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米品种长单512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外引系P138为母本,自选系Wm04为父本杂交育成。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玉米品种;长单51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品种长单512由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2000年以外引系P138为母本,自选系Wm04为父本杂交育成。P138引自中国农业大学,WM04选自5005×丹341。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登记)编号:吉审玉2006046。长单512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活杆成熟,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经济性状优良,外观品质佳,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的玉米品种,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种子性状 种子橘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3 g。
1.2 生育日数 在吉林省出苗至成熟136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需≥10℃活动积温2 880℃·d。
1.3 植株性状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高282 cm,穗位125 cm,成株叶片21片,花药粉色,花丝紫色。
1.4 果穗性状 果穗长筒型,穗长18.7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244.5 g,出籽率83.5%。
1.5 籽粒性状 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5 g,容重762 g/L。
1.6 品质分析 籽粒含粗蛋白质11.95%,粗脂肪4.91%,粗淀粉71.73%,赖氨酸0.32%。
1.7 抗逆性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吉林农大学院2004—2005年人工接种鉴定:长单512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
2 产量表现
2003年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0 894.1 kg,比对照新铁10增产26.4%;2004-2005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427.2 kg,比对照新铁10、登海9平均增产10.7%;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 048.2 kg,比对照登海9增产6.0%。
3 配套栽培技术
长单512适宜在吉林省玉米晚熟区种植,其栽培要点如下:
3.1 选地与整地
3.1.1 选地 种植该品种要选择土壤条件好,水肥条件优越的地块。
3.1.2 整地 结合该品种特点和吉林省气候条件,提倡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秋翻或打秋垄整地,提倡使用大型机械旋耕整地,而后及时整平耙细镇压保墒,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对于未能及时进行秋翻的地块,要在早春及时进行整地。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土壤解冻深度达15 cm左右时,破原垄成新垄,并及时镇压进行保墒处理。整地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的出苗情况,因此整地是农民夺取高产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3.2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3.2.1 种子的选择 在播种前要选择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种子,特别是种子纯度和种子的发芽率,两项指标都要在98%以上。
3.2.2 种子的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手选,要去掉破损粒。而后进行晒种,晒种地点要选择干燥向阳的地方,晒种时间在2~3天,每天翻动4~5次,日落前收回,这样能充分保证晾晒效果。通过晾晒,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势;最后是对是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将晾晒后的玉米种子放在水泥地上,摇动药瓶使药均匀,按照种衣剂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将种衣剂倒在种子上,边倒边翻动种子,直至搅拌均匀。也可以把种子放在塑料布上,一人将适量的种衣剂倒在种子上,另外两人各执塑料布一端,来回摇动种子,直至种子着色均匀。还可用手摇拌种机进行包衣。
3.3 适时播种 玉米品种长单512在长春地区一般播种期在4月下旬播种,具体视当时的气温和土壤墒情而定。在气温稳定通过10℃,土壤宜耕层含水量达到50%以上时墒情最为适合。具体播种时机,要根据土壤墒情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因为该品种播期较早,所以要适时抢墒播种。注意,播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种后要及时进行镇压,确保一次出全苗。
3.4 栽培密度 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清种公顷保苗5.0万株,间种公顷保苗5.5万株。
3.5 科学施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农家肥与化肥配施。
3.5.1 底肥 播种前按每公顷准备农家肥50立方、二胺200千克作底肥,180千克钾肥,结合深翻将底肥埋入耕层中。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分层施肥,这样更有利于作物对肥料的吸收。
3.5.2 追肥 植株长到大约在8片叶左右时,按每公顷刨坑追施尿素400千克。
3.5.3 “一炮轰”施肥方法 “一炮轰”施肥法大都采用高效复合肥料,每公顷用量在800千克左右。这种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力,劳动成本低,作物前期长势茂盛。缺点是肥料容易流失,利用率低。无论哪种施肥方法,一定要种肥隔离,坚决要把种子控制在底肥和种肥8 cm以上距离,防止肥料烧苗。
3.6 病虫害的防治 适当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以及适时防治玉米螟。
3.6.1 地下害蟲的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是包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秋后深翻土地、种子包衣、撒埋药土、喷施药剂等。撒埋药土具体是每公顷用1.5~2千克辛硫磷拌细土450~500千克,在垄侧开沟撒埋。喷施药剂具体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防治适期内喷洒地面。
3.6.2 玉米螟的防治 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也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田间使用赤眼蜂。物理防治主要是使用高压汞灯诱杀虫源。
