS。数十年前,美国政府开放了原本用于军方的全球定位系统,此后衍生出了许多领域的创新。
青蛙从位于常德路800号的上海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开放计划。Jussi Edlund是青蛙设计上海的创意副总监。他最近每天都忙着在办公室里安装传感器并且测试它们的效果。这个名叫Open Studio API的项目实际上是青蛙内部的一个有关大数据应用的实验,没人知道它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未来智能城市远景的微缩版。 起初Rainer Wessler只是爬到办公室旁边的楼顶,拍了一张全景照片放到网站上。随后,Edlund就和同事一起开始在各处安装传感器来收集包括水、电、垃圾箱、温度计等各项数据。在这个目前仅对内部员工开放的网站能查看到关于所在社区的许多数据,并且每天都在增加。现在Edlund正在为这个实验设计一个iPhone应用程序,供内部员工下载使用。“你能看到当数据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累积而人们拥有途径去使用它的时候,它对于每一个人的行为有多大的影响力,”Wessler说,“即便只是随手关灯、离开时关闭电脑这些小细节。”
类似运用传感器和大数据的理念改善用户体验的方法在青蛙已经开始了商业化的尝试。2012年,由青蛙为DHL旗下的一家创新型物流公司Agheera设计的操作界面Pulse上线。同传统的物流追踪网站相比,Pulse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追踪包裹到了哪里的网页而已。青蛙发现物流业使用的主要跟踪工具传感器可以搜集一个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许多数据,但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用户最关心的有关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这些细节都没有得到体现。
因此,青蛙的设计师们希望设计一个智能数据集,能在适当的时间向用户提供他们最想了解的数据,包括货品所在地的温度、湿度、货物装箱的情况、船舶的航向等等。Pulse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个能自我学习的数据分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实时查看任意物流数据,而大量跟踪数据的处理学习反过来也会让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此外,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Agheera还可以出售这些原始数据和分析;Pulse还自带软件开发工具包和开放的API端口,可以通过第三方研发配套应用程序扩展销售。用户可以通过Moogli手机应用,将任何iOS或者安卓系统的手机变成一个强大的追踪器。这个项目耗时16个月,由青蛙设计的6个工作室、4个跨学科团队、42名员工共同完成。
通过类似Open Studio API、Pulse这样的新项目,青蛙正在把这种对大数据的实践推广到各个部门中去。“未来,可以肯定的是,设计师需要具备用数据进行设计的能力。这个能力并非与生俱来,Open Studio API这个项目就是非常好的训练。”Edlund说。
即便在最传统的工业设计和消费者调研领域,大数据也带来了革新。大数据意味着人人都是数据的提供和使用者,这让可穿戴设备成了未来设计的热点。青蛙的设计师们也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尝试。为了应对最近热议的空气质量问题,青蛙设计上海团队制作了一个带有空气质量感应器的口罩,通过和iPhone应用程序连接就可以实时了解你所在的地方的空气质量指数。而在由焦点小组访谈、问卷等传统方法占主导地位的调研领域,青蛙的调研员们也有了越来越多基于大数据的新方法。
当然,Mark Rolston承认如今包括青蛙在内,所有人对于大数据都还处于学习探索的阶段,就像1980年代的触摸屏技术一样。但他建议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每一年它都在变得更好。你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想象力。这类设备的识别精度,准确度和运算能力都在提高,每天由大量用户带来的上万次使用,会积累成惊人的结果。这就是商用化的前景。”Rolst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5年后,他们的预言的确成真了。《纽约时报》把刚刚过去的2012年称为“大数据跨界年”—大数据从技术领域走向了大众化运用。如今,从IT到快消、医疗这样的传统行业,都在试图收集并处理大数据以作为未来商业决策的依据。而最近一个投入这场数字热潮的是设计咨询公司青蛙设计(Frog)。
