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侧患乳癌,两侧都要切?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侧乳房有恶性肿瘤需要切除时,一些女性害怕肿瘤会转移到另外一侧乳房,所以希望连健康的一侧一起切除,这么做有必要吗?
  一般来说,在手术的时候,需要切除的器官和组织才会被切除,不需要切除的就会保留下来。例如,一边乳房有癌症,一边乳房没有癌症,那就切除有癌症的乳房即可。可是在乳腺癌的手术中,却有一种“预防性双乳切除术”,将健康的没患癌症的乳房组织也切除掉。美国外科肿瘤学会(Society of Surgical Oncology)虽然建议,乳腺癌高危女性可以考虑接受预防性双乳切除术,但也仅止步于此,因为仍然缺乏证据显示,切除双侧的乳房能够让非高危女性的寿命延长。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高危因素,只有一侧乳房发现癌症的患者,没有必要切除另一侧乳房。
  链接:什么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根据美国外科肿瘤学会的建议,只有患乳腺癌几率极高的女性才需要考虑预防性乳房切除术。而这些女性都有一个或者多个以下风险因素:
  ●携带BRCA基因突变
  ●曾经一侧乳房患有癌症并且有很严重的乳腺癌家庭病史
  ●曾患小叶原位癌
  因为焦虑而接受手术
  虽然许多一侧乳房有癌症的女性并没有严重的乳腺癌家庭病史或者BRCA基因突变,但是她们仍然因为害怕癌症复发,希望借助双乳切除术来彻底杜绝癌症复发。显然,这样的手术并不是出于医疗因素,而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接受了双乳切除术的患者比其他患者选择接受BRCA基因测试的几率高10倍,虽然测试结果并没有太大区别。这说明,对于癌症复发的焦虑而非癌症复发真正的几率,让许多女性做出了切除双乳的选择,她们大多都受过高等教育,希望通过预防性手术完全杜绝癌症复发。不过,这种想法却源于对预防性双乳切除术的误解。即使切除双乳也不能100%预防复发,而且有其他方式可以代替预防性手术。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能100%预防乳腺癌吗?
  答案是不能。对乳腺癌高危女性而言,虽然预防性双乳切除术能够降低90%的风险,但是仍然不能100%地预防乳腺癌。乳腺癌是生长在乳房腺体中的癌症,尤其是在输乳管和乳腺小叶中。这些导管和小叶腺遍布整个乳房组织,包括那些紧邻皮肤的组织。而乳腺组织又从女性的锁骨下方一直延续到肋骨区域,覆盖了整个胸部以及腋下的部分。乳腺组织的区域那么广,造成了想要完全切除它们是不可能的。不能切除所有的输乳管和乳小叶腺,也就无法100%地预防乳腺癌了。
  乳腺癌只会往乳腺转移吗?
  并不是。一侧乳房有肿瘤,患者十分害怕肿瘤会转移到另一侧乳房去,于是觉得只要切除两侧乳房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腋下淋巴结核内乳淋巴结是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另外癌细胞也可以通过血管转移到肺、骨骼、胸膜、肝、脑和肾上腺等。所以,从一侧乳腺转移到另一侧乳腺并非是最大的威胁。即使两侧乳腺都被切除了,癌症也有可能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手术预防是高危人群的唯一选择?
  有其他选择。即使已经确定为高危,女性仍然可以不切除乳腺,而是选择筛查、服药等方式来预防乳腺癌。
  ◆筛查:让乳腺处于严密的“监控”下,尽可能早地发现癌症并进行治疗。对于不同的患者,医生可能会不同的建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建议是,乳腺癌高危女性应该从30岁开始,每年接受一次乳腺X光钼靶检查和核磁共振(MRI)成像检查。
  ◆服药:因为雌激素是促使乳腺癌发生和生长的因素之一,所以通过服用能够阻断雌激素作用的药物能够预防乳腺癌。他莫昔芬、雷洛昔芬是可以预防乳腺癌的药物,一些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依西美坦。有研究显示,药物能够降低患乳腺癌50%的风险,不过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具体如何取舍应该询问医生。
  ◆摘除卵巢:预防性卵巢切除术能够同时降低女性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携带BRCA突变基因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几率也会升高。而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可能帮助一个高危女性降低患乳腺癌的50%几率。
  ◆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乳腺癌。保持健康的体重、每天都抽出时间运动、少饮酒、更年期不接受激素替代疗法,这些都可能降低患乳腺癌的几率。
其他文献
乡间度假享受树阴也是逃避紫外线照射的好方法,但是你仍然会不知不觉被晒黑,因为紫外线会透过斑驳的光影将你晒黑,这是度假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带上一款SPF25~30、PA++的防晒霜则能让你轻松享受出游乐趣。加入活泉水的产品是修复晒后皮肤的一剂良药,可安抚晒后的皮肤。其实不光在晒后,晒前也应先体验一下温泉的轻柔呵护。活泉水让变得敏感的皮肤舒缓、镇静下来。雅漾清爽防晒乳里的南瓜子油还能调节皮脂分泌,不用担
期刊
