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西部地方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了创新创业管理保证体系。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保证体系
【基金项目】四川理工学院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G-1612和JG-18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2
在文[1]里,根据西部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基于EDC-CDIO理念,我们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围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着力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并建立健全富有国防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为了健全创新创业管理保证体系,我们践行了下述举措。
一、建立电子信息学院校企合作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本着“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原则,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导向目标,尊重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不同利益诉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一系列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权、利”关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根据专业实际,寻求对口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信息资源库,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站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多方位合作。
二、搭建“两个”平台,实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首先是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创业实习,助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学校以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获得信息,企业也从中了解学学生学习状况使校企联系得到加强,促使双方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培养达到新高度。
其次是建立校企协同育人联络员队伍。校企协同育人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联络队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搭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新基地。
三、引入嵌入式课程评估体系
为了达到预期学习成果,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嵌入式课程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把教学评价结果性评价转向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过程性评价,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评估环节,评价的依据来源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包括每一个单元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既考核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又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过程和结果、还考核学生态度养成的过程和结果,变“有形”的、时间界限明确的结果性考核为“无形”的、没有时间限制的过程考核,从而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此外,在过程评价中发现的尚未达成的预期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评估环节或专门的跟进措施得到弥补。具体步骤如下:
1.预先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
2.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评估:知识掌握的评估、能力发展的评估、素质发展的评估;
3.评估资料:作业、设计、模拟活动、实习、考核/考试;
4.评估主体:采用“教师、企业”相结合的双元评价方式。
5.评估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嵌入式课程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四、筹建创新创业基金,推进“全方位”创业孵化
通过校政携手,为学生创业争取政策支持。依托知名校友,协同育人的创业公社、知名企业、专业风投机构等资源,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整合学校专项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建立学校创新创业基金,逐步形成多点支撑、互为依托的创业生态链,营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的创业生态环境,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成为现实。
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学分互认、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制度,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为有潜质的创新创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学院教务部门启动弹性学籍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可放宽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表现纳入优秀专科毕业生的评选依据。
通过近三年来的不断改革,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创新创业取得良好成绩。信计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如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浙江齐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IT企业。
参考文献
[1]兰恒友,黎克麟,柏宏斌,刘自山.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建设.理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2010,12.
[2]兰恒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精品课程建設,论四川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M].431-434(2009年12月).
[3]兰恒友,张金山,苏跃兵.浅谈新工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J].待发表.
作者简介:张金山(1975-),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保证体系
【基金项目】四川理工学院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G-1612和JG-18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2
在文[1]里,根据西部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基于EDC-CDIO理念,我们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对接、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围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着力于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并建立健全富有国防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为了健全创新创业管理保证体系,我们践行了下述举措。
一、建立电子信息学院校企合作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本着“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动共赢”的原则,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导向目标,尊重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不同利益诉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建立一系列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权、利”关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根据专业实际,寻求对口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信息资源库,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站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多方位合作。
二、搭建“两个”平台,实现校企合作长效运行
首先是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由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组成,主要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岗位能力和制订校企合作教学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的全过程,协助安排学生创业实习,助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学校以指导委员会为纽带,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获得信息,企业也从中了解学学生学习状况使校企联系得到加强,促使双方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培养达到新高度。
其次是建立校企协同育人联络员队伍。校企协同育人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培养模式,联络队伍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可选派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加强与企业合作企业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搭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新基地。
三、引入嵌入式课程评估体系
为了达到预期学习成果,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嵌入式课程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把教学评价结果性评价转向每一个教学单元的过程性评价,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评估环节,评价的依据来源于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包括每一个单元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外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既考核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又考核学生技能掌握的过程和结果、还考核学生态度养成的过程和结果,变“有形”的、时间界限明确的结果性考核为“无形”的、没有时间限制的过程考核,从而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持续动力。此外,在过程评价中发现的尚未达成的预期学习成果,教师可以通过评估环节或专门的跟进措施得到弥补。具体步骤如下:
1.预先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评估内容、评估方法;
2.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评估:知识掌握的评估、能力发展的评估、素质发展的评估;
3.评估资料:作业、设计、模拟活动、实习、考核/考试;
4.评估主体:采用“教师、企业”相结合的双元评价方式。
5.评估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嵌入式课程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四、筹建创新创业基金,推进“全方位”创业孵化
通过校政携手,为学生创业争取政策支持。依托知名校友,协同育人的创业公社、知名企业、专业风投机构等资源,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整合学校专项财政和社会资金,支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建立学校创新创业基金,逐步形成多点支撑、互为依托的创业生态链,营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协作的创业生态环境,让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成为现实。
出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学分互认、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制度,以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为有潜质的创新创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学院教务部门启动弹性学籍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创业的学生可放宽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把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表现纳入优秀专科毕业生的评选依据。
通过近三年来的不断改革,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创新创业取得良好成绩。信计专业学生高质量就业,如北京优才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思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浙江齐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等IT企业。
参考文献
[1]兰恒友,黎克麟,柏宏斌,刘自山.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建设.理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2010,12.
[2]兰恒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精品课程建設,论四川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M].431-434(2009年12月).
[3]兰恒友,张金山,苏跃兵.浅谈新工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J].待发表.
作者简介:张金山(1975-),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