“过去我们的业务重心是工业设计。而今天,更多创造价值的是软件,因此我们的工作也就越来越多变成了设计‘体验’,”青蛙设计首席创意官Mark Rolsto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想像一下,未来那些由大数据创造出来的可能性,作为一家设计公司我们必须转变面对这一新挑战。”
早在近20年前,21岁的Mark Rolston就在青蛙设计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1996年,这个从小接触计算机并学习编程语言的设计师在青蛙创立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媒体设计部(Digital Media Design Group)。最初这个部门仅仅做着些辅助工作,帮助工业设计部门解决和软件相关的问题,但很快青蛙发现,软件才是关键。“到1998年,青蛙设计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软件设计上,当时还有许多人质疑。但到2000年时,人人都知道软件是未来,将会是设计的首要推动力。”Mark Rolston说。
现在,大数据成了已经成为青蛙设计首席创意官的Mark Rolston寄予厚望的新引擎。
目前全世界90%的数据都是在过去两年中产生的。每小时互联网产生的数据量足以塞满700万张DVD。但在实际应用层面,企业管理者发现,在掌握了更多数据之后,决策并没有变得更加明晰。“我认为大数据实际上全面提升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智商标准,”美国媒体公司Wetpaint的CEO Ben Elowitz这样调侃说,“IT部门承诺了种种采纳大数据策略之后的好处,但最先呈现的往往是一张昂贵的IT预算表。”
青蛙发现了这种客户需求的变化。“过去,许多企业只是一味收集信息,没人知道这些信息到底能做什么。如今所有品牌都希望对自己拥有的数据做点什么。但面对大数据,你只有问出正确的问题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青蛙设计执行创意总监Rainer Wessler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而在他近年来所接触的企业中,面对大数据最大的困惑就在于如何问出“正确问题”并且得到有效的答案。
青蛙认为自己的价值正在于此。这或许也是一个权衡利弊之后的结果。青蛙在大数据领域并不拥有技术上的话语权,是IBM率先将这个概念引入自己对客户的营销中,建立了专门的网站,2011年还在Twitter上引入了标签“#IBMBigData”。Google和Facebook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拥有自己的数据库资源并以此为基础来开拓新服务。青蛙可能并不拥有强大的技术资源,但设计背景或许更有利于他们看到庞杂数据背后的意义并将它转化为更有说服力的实际应用场景。
2013年年初,由于合同即将到期,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发起了一个重新设计纽约公用电话亭的挑战,青蛙设计也参与其中。他们从“公用电话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究竟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个反问开始。“谁都知道城市的公用电话亭早就成为一个过时的摆设了。”Wessler说。
青蛙的创意是将电话亭变成一个市民或者游客同一座城市发生连结的接触点。在大数据时代,每一座城市的物理建筑上方都悬浮着一个由各类数据组成的虚拟世界,地图、交通信息、周边设施、天气等等。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个虚拟城市就好比一个巨大的计算机。“我们知道计算机有几大组成部分,程序、界面、网络等等。一座城市也是如此,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就等于输入设备,大数据意味着人人都有界面随时随地连接这座虚拟城市。”Mark Rolston说。
青蛙把公用电话亭也看做虚拟城市的一个界面。它们提交了一个名为Beacon的设计方案,造型类似广告牌,拥有大屏幕,拨打电话可以用声控和手势的方式进行,除了拨打电话还可以查看本地新闻、地图、发布寻找走失宠物的公告等等;火灾、报警和出租车功能键被放置在屏幕下方醒目位置,方便使用。这个方案最终获得了评委会颁发的“最佳视觉设计奖”。2012年起,在上海、北京等地也开始了电话亭改造的类似尝试,上海目前就有4台集支付、查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信息终端,但都还在小规模试验阶段。
“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所有人都认为‘智能城市’、‘大数据’离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通过电话亭这个小小的改变,人们一下子都意识到这完全是近在咫尺可以实现的东西。”Wessler说。