安全的游戏天地  3~6岁的学龄前儿童,尚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不断探索的阶段,房间布置应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活泼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为了防止孩子在运动中跌倒撞伤,地面材料可以选择柔软的木地板,或是在活动区铺上抗震的地毯或地垫。由于学龄前儿童还处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期,因此睡眠与游戏区应当区分开来。上层睡觉、下层玩耍的组合式儿童床不失为小空间的解决妙招。如果孩子较小,最好在床边装上护栏
期刊
什么样的狗狗更怕热?  人类流汗是通过身体上的汗腺排出汗液,起到降温的作用。虽然狗狗也不例外,但它的汗腺要比人类的少很多,一般可分为外分泌汗腺和顶分泌汗腺两种。正是由于狗狗的汗腺分布不多,且不发达,因此狗狗的散热系统也就不那么理想。用于调节体温的外分泌汗腺,只分布在狗狗爪子的肉垫上,而且很少。所以,狗狗从表面上来看像是不会出汗一样。而人类还能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狗狗则有很大的不同。引起它体臭的顶分
期刊
以下哪种情况对于新生儿来说是比较普遍、正常的?  A. 粉刺、白色粟粒疹 B. 脖子上的红色皮疹  C. 腹部的小红点 D. 上述所有  ◆答案解析:D 由于宝宝的皮肤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功能比较弱,不能成为抵抗致病菌的第一道防线,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天然酸性膜来保护皮肤,很容易被细菌感染,或者发生过敏反应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大部分的白色粉刺和小红斑点都是可以自行消失的,不用太紧张。新生儿的鼻
期刊
眼部锻炼  闭眼休息时上下左右旋转眼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疲劳。还可以闭上双眼,两掌相互摩擦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重复3~5次,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消除视疲劳。但有视网膜脱落病史的患者,建议眼球少做运动。  穴位按摩  ●睛明穴:眼头起点处,眼眶内上角,可降低眼压、消除疲劳。  ●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可明目醒脑,改善头痛、头晕、眼睑跳动的不适感。  ●鱼腰穴:瞳孔直上,眉毛中点。具
期刊
薛冰的老公(29岁):顽童爸爸  薛冰的老公很乐意跟孩子在一起,虽然薛冰对此心存感激,可却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反而更累了。跟孩子出生以前相比,老公的确待在家里的时间变多了,周末也几乎不出去跟朋友打球、喝酒,把与孩子相处当作他的新乐趣,但也仅仅是乐趣而已。孩子一哭,老公就会扯着嗓子喊薛冰,拒绝学会分辨孩子哭的原因和帮孩子换尿布,说大老爷们儿谁做这个啊。有时候孩子睡着了,老公却忍不住抱他起来到处走
期刊
8月8日,全民健身日。无论是充满活力的青年人,还是患有慢病的中老年人,“生命不息,运动不止”都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至于“怎么动”,当然,方法很重要,尤其别因为运动而伤害了关节。  优质锻炼方法进阶教程  很多人锻炼身体的方式很少有变化——每次到健身房,总是固定做两三组力量训练,然后再去跑步机或自行车上锻炼30分钟,一周三次都是如此,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么做的结果只能让身体感到疲劳和抗拒,
期刊
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可缓解中年女性的更年期症状,那么如果想要停止治疗的话,何时才是恰当时机?是继续用药的风险更大,还是停止用药更加危险呢?一旦停止了用药,身体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专家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可以用最低剂量的激素来缓解更年期症状,用药时间越短越好。59岁及以上的女性或使用激素治疗10年以上的女性若想要停止用药,则需要与医生认真探讨一下。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有一些因素需要列入考量范围。  激素
期刊
父母腿脚不便别掉以轻心,除了骨质疏松或者肌肉萎缩等常见问题,其实也有可能是外周动脉病变引起的症状,不加以重视,最终可能导致心梗或者中风。  腿不好可能是外周动脉病变  动脉血管会输送富含氧气和营养的血液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其中包括下肢。如果动脉血管有问题,那么下肢就有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或者氧气。这时,腿脚会感到疼痛或者行走不便。这种疾病叫外周动脉病变,老年人需要注意这种动脉病变,不要以为只是肌肉
期刊
为什么男性左撇子多于女性?  右手是优势手的人占总人口的90%左右,而左手是优势手(俗称左撇子)的人只有10%左右。虽然决定优势手的基因尚未确定,但是一个研究团队已经针对以上事实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一些证据,表明男性的优势手会受到激素的影响。研究团队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心理学系,团队的带头人是心理学家乌利齐·德兰(Ulrich Tran),他们把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大脑皮层》中。  研究人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