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有心理自愈的能力
一般在灾难发生以后,幸存者的心理会经历这样四个阶段:否定阶段,防御阶段,解决阶段和成长阶段。对幸存者来说,心理自助在这几个阶段都有体现,只不过是自助的方式和程度不一样。
强调灾难者的心理自助,其实反映了我们心理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理念:我们要信任经历灾难的当事人都有心理自愈的潜能。无论他们经历了多么沉重的灾难,多么强烈的应激,他们总会尝试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从失衡和失控的状态中走出来,所以,在灾难发生以后,危机干预人员应该理解大部分当事人所表现出来的异于平常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源于非常态事情发生后所造成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没有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那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治疗,而是应该采取保护性的支持和干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与当事人的合作,引导他们通过自我的力量走出心理泥潭。
别担心,我们就在你身边
“8·12”天津爆炸事故后,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我们对爆炸事故的受伤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有一个伤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恐慌与焦虑。他向我们反复描述当时发生的情景有多么让他恐惧,在整个过程中,他是多么的惊慌与无助。一幕幕血腥的画面让他无法安然入睡。对自己目前伤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生活的悲观使得他的情绪显现出明显的低落。当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不仅仅要理解这种心理反应。同时要意识到如果伤员长期沉浸在这种负面心理状态当中,会对其心身健康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为了帮助这位伤员尽快摆脱心理困境,唤醒他内心的自愈力,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1首先,用心聆听。不急于打断他的叙述,而是用倾听的姿态表达对他的同情和理解。让他感到被足够的尊重和接纳。也就是说,在幸存者刚刚经历灾难的最初阶段,心理干预对幸存者的最大帮助是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非言语的情感反应与行为举止可能比言语的内容更加重要。让幸存者意识到帮助他的人就在他身边,只要他需要,就可以找到帮助他的人。所以,在这一点上,应特别强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工作设置。这种设置需要稳定的危机干预人员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在幸存者面前。
2其次,积极引导。当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与危机当事人的关系趋于平稳,已经获取对方的充分信任后,危机干预人员就应该顺着危机当事人的话题,引导他去还原在整个危机过程中所忽略的场景和细节。
比如我们会问他:
在当时那种情境(发生大爆炸)下,您是怎么从危险中逃离出来的?
您都做了些什么?
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面对这些引导性的问题,这位伤员边回忆边说:
哦,我当时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冷静;
我当时还是想了一些策略,想了一些办法.......
然后,他把当时的情景从积极的角度又进行了重新的阐述。
我们接着问他:是什么原因让您在那个时候能保持这种冷静的状态呢?这个时候,这位伤员回忆起他以前的生活经历,还有在以前的那些困难时期他是如何做到的,他是怎么运用以前的那些经验,然后运用到这次大爆炸后的自我救助当中的。
3最后,我们还对他进行了积极心理资源的植入。比如我们让他回忆,在他以前的生活经历当中,都有哪些让他感觉温暖和愉悦的场景。通过一些催眠的引导语,让当事人的这些场景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和逼真。同时,让他体会这些场景所引发出来的美好而强烈的体验。
一段时间后,随着这位伤员伤势的逐渐好转、积极的医疗护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以及有效而专业的心理干预,该伤员的心理危机状态逐步化解。
针对有些灾难幸存者存在的其它症状,比如睡眠不好,莫名恐惧,焦虑紧张等,我们会继续教他一些方法:比如呼吸调节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积极心理资源的植入,当他感觉不适,且身边暂时没有心理工作人员帮忙的情况下,他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面对幸存者,家属可以做些什么?
从广义上来讲,家属本身是也是灾难的受害者。家属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比如内疚、自责等)调整好,当家属有了情绪反应后,首先要有好的觉察,不要强忍压抑,而是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例如适度的锻炼、加强与他人的交流,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如果有必要的话,则需要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
只有家属在保持健康心态的基础之上,他们才能去照顾在灾难中受伤的家人。当然在一开始,最好的做法就是陪伴。陪伴就是理解和倾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属要观察当事人的表现,这包括生活起居、工作状态、人际关系以及情绪行为的变化。如果伤者特别异于平时,异于他人。作为家人来说,最紧要的做法是带他去找专业人员,实施科学而全面的评估,进而采取正确、稳妥的干预策略。
如果家属觉得他现在的情况还是能够理解的,那就多引导他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体会到当灾难发生以后,家人对他的无条件的支持,这个过程本身对受害者来讲,就是一种积极资源植入。
每个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应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会主动寻求帮助,比如找朋友倾诉,通过运动转移注意力,有的会选择酗酒,用酒精隔离情感,当然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策略,是需要避免的。总之,从经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果在一个月以后,还是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好转,就需要寻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帮助了。
扩展阅读——
谁会成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人群?
