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89岁高龄的曹越华,1918年9月18日出生在川东一个书香门第,乳名月华,因为当晚正是农历8月15日,一轮中秋皓月高挂星空,月色特别的亮,月圆特别的圆。这一天预示着曹越华与生俱来与圆结缘,而他呱呱落地那天的数字,本身也带有圆周循环的特征。没想到,他的人生真的以球相圆,一踢就是77年,与“足球世界杯”起源同年。
起脚扬名
童年,曹越华在乡下与大多数男孩一样,具有庄稼人憨厚、老实的禀性,不同的是腼腆内向的他情有独钟于女孩子们专利的游戏一踢毽。不久,他从众多女孩中脱颖而出,能双脚左右开弓、前后挑钩,一次能连续踢上几百个。“一脚一毽,从不踢空”,踢毽除了练就他一双娴熟、细腻的脚法,还磨砺出他对待小事大事认真严谨的性格。
稍长,他进城来到父亲教书的川东师范学校,就读附小,正式开始了他的足球生涯。那时他才12岁,踢的是“永”字牌的小皮球,形状与古代的“蹴鞠”差不多,比赛采用7人制。
“我是校队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曹越华都一直拥有并保持着这一校园球场中学生们的最高荣誉。
进入市立初级中学(今重庆一中)后,他担任了足球中锋,六个寒暑假都是在足球场上度过的。学校在两路口,地址就是后来的大田湾体育场,球场就是现在的跳伞塔处。
30年代初,重庆早就开埠通商,沿江码头驻扎了外国军舰,绝大多数英法水兵都会踢球,于是黄皮肤、黑眼睛与这些白夷人、蓝眸子摆开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开球前,交战双方围成一个圆,一方队长喊“Three cheers”(三呼欢乐),继而举手又喊“Happy”(快乐),其队员紧跟着振臂高呼“Play”(踢球),交替三遍,然后对方也同此回呼进行。虽然外国水兵人高马大,曹越华们无法与他们粗鲁冲撞,但依靠敏捷灵活,结果居然是胜多负少。
1935年,初中毕业后的他跨入了重庆求精中学的大门,成为该校杨光廷、龚国恩、蓝云禄、杨正帆等“足球大王”后的又一中锋,除继续与英法水兵抗衡外,也时常和兄弟学校校队较量。那时,曹越华的偶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师长范绍增(川军爱国名将、民间称“傻儿师长”)组建的“四师足球队”,这个队云集了全国众多名将和球星,如著名中锋许文奎,右锋曹秋亭等人。曹越华常去看他们踢球,对反应极快的中锋许文奎更是无比崇拜。许有一绝招,类似后来世界球王贝利的“倒钩”,曹越华不胜羡慕,常常摸仿。
1938年,曹越华以英语见长考上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抗战迁渝),投入了曾有“亚洲球王”李惠堂任名誉教练、先后获江南八大学足球联赛冠军、中华足球运动会甲组冠军的复旦大学足球队,仍是中锋。那年他刚好20岁,但已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足球队员了。
有两场比赛让曹越华名扬一时。1939年12月23日,那天正是民族復兴节,天空一片晴朗。重庆大学足球队挑战复旦主场。复旦大学师生全部出动,过江助威。只见球场四圈看台上密密匝匝,人头攒动,逾过四千。上半场,双方均无破门。距终场不及二十分钟时,校队渐渐掌握了主动权,张其镛坐镇中原指挥若定,刘祖儒统帅三军直捣黄龙,大举兵力,攻敌阵薄弱之处,使重大腹地险象环生。瞬间,右翼得一球传到中央,正落在曹越华脚前,曹越华猝然起脚猛射,正中核心,校队终以1比0告胜。
1940年2月的一天,校队受重庆大学足球队之邀,前往沙坪坝重庆大学客场回访再战。曹越华又在下半场临终时踢进一球,再以1比0胜重大足球队。曹越华在绿茵场上的“梅开两度”传为美谈佳话,载入当年的校史报刊。
这时候的曹越华,学业与球技都达到了人生的鼎盛时期。
君子好“球”
1943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来校征英语译员,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推荐曹越华应聘,第二天他就坐军用飞机去了昆明。在春城,曹越华先在设立于东郊干海子地区炮校担任美国盟军的翻译工作,1944年7月底调往缅甸,8月4日参加了著名的收复“密支那”的战斗。胜利后,军队继续向南推进,他担任新1军新30师师部翻译室中校主任。