3.7 适时收获 一般在完熟后收获,最佳收获期在严霜后5~7天左右,没有严霜年份,应在10月15日前收获。适当延迟收获,可以提高产量和粮食品质。
关键词:玉米品种;长单51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玉米品种长单512由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2000年以外引系P138为母本,自选系Wm04为父本杂交育成。P138引自中国农业大学,WM04选自5005×丹341。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登记)编号:吉审玉2006046。长单512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活杆成熟,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经济性状优良,外观品质佳,是一个综合性状好,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的玉米品种,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1 主要特征特性
1.1 种子性状 种子橘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3 g。
1.2 生育日数 在吉林省出苗至成熟136天,属晚熟玉米杂交种,需≥10℃活动积温2 880℃·d。
1.3 植株性状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高282 cm,穗位125 cm,成株叶片21片,花药粉色,花丝紫色。
1.4 果穗性状 果穗长筒型,穗长18.7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单穗粒重244.5 g,出籽率83.5%。
1.5 籽粒性状 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5 g,容重762 g/L。
1.6 品质分析 籽粒含粗蛋白质11.95%,粗脂肪4.91%,粗淀粉71.73%,赖氨酸0.32%。
1.7 抗逆性 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吉林农大学院2004—2005年人工接种鉴定:长单512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
2 产量表现
2003年吉林省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10 894.1 kg,比对照新铁10增产26.4%;2004-2005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427.2 kg,比对照新铁10、登海9平均增产10.7%;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8 048.2 kg,比对照登海9增产6.0%。
3 配套栽培技术
长单512适宜在吉林省玉米晚熟区种植,其栽培要点如下:
3.1 选地与整地
3.1.1 选地 种植该品种要选择土壤条件好,水肥条件优越的地块。
3.1.2 整地 结合该品种特点和吉林省气候条件,提倡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秋翻或打秋垄整地,提倡使用大型机械旋耕整地,而后及时整平耙细镇压保墒,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对于未能及时进行秋翻的地块,要在早春及时进行整地。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土壤解冻深度达15 cm左右时,破原垄成新垄,并及时镇压进行保墒处理。整地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的出苗情况,因此整地是农民夺取高产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3.2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3.2.1 种子的选择 在播种前要选择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种子,特别是种子纯度和种子的发芽率,两项指标都要在98%以上。
3.2.2 种子的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手选,要去掉破损粒。而后进行晒种,晒种地点要选择干燥向阳的地方,晒种时间在2~3天,每天翻动4~5次,日落前收回,这样能充分保证晾晒效果。通过晾晒,可以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发芽势;最后是对是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将晾晒后的玉米种子放在水泥地上,摇动药瓶使药均匀,按照种衣剂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将种衣剂倒在种子上,边倒边翻动种子,直至搅拌均匀。也可以把种子放在塑料布上,一人将适量的种衣剂倒在种子上,另外两人各执塑料布一端,来回摇动种子,直至种子着色均匀。还可用手摇拌种机进行包衣。
3.3 适时播种 玉米品种长单512在长春地区一般播种期在4月下旬播种,具体视当时的气温和土壤墒情而定。在气温稳定通过10℃,土壤宜耕层含水量达到50%以上时墒情最为适合。具体播种时机,要根据土壤墒情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因为该品种播期较早,所以要适时抢墒播种。注意,播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种后要及时进行镇压,确保一次出全苗。
3.4 栽培密度 该品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清种公顷保苗5.0万株,间种公顷保苗5.5万株。
3.5 科学施肥 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农家肥与化肥配施。
3.5.1 底肥 播种前按每公顷准备农家肥50立方、二胺200千克作底肥,180千克钾肥,结合深翻将底肥埋入耕层中。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分层施肥,这样更有利于作物对肥料的吸收。
3.5.2 追肥 植株长到大约在8片叶左右时,按每公顷刨坑追施尿素400千克。
3.5.3 “一炮轰”施肥方法 “一炮轰”施肥法大都采用高效复合肥料,每公顷用量在800千克左右。这种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力,劳动成本低,作物前期长势茂盛。缺点是肥料容易流失,利用率低。无论哪种施肥方法,一定要种肥隔离,坚决要把种子控制在底肥和种肥8 cm以上距离,防止肥料烧苗。
3.6 病虫害的防治 适当注意地下害虫的防治以及适时防治玉米螟。
3.6.1 地下害蟲的防治 地下害虫主要是包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秋后深翻土地、种子包衣、撒埋药土、喷施药剂等。撒埋药土具体是每公顷用1.5~2千克辛硫磷拌细土450~500千克,在垄侧开沟撒埋。喷施药剂具体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防治适期内喷洒地面。
3.6.2 玉米螟的防治 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也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生物防治主要是田间使用赤眼蜂。物理防治主要是使用高压汞灯诱杀虫源。
3.7 适时收获 一般在完熟后收获,最佳收获期在严霜后5~7天左右,没有严霜年份,应在10月15日前收获。适当延迟收获,可以提高产量和粮食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