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而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对话的桥梁,其创新与变革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本文将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反思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一、从学生出发 重个性差异
知识的获得和增长不仅是外在的传递和静态的积累,而且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基础上,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交流、对话,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生成的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更要关注教师如何“用教材”教学生“学”,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虽然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备学生”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其实质仍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真正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要多考虑学生“学”的策略,不仅关注结果性知识的传授,更要多考虑有关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来因材施教设计学习。
在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这一课时中,对于“闰年”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面面俱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空间。我借助学校的网络教室,为学生专门制作了一个关于闰年学习的网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作为教师,除了在统一讲解的过程中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之外,还可以通过调用同学的计算机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以便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有意义的反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正是这样的一种独立的个体学习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了因材施教、收放自如,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
二、创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给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肉眼;给视野、却法才给了学生一个显微镜。以往的课堂教学,知识往往与具体的情境相脱离,强调对学习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学生学到的是“死”的知识碎片,而无法理解动态复杂的生活现象。而知识的建构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正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知识内在整合、批判建构,推动了知识自身体系的非线性发展。
教师只有结合对教学背景、学生和课程的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才能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整合知识和技能,建构生成。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统计》时,我们学校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某同学的生日快到了,老师希望为他开个生日会,要大家准备些水果,可是不知道哪种水果应多买些,哪种水果应少买些,怎么办呢?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给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开探索之路 重情境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来评价学生学习,着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评判,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教学第十一册中《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小组合作,测量生活中4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各个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将结果记录填写在反馈表中。同时,根据所填写的数据进行分析,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我不仅关注测量的结果,还关注在测量过程中是否采用合适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要有好的合作习惯,要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借课堂互动 求生成之美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静态的知识传递,而是充满了复杂的因素。因此,教学设计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弹性化教学方案,有待于通过课堂教学而动态生成。
开放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亮点,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提供肥沃的土壤,让“生成之花”在课堂中争相开放。如小学数学第九册《找规律》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幼儿园小朋友做传花游戏,8人围坐一圈,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传花,当传了38次时,花应在几号小朋友手里?
上课时,这个问题一提出,小朋友们反应特别激烈,各抒己见。在学生们争执不休的情况下,我请他们安静下来,看一看课件的演示:花从第1个小朋友开始,依次传了8次,又回到第1个小朋友手中。演示一结束,就听到下面的同学恍然大悟的声音:“啊,原来是这样!”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明知学生解决“花传了38次时,应在几号小朋友手里”这个问题有困难,却没有先揭示花传8次会回到1号小朋友的手中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而是运用这样一个学生会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由,再来用课件的演示,恰当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更透彻。
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验证,去提高,去不断完善我们自身的教学。
一、从学生出发 重个性差异
知识的获得和增长不仅是外在的传递和静态的积累,而且是个体在已有的经验背景的基础上,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交流、对话,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生成的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更要关注教师如何“用教材”教学生“学”,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虽然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备学生”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控制课堂向学生传授知识,其实质仍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真正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要多考虑学生“学”的策略,不仅关注结果性知识的传授,更要多考虑有关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真正为学生的“学”而设计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来因材施教设计学习。
在国标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这一课时中,对于“闰年”这一知识的学习,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一般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面面俱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发展空间。我借助学校的网络教室,为学生专门制作了一个关于闰年学习的网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作为教师,除了在统一讲解的过程中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之外,还可以通过调用同学的计算机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以便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个性化的、有意义的反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正是这样的一种独立的个体学习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上做到了因材施教、收放自如,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
二、创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给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肉眼;给视野、却法才给了学生一个显微镜。以往的课堂教学,知识往往与具体的情境相脱离,强调对学习内容进行细化分析,学生学到的是“死”的知识碎片,而无法理解动态复杂的生活现象。而知识的建构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正是在特定情境中的知识内在整合、批判建构,推动了知识自身体系的非线性发展。
教师只有结合对教学背景、学生和课程的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才能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整合知识和技能,建构生成。如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统计》时,我们学校的老师是这样设计的:某同学的生日快到了,老师希望为他开个生日会,要大家准备些水果,可是不知道哪种水果应多买些,哪种水果应少买些,怎么办呢?这个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给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三、开探索之路 重情境评价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来评价学生学习,着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评判,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教学第十一册中《圆的周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小组合作,测量生活中4个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各个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将结果记录填写在反馈表中。同时,根据所填写的数据进行分析,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我不仅关注测量的结果,还关注在测量过程中是否采用合适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要有好的合作习惯,要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判断、选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借课堂互动 求生成之美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单纯的静态的知识传递,而是充满了复杂的因素。因此,教学设计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弹性化教学方案,有待于通过课堂教学而动态生成。
开放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亮点,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提供肥沃的土壤,让“生成之花”在课堂中争相开放。如小学数学第九册《找规律》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幼儿园小朋友做传花游戏,8人围坐一圈,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传花,当传了38次时,花应在几号小朋友手里?
上课时,这个问题一提出,小朋友们反应特别激烈,各抒己见。在学生们争执不休的情况下,我请他们安静下来,看一看课件的演示:花从第1个小朋友开始,依次传了8次,又回到第1个小朋友手中。演示一结束,就听到下面的同学恍然大悟的声音:“啊,原来是这样!”
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我明知学生解决“花传了38次时,应在几号小朋友手里”这个问题有困难,却没有先揭示花传8次会回到1号小朋友的手中帮助他们解决难题,而是运用这样一个学生会犯错的机会,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理由,再来用课件的演示,恰当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生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更透彻。
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验证,去提高,去不断完善我们自身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