不能踢球了,但曹越华每天早晨仍要坚持锻炼,无论随部队开拔到哪里,有条件就跑步,无条件便原地做体操,活动筋骨,疏通血脉。否则,心里就堵得慌,一天都不舒服。
在战场上,曹越华还巧遇了中印缅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将军,两人还有一段关于足球的对话。9月下旬的一天,曹越华随同师长唐守智会见了由军长孙立人陪同前来阵地视察的史迪威将军,并担任翻译。史迪威将军说自己从小爱好体育运动,17岁考入美国西点军事学校,荣获过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称号。“战争与足球都具有智慧较量、力量对比的因素,但战争毕竞不是足球,它是以人的生命为资本进行运作,可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呀!“将军说。曹越华听后异常兴奋:“将军,我也是一个学生时代起就酷爱足球的运动员,从小学到目前就读的复旦大学一直是学校足球队的中锋,此时深能领悟您这番话的精髓。”史迪威将军听后十分诙谐地说“好啊,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也算是知音了,那么眼前就要学会在战争中‘运球’,去争取‘破门’的胜利。”一席话留在了曹越华一生的记忆里。
1946年,从前线回到重庆后,曹越华加盟了囊括山城精英、久负盛名的东平足球队,其队友清朝王族的后裔鄂伯尔称誉“陪都钢门”,后来曾担任新中国国家足球队的第一任守门员。
解放后,曹越华作为重庆市足球代表队的队员参加了1952年迎战八一足球队来渝巡赛,1955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足球锦标赛,1958年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二届运动会,四川省足球运动会。在这一系列重大的赛事里,年当40岁的曹越华仍然屡屡上阵拼杀,以当代来讲,只有马特乌斯、维尔乔沃德能比了。这段时期,曹越华荣获了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的称号。
曹越华信奉“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条真理,年纪渐长,却锻炼不缀。从50年代至60年代,每周日的下午,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他和球友们都要相聚踢球。这是他们自定的节日。在运动场上,他总是身着寓有永恒之意的9号球衣(据说以前双方传统的对抗阵式是“二三五”一贯制,所以9号亦为中锋运动员的固定号),一年四季脚套线袜、球鞋,腿罩护膝。
由此,曹越华还落下一个怪癖:一生不曾穿过皮鞋,也未买过一双皮鞋。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是运动员装束,遇到重大活动或出席正规会议、盛典场所等,脚下仍是线袜套上运动鞋。冬季他也不穿棉袄、羽绒衣之类的防寒服,始终是绒衣绒裤。他说,我穿着最不习惯臃肿和僵硬,只求于方便于运动的“舒服”二宇。
“文革”中,一段中印缅战场的历史,令曹越华大半生背上巨大的政治包袱。他被隔离审查,监督改造,时常从近郊南 山上的单位到市区往返几十里,两桶沉甸甸的浆糊压在肩上,乘船过一条大江,登足爬一座高山,在黄桷古道上留下了一串串坎坷的脚印。
虽然如此,对于足球,曹越华仍未放弃。他把所有的劳动当作一种体能锻炼和储备。一有机会,他仍要活动活动。武斗期间,他就随被誉为“重庆的小李惠堂”的潘国清等几位球友去过一次体育场踢球。结果,一颗冷弹打中了潘国清的右脚,使潘成终身残疾,结束了足球生涯。曹越华则幸免于难。
具有温文尔雅的儒气和底蕴,曹越华追求的是足球艺术和文明,而不是不顾一切野蛮地去夺得胜利。赛场上,他虽没有“拼命三郎”的那种冲劲,却如自己做人一般,踏踏实实,踢球一脚一个,从不虚发,十分讲究效率,颇有一番君子风度。
夕照绿茵