类似Beacon这样有关智能城市的项目是青蛙设计近年来在大数据领域积极探索的对象。让大数据通过设计变成为城市居民提供实际服务的角色,确实是一个体现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切入口。
近期青蛙设计在上海举办的关于“重新思考大数据”的演讲中,Wessler还提到了另外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灵感来自于一个开放数据库而引发创新的经典案例—GPS。数十年前,美国政府开放了原本用于军方的全球定位系统,此后衍生出了许多领域的创新。
青蛙从位于常德路800号的上海办公室开始了自己的开放计划。Jussi Edlund是青蛙设计上海的创意副总监。他最近每天都忙着在办公室里安装传感器并且测试它们的效果。这个名叫Open Studio API的项目实际上是青蛙内部的一个有关大数据应用的实验,没人知道它究竟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未来智能城市远景的微缩版。 起初Rainer Wessler只是爬到办公室旁边的楼顶,拍了一张全景照片放到网站上。随后,Edlund就和同事一起开始在各处安装传感器来收集包括水、电、垃圾箱、温度计等各项数据。在这个目前仅对内部员工开放的网站能查看到关于所在社区的许多数据,并且每天都在增加。现在Edlund正在为这个实验设计一个iPhone应用程序,供内部员工下载使用。“你能看到当数据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累积而人们拥有途径去使用它的时候,它对于每一个人的行为有多大的影响力,”Wessler说,“即便只是随手关灯、离开时关闭电脑这些小细节。”
类似运用传感器和大数据的理念改善用户体验的方法在青蛙已经开始了商业化的尝试。2012年,由青蛙为DHL旗下的一家创新型物流公司Agheera设计的操作界面Pulse上线。同传统的物流追踪网站相比,Pulse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仅仅是一个追踪包裹到了哪里的网页而已。青蛙发现物流业使用的主要跟踪工具传感器可以搜集一个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许多数据,但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用户最关心的有关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这些细节都没有得到体现。
因此,青蛙的设计师们希望设计一个智能数据集,能在适当的时间向用户提供他们最想了解的数据,包括货品所在地的温度、湿度、货物装箱的情况、船舶的航向等等。Pulse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个能自我学习的数据分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云端服务器实时查看任意物流数据,而大量跟踪数据的处理学习反过来也会让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此外,在客户允许的前提下,Agheera还可以出售这些原始数据和分析;Pulse还自带软件开发工具包和开放的API端口,可以通过第三方研发配套应用程序扩展销售。用户可以通过Moogli手机应用,将任何iOS或者安卓系统的手机变成一个强大的追踪器。这个项目耗时16个月,由青蛙设计的6个工作室、4个跨学科团队、42名员工共同完成。
通过类似Open Studio API、Pulse这样的新项目,青蛙正在把这种对大数据的实践推广到各个部门中去。“未来,可以肯定的是,设计师需要具备用数据进行设计的能力。这个能力并非与生俱来,Open Studio API这个项目就是非常好的训练。”Edlund说。
即便在最传统的工业设计和消费者调研领域,大数据也带来了革新。大数据意味着人人都是数据的提供和使用者,这让可穿戴设备成了未来设计的热点。青蛙的设计师们也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尝试。为了应对最近热议的空气质量问题,青蛙设计上海团队制作了一个带有空气质量感应器的口罩,通过和iPhone应用程序连接就可以实时了解你所在的地方的空气质量指数。而在由焦点小组访谈、问卷等传统方法占主导地位的调研领域,青蛙的调研员们也有了越来越多基于大数据的新方法。
当然,Mark Rolston承认如今包括青蛙在内,所有人对于大数据都还处于学习探索的阶段,就像1980年代的触摸屏技术一样。但他建议人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每一年它都在变得更好。你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想象力。这类设备的识别精度,准确度和运算能力都在提高,每天由大量用户带来的上万次使用,会积累成惊人的结果。这就是商用化的前景。”Rolsto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