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优质护理在胸痹心痛发作期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对于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联合的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共86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为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以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积分、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观察结果。结果  试验组应用效果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胸痹心痛发作期;穴位贴敷;中医优质护理;应用效果;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105-03
  胸痹心痛也称之为心痛病,主要是因正气亏虚、气滞、寒凝、痰浊、瘀血导致心脉痹阻不畅,以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便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1]。从中医辨证理论来看,胸痹心痛发作期可分为两个证型,即气滞血瘀证和寒凝血瘀证,临床应以扶正祛邪、疏通经络、温阳散寒、调和气血为干预原则,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预后[2]。穴位贴敷是基于中医经络学与辨证论治理论的一种干预方法,主要是在相应穴位贴敷药物,进而对穴位进行持续刺激,不断对全身经络产生作用,以此达到扶正祛邪、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现以2020年2月~2021年2月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联合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43例,女性20例,男性23例,年龄范围40~83岁,平均(58.67±3.89)岁;病程范围2~10年,平均(6.12±1.05)年。试验组患者43例,女性19例,男性24例,年龄范围40~84岁,平均(58.19±3.37)岁;病程范围2~10年,平均(6.21±1.01)年。针对两组研究对象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胸痹心痛发作期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③无药物过敏史;④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②合并重要器官严重病变;③心痛缓解期;④中途退出研究,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即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告知医生,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試验组患者联合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主要内容有①穴位贴敷:取患者内关穴、神门穴、通里穴、心俞穴、膻中穴等穴位进行药物贴敷,药物选用桂枝、川芎、丹参、瓜萎。将药物打磨成粉,用温开水调匀,取2~3 g贴敷在穴位上,1次/d,4 h/次。②辨证施护:对于胸痛、胸闷患者,应对胸痛性质、部位、诱发因素、持续时间等情况予以严密观察,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出汗肢冷、胸痛加剧),马上告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在发作时,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必要时予以吸氧。此外,遵照医嘱服用速效救心丸或者麝香保心丸,必要时服用硝酸甘油。针对气短、心悸患者,应对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唇色等情况予以严密观察,并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穴位贴敷,取穴为太溪穴、膻中穴、复溜穴、关元穴、气海穴、足三里穴等。对于便秘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2~3次/d,15~20 min/次,晨起喝200~300 mL温开水,于15 min内分次频饮。若患者为实热性便秘,将大黄贴敷于支沟穴、次髎穴、上髎穴、足三里穴等;若患者为虚寒性便秘,将葱贴敷于天枢穴、上巨虚穴等。③饮食护理:对于气滞血瘀患者,饮食应以山药、木耳、桃仁、山楂、白萝卜等行气活血的食物为主,减少豆浆、红薯等壅阻气机食物的摄入。对于寒凝血瘀患者,饮食应以桃仁、山楂、羊肉、大蒜、韭菜、荔枝、龙眼肉、干姜等活血通络、温阳散寒的食物为主,减少苦瓜等寒凉、生冷食物的摄入。
  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个月。
  1.4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未限制活动,疼痛消失,评定为显效;患者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下楼梯存在不适,压痛点减少,评定为有效;患者未达到以上要求,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症状积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以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便秘症状为指标,0分为无症状,2分为轻度症状,4分为中度症状,6分为重度症状,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分值范围0~10分,评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疼痛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对比观察结果。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录入本文数据,计数资料[n(%)]与计量资料(x±s)分别采用χ2与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应用效果比较
  针对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针对胸痛、胸闷、气短、心悸、便秘症状,两组干预前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干预后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比较
  试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胸痹心痛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病因为正气亏虚、气滞、痰浊、寒凝、瘀血导致的心脉痹阻不畅,主要症状为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同时伴有气短、心悸等症状,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喘促等症状,一般是由寒冷、饱餐、劳累、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也可在安静或者无明显诱因状况下发作。在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为了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预后,还要加强相应护理措施的应用,以此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在中医干预里,穴位贴敷是一种常用方法,主要是将药材磨成粉末,用水、蛋清等调成糊状,贴敷于穴位,以此直接刺激穴位,促进皮肤吸收药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4]。在穴位贴敷中选用桂枝、川芎、丹参、瓜蒌,能够充分发挥化痰散结、疏通胸中气血的功效。其中桂枝作用为蠲痹止痛、温经通络;川芎作用为解郁;丹参作用为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瓜蒌作用为化痰散结[5]。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上述四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充分达到平调寒热的目的,以此缓解患者症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6-7]。与此同时,在中医优质护理中,通过辨证施护的应用,能够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恰当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症状;通过饮食护理的应用,可以针对患者证型,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不仅可以增强患者体质,加快患者病情康复,还可以确保患者身体营养均衡,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8-9]。本文研究显示:在应用效果、症状积分、疼痛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与有关文献[10-11]的报道十分相似,由此可以看出,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应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优质护理的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还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综上所述,通过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的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洪英,宋润娣.胸痹心痛病患者的中醫心脏康复护理意义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4):131-132,144.
  [2]丁慧鑫,于春光,张春花,等.中医时间护理学应用于胸痹心痛中医护理的前景[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6):2085-2088.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4]王艳,李俊,吕荣德,等.基于中医时间医学的特色护理干预对胸痹心痛患者证候改善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3):179-182,190.
  [5]宋爽.中医护理结合热敏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4):139-141.
  [6]陈琳,钟佳,刘开英.穴位贴敷治疗胸痹选穴及用药规律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2(3):54-58.
  [7]于游.中药胸痹汤1号联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5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9):139-141.
  [8]帅佳丽,何石燃,陈佳敏.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胸痹贴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干预价值[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4):64-65.
  [9]张楠.中医适宜技术对胸痹心痛患者疾病认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21):153-155.
  [10]张楠.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胸痹心痛患者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20):3287-3289.
  [11]陈琳,龙丽,钟佳,等.穴位贴敷在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9):51-53.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发展,无人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战场中,能够在通信链路中继、高空侦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对无人机的指挥控制极度依赖通信链路,因此提高无人机数据链的抗干扰能力成为关键,通过分析战场电磁环境和现有的抗干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自适应跳频抗干扰技术,经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室仿真分析,该技术能提高无人机通信链路的抗干扰能力。
热疗是一种利用人为诱导发热生物学效应的抗肿瘤治疗方法,其通过联合放化疗来增强机体抗肿瘤的疗效已被多项研究证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热疗可以通过导致热休克蛋白(HSP)水平升高来促使抗原呈递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和呈递;诱导T细胞的增殖、分化并向肿瘤组织转移和浸润;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多方面免疫效应来提高抗肿瘤疗效。本文总结了热疗和HSP对肿瘤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影响,旨在为热疗临床及基础相关研究提供指导。
摘 要:目的 研究骨科老年患者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骨科于2018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136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各68例。對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39分为非常满意;评分25~39分为基本满意;评分50分,即判断为焦虑症状,S
摘 要:目的 探究手法闭合性复位联合微创掌侧桡侧腕屈肌入路手术康复治疗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术后康复情况、肿胀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58例创伤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79例仅行微创掌侧桡侧腕屈肌入路手术,观察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法闭合性复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肿胀程度。结果 观察
摘 要: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联合福辛普利在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福辛普利)和研究组(福辛普利和前列地尔),各55例。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40%,可以停止用药。有效:用药后患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