80年代初期,已有自发的曹越华把足球继续踢进了银发时代。他随着一些当年“东平”的伙伴,组合在重庆老年红旗足球队的旄下(后来改为重庆市老年足球队),那时主要与重庆各学校的学生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交锋。1984年,四川省女子足球队在以温莉蓉为主力队员在全国大连赛区六战六捷夺冠后,主教练姚明福(原国家足球队主力队员姚夏父亲)还致专函对重庆市老年足球队“不顾严寒酷暑与姑娘们陪练、使她们技术提高很快”表示感谢。
以球健身、以球为乐、以球会友、以球示范,这是曹越华所在重庆市老年足球队的宗旨。80年代中期開始,他们率先提出筹办中国老年足球比赛,以展示足坛“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经过精心策划,四处奔走,终于成功促成了1988年第一届中国足球元老赛,这一赛事到今天已发展为第15届中国友好城市老年足球邀请赛。18年来该赛事规模越来越大,在来自上海、广州、武汉、昆明等近十个城市、20支老年队伍中,重庆市老年足球队是平均年龄(均在70岁以上)最老的一支,而其中的曹越华则是学历最高、球龄最长、岁数最大的元老。
老年人的体力、速度等各项功能、指标都在下降、衰退,他们自己的比赛不再在大球场,而是于小球场进行(即大球场的一半横宽为竖长作全场),出场人数采取7人制,更为强调足球传递的技术,脚法应变的“老道”,真正做到锻炼第一,比赛第二。当初市体委对老年足球队的成立有所顾虑,但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积极稳妥的办法和防之有效的措施,基本解决、清除了此项老年体育锻炼活动中的身体难题和思想障碍。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现每周周二、周四,是重庆市老年足球队长期固定集中训练、活动的日子,虽然曹越华家住近郊南岸的黄桷垭,但他仍是往来如故。球场上的压腿、踢挑、颠球、射门或分组对抗,他依然努力,一丝不苟。
除此之外,他每天的“日课”是:清晨做早操,小跑锻炼,上午读书看报、或翻译文章,下午在本单位的体育场地“玩转”足球,晚上收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如每遇国内外足球比赛是必看无疑。
曹越华总结自己的人生观是:给一个人带来真正幸福的是让人拥有精神支柱的事业,给一个人带来最大福气的是运动所带来的身体的健康。他说:“我一生就是两件事:读书和踢球,由此获取了精神上真正的幸福和生活中最大的福气,人生足矣”!
责 编 张冬梅
起脚扬名
童年,曹越华在乡下与大多数男孩一样,具有庄稼人憨厚、老实的禀性,不同的是腼腆内向的他情有独钟于女孩子们专利的游戏一踢毽。不久,他从众多女孩中脱颖而出,能双脚左右开弓、前后挑钩,一次能连续踢上几百个。“一脚一毽,从不踢空”,踢毽除了练就他一双娴熟、细腻的脚法,还磨砺出他对待小事大事认真严谨的性格。
稍长,他进城来到父亲教书的川东师范学校,就读附小,正式开始了他的足球生涯。那时他才12岁,踢的是“永”字牌的小皮球,形状与古代的“蹴鞠”差不多,比赛采用7人制。
“我是校队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曹越华都一直拥有并保持着这一校园球场中学生们的最高荣誉。
进入市立初级中学(今重庆一中)后,他担任了足球中锋,六个寒暑假都是在足球场上度过的。学校在两路口,地址就是后来的大田湾体育场,球场就是现在的跳伞塔处。
30年代初,重庆早就开埠通商,沿江码头驻扎了外国军舰,绝大多数英法水兵都会踢球,于是黄皮肤、黑眼睛与这些白夷人、蓝眸子摆开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开球前,交战双方围成一个圆,一方队长喊“Three cheers”(三呼欢乐),继而举手又喊“Happy”(快乐),其队员紧跟着振臂高呼“Play”(踢球),交替三遍,然后对方也同此回呼进行。虽然外国水兵人高马大,曹越华们无法与他们粗鲁冲撞,但依靠敏捷灵活,结果居然是胜多负少。
1935年,初中毕业后的他跨入了重庆求精中学的大门,成为该校杨光廷、龚国恩、蓝云禄、杨正帆等“足球大王”后的又一中锋,除继续与英法水兵抗衡外,也时常和兄弟学校校队较量。那时,曹越华的偶像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师长范绍增(川军爱国名将、民间称“傻儿师长”)组建的“四师足球队”,这个队云集了全国众多名将和球星,如著名中锋许文奎,右锋曹秋亭等人。曹越华常去看他们踢球,对反应极快的中锋许文奎更是无比崇拜。许有一绝招,类似后来世界球王贝利的“倒钩”,曹越华不胜羡慕,常常摸仿。