灾难发生以后,那些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史的幸存者,比如有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的人群等等,都属于可能会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
还有一些弱势群体,比如儿童,他们缺乏应对能力,缺乏成熟的认知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像他们更容易成为灾难冲击的对象,因为他们比较脆弱。
而相应的,如果一个人人格成熟,性格完善,人际关系相对丰富,应对能力强,认知成熟,自我情绪调整能力强,那么这样的人就更容易从灾难的阴霾中走出来。
西英俊: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EMDR创伤治疗师。目前主要负责心理危机干预、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曾参与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3.01”云南暴恐事件、“8.02”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擅长领域:焦虑障碍、心理危机干预、人际关系问题、压力管理等,以及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断、缓解期的心理辅导、社会康复治疗。
一般在灾难发生以后,幸存者的心理会经历这样四个阶段:否定阶段,防御阶段,解决阶段和成长阶段。对幸存者来说,心理自助在这几个阶段都有体现,只不过是自助的方式和程度不一样。
强调灾难者的心理自助,其实反映了我们心理干预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理念:我们要信任经历灾难的当事人都有心理自愈的潜能。无论他们经历了多么沉重的灾难,多么强烈的应激,他们总会尝试寻求各种各样的方式从失衡和失控的状态中走出来,所以,在灾难发生以后,危机干预人员应该理解大部分当事人所表现出来的异于平常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源于非常态事情发生后所造成的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没有达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那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治疗,而是应该采取保护性的支持和干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与当事人的合作,引导他们通过自我的力量走出心理泥潭。
别担心,我们就在你身边
“8·12”天津爆炸事故后,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我们对爆炸事故的受伤人员进行了心理干预。有一个伤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当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恐慌与焦虑。他向我们反复描述当时发生的情景有多么让他恐惧,在整个过程中,他是多么的惊慌与无助。一幕幕血腥的画面让他无法安然入睡。对自己目前伤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生活的悲观使得他的情绪显现出明显的低落。当面对这种情况,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不仅仅要理解这种心理反应。同时要意识到如果伤员长期沉浸在这种负面心理状态当中,会对其心身健康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为了帮助这位伤员尽快摆脱心理困境,唤醒他内心的自愈力,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1首先,用心聆听。不急于打断他的叙述,而是用倾听的姿态表达对他的同情和理解。让他感到被足够的尊重和接纳。也就是说,在幸存者刚刚经历灾难的最初阶段,心理干预对幸存者的最大帮助是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非言语的情感反应与行为举止可能比言语的内容更加重要。让幸存者意识到帮助他的人就在他身边,只要他需要,就可以找到帮助他的人。所以,在这一点上,应特别强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工作设置。这种设置需要稳定的危机干预人员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出现在幸存者面前。
2其次,积极引导。当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与危机当事人的关系趋于平稳,已经获取对方的充分信任后,危机干预人员就应该顺着危机当事人的话题,引导他去还原在整个危机过程中所忽略的场景和细节。
比如我们会问他:
在当时那种情境(发生大爆炸)下,您是怎么从危险中逃离出来的?
您都做了些什么?
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面对这些引导性的问题,这位伤员边回忆边说:
哦,我当时还是保持了自己的冷静;
我当时还是想了一些策略,想了一些办法.......
然后,他把当时的情景从积极的角度又进行了重新的阐述。
我们接着问他:是什么原因让您在那个时候能保持这种冷静的状态呢?这个时候,这位伤员回忆起他以前的生活经历,还有在以前的那些困难时期他是如何做到的,他是怎么运用以前的那些经验,然后运用到这次大爆炸后的自我救助当中的。
3最后,我们还对他进行了积极心理资源的植入。比如我们让他回忆,在他以前的生活经历当中,都有哪些让他感觉温暖和愉悦的场景。通过一些催眠的引导语,让当事人的这些场景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和逼真。同时,让他体会这些场景所引发出来的美好而强烈的体验。
一段时间后,随着这位伤员伤势的逐渐好转、积极的医疗护理、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以及有效而专业的心理干预,该伤员的心理危机状态逐步化解。
针对有些灾难幸存者存在的其它症状,比如睡眠不好,莫名恐惧,焦虑紧张等,我们会继续教他一些方法:比如呼吸调节训练,肌肉放松训练,积极心理资源的植入,当他感觉不适,且身边暂时没有心理工作人员帮忙的情况下,他可以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面对幸存者,家属可以做些什么?
从广义上来讲,家属本身是也是灾难的受害者。家属首先要把自己的情绪(比如内疚、自责等)调整好,当家属有了情绪反应后,首先要有好的觉察,不要强忍压抑,而是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例如适度的锻炼、加强与他人的交流,重拾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方式,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如果有必要的话,则需要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专业人员的帮助。
只有家属在保持健康心态的基础之上,他们才能去照顾在灾难中受伤的家人。当然在一开始,最好的做法就是陪伴。陪伴就是理解和倾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属要观察当事人的表现,这包括生活起居、工作状态、人际关系以及情绪行为的变化。如果伤者特别异于平时,异于他人。作为家人来说,最紧要的做法是带他去找专业人员,实施科学而全面的评估,进而采取正确、稳妥的干预策略。
如果家属觉得他现在的情况还是能够理解的,那就多引导他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体会到当灾难发生以后,家人对他的无条件的支持,这个过程本身对受害者来讲,就是一种积极资源植入。
每个人在灾难发生后的应对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会主动寻求帮助,比如找朋友倾诉,通过运动转移注意力,有的会选择酗酒,用酒精隔离情感,当然这是一种消极的应对策略,是需要避免的。总之,从经历灾难的幸存者,如果在一个月以后,还是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好转,就需要寻求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帮助了。
扩展阅读——
谁会成为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人群?
灾难发生以后,那些既往有精神障碍病史的幸存者,比如有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的人群等等,都属于可能会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
还有一些弱势群体,比如儿童,他们缺乏应对能力,缺乏成熟的认知和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像他们更容易成为灾难冲击的对象,因为他们比较脆弱。
而相应的,如果一个人人格成熟,性格完善,人际关系相对丰富,应对能力强,认知成熟,自我情绪调整能力强,那么这样的人就更容易从灾难的阴霾中走出来。
西英俊: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压力管理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成员、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国EMDR创伤治疗师。目前主要负责心理危机干预、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曾参与了汶川地震、雅安地震、“3.01”云南暴恐事件、“8.02”天津港爆炸事故等重大突发危机事件。擅长领域:焦虑障碍、心理危机干预、人际关系问题、压力管理等,以及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断、缓解期的心理辅导、社会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