1938年,曹越华以英语见长考上了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抗战迁渝),投入了曾有“亚洲球王”李惠堂任名誉教练、先后获江南八大学足球联赛冠军、中华足球运动会甲组冠军的复旦大学足球队,仍是中锋。那年他刚好20岁,但已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老足球队员了。
有两场比赛让曹越华名扬一时。1939年12月23日,那天正是民族復兴节,天空一片晴朗。重庆大学足球队挑战复旦主场。复旦大学师生全部出动,过江助威。只见球场四圈看台上密密匝匝,人头攒动,逾过四千。上半场,双方均无破门。距终场不及二十分钟时,校队渐渐掌握了主动权,张其镛坐镇中原指挥若定,刘祖儒统帅三军直捣黄龙,大举兵力,攻敌阵薄弱之处,使重大腹地险象环生。瞬间,右翼得一球传到中央,正落在曹越华脚前,曹越华猝然起脚猛射,正中核心,校队终以1比0告胜。
1940年2月的一天,校队受重庆大学足球队之邀,前往沙坪坝重庆大学客场回访再战。曹越华又在下半场临终时踢进一球,再以1比0胜重大足球队。曹越华在绿茵场上的“梅开两度”传为美谈佳话,载入当年的校史报刊。
这时候的曹越华,学业与球技都达到了人生的鼎盛时期。
君子好“球”
1943年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外事局来校征英语译员,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推荐曹越华应聘,第二天他就坐军用飞机去了昆明。在春城,曹越华先在设立于东郊干海子地区炮校担任美国盟军的翻译工作,1944年7月底调往缅甸,8月4日参加了著名的收复“密支那”的战斗。胜利后,军队继续向南推进,他担任新1军新30师师部翻译室中校主任。
不能踢球了,但曹越华每天早晨仍要坚持锻炼,无论随部队开拔到哪里,有条件就跑步,无条件便原地做体操,活动筋骨,疏通血脉。否则,心里就堵得慌,一天都不舒服。
在战场上,曹越华还巧遇了中印缅战区总司令史迪威将军,两人还有一段关于足球的对话。9月下旬的一天,曹越华随同师长唐守智会见了由军长孙立人陪同前来阵地视察的史迪威将军,并担任翻译。史迪威将军说自己从小爱好体育运动,17岁考入美国西点军事学校,荣获过优秀足球运动员的称号。“战争与足球都具有智慧较量、力量对比的因素,但战争毕竞不是足球,它是以人的生命为资本进行运作,可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呀!“将军说。曹越华听后异常兴奋:“将军,我也是一个学生时代起就酷爱足球的运动员,从小学到目前就读的复旦大学一直是学校足球队的中锋,此时深能领悟您这番话的精髓。”史迪威将军听后十分诙谐地说“好啊,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也算是知音了,那么眼前就要学会在战争中‘运球’,去争取‘破门’的胜利。”一席话留在了曹越华一生的记忆里。
1946年,从前线回到重庆后,曹越华加盟了囊括山城精英、久负盛名的东平足球队,其队友清朝王族的后裔鄂伯尔称誉“陪都钢门”,后来曾担任新中国国家足球队的第一任守门员。
解放后,曹越华作为重庆市足球代表队的队员参加了1952年迎战八一足球队来渝巡赛,1955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足球锦标赛,1958年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第二届运动会,四川省足球运动会。在这一系列重大的赛事里,年当40岁的曹越华仍然屡屡上阵拼杀,以当代来讲,只有马特乌斯、维尔乔沃德能比了。这段时期,曹越华荣获了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的称号。
曹越华信奉“人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条真理,年纪渐长,却锻炼不缀。从50年代至60年代,每周日的下午,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他和球友们都要相聚踢球。这是他们自定的节日。在运动场上,他总是身着寓有永恒之意的9号球衣(据说以前双方传统的对抗阵式是“二三五”一贯制,所以9号亦为中锋运动员的固定号),一年四季脚套线袜、球鞋,腿罩护膝。
由此,曹越华还落下一个怪癖:一生不曾穿过皮鞋,也未买过一双皮鞋。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是运动员装束,遇到重大活动或出席正规会议、盛典场所等,脚下仍是线袜套上运动鞋。冬季他也不穿棉袄、羽绒衣之类的防寒服,始终是绒衣绒裤。他说,我穿着最不习惯臃肿和僵硬,只求于方便于运动的“舒服”二宇。
“文革”中,一段中印缅战场的历史,令曹越华大半生背上巨大的政治包袱。他被隔离审查,监督改造,时常从近郊南 山上的单位到市区往返几十里,两桶沉甸甸的浆糊压在肩上,乘船过一条大江,登足爬一座高山,在黄桷古道上留下了一串串坎坷的脚印。
虽然如此,对于足球,曹越华仍未放弃。他把所有的劳动当作一种体能锻炼和储备。一有机会,他仍要活动活动。武斗期间,他就随被誉为“重庆的小李惠堂”的潘国清等几位球友去过一次体育场踢球。结果,一颗冷弹打中了潘国清的右脚,使潘成终身残疾,结束了足球生涯。曹越华则幸免于难。
具有温文尔雅的儒气和底蕴,曹越华追求的是足球艺术和文明,而不是不顾一切野蛮地去夺得胜利。赛场上,他虽没有“拼命三郎”的那种冲劲,却如自己做人一般,踏踏实实,踢球一脚一个,从不虚发,十分讲究效率,颇有一番君子风度。
夕照绿茵
80年代初期,已有自发的曹越华把足球继续踢进了银发时代。他随着一些当年“东平”的伙伴,组合在重庆老年红旗足球队的旄下(后来改为重庆市老年足球队),那时主要与重庆各学校的学生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交锋。1984年,四川省女子足球队在以温莉蓉为主力队员在全国大连赛区六战六捷夺冠后,主教练姚明福(原国家足球队主力队员姚夏父亲)还致专函对重庆市老年足球队“不顾严寒酷暑与姑娘们陪练、使她们技术提高很快”表示感谢。
以球健身、以球为乐、以球会友、以球示范,这是曹越华所在重庆市老年足球队的宗旨。80年代中期開始,他们率先提出筹办中国老年足球比赛,以展示足坛“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经过精心策划,四处奔走,终于成功促成了1988年第一届中国足球元老赛,这一赛事到今天已发展为第15届中国友好城市老年足球邀请赛。18年来该赛事规模越来越大,在来自上海、广州、武汉、昆明等近十个城市、20支老年队伍中,重庆市老年足球队是平均年龄(均在70岁以上)最老的一支,而其中的曹越华则是学历最高、球龄最长、岁数最大的元老。
老年人的体力、速度等各项功能、指标都在下降、衰退,他们自己的比赛不再在大球场,而是于小球场进行(即大球场的一半横宽为竖长作全场),出场人数采取7人制,更为强调足球传递的技术,脚法应变的“老道”,真正做到锻炼第一,比赛第二。当初市体委对老年足球队的成立有所顾虑,但他们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积极稳妥的办法和防之有效的措施,基本解决、清除了此项老年体育锻炼活动中的身体难题和思想障碍。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现每周周二、周四,是重庆市老年足球队长期固定集中训练、活动的日子,虽然曹越华家住近郊南岸的黄桷垭,但他仍是往来如故。球场上的压腿、踢挑、颠球、射门或分组对抗,他依然努力,一丝不苟。
除此之外,他每天的“日课”是:清晨做早操,小跑锻炼,上午读书看报、或翻译文章,下午在本单位的体育场地“玩转”足球,晚上收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风云,如每遇国内外足球比赛是必看无疑。
曹越华总结自己的人生观是:给一个人带来真正幸福的是让人拥有精神支柱的事业,给一个人带来最大福气的是运动所带来的身体的健康。他说:“我一生就是两件事:读书和踢球,由此获取了精神上真正的幸福和生活中最大的福气,人生足矣”!
责 编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