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问题和建议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h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中间业务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商业银行面对越来越激的国内国际形势的外在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银行中间业务具有高收益,低成本,见效快的特点,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推进,我高商业银行也逐步发展眼光投向中间业务,这也是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进一步革新经营理念,拓宽中间业务品种,提升银行的创造性,同时加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是银行业在发展中迫切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问题
  长久以来我国银行形成了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中间业务为辅的发展格局,从而导致中间业务发展速度缓慢[王淑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01]。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相关金融制度相应的逐渐出台,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从而使得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还远远不及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整体利润中所占的比重。
  1.银行对发展中间业务的观念陈旧。从银行看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或缺的步骤,对中间业务虽然比以前所侧重,但依然将其列为“副业”[刘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析,时代金融,2008.04。25],仍然把中间业务作为拓宽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辅助性工具,在经营理念上没有形成对于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观念上制约着中间业务的发展。
  2.收入增长方式粗放,产品缺乏创新。如今,同业间中间业务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但主要集中在代发资、工资转账、代理收付等劳动密集型业务上,利润增长方式粗放;二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多金融衍生品还存在着的空白,因此不能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要,从而流失优质客户。
  3.科技服务手段相对滞后.复合型人才缺乏。中间业务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杨长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当代经济,2007.09.15],同时还要求应用当今社会发达的科学技术,是金融,计算机,会计,管理等学科知识的高度融合。因此要求银行在人才储备方面要整合这样的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这样高端人才,致使很多高附加值的业务难以开展。
  4.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研发能力薄弱。研发中间业务产品是人财物的有机整合,还需要银行进一步努力,一方面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人才的整合能力相对偏弱。银行缺乏明确的产品组合的概念,产品定位策略不清晰,没有清晰的产品线,对于产品组合和实施策略还缺乏战略层面的思考。
  5.相关立法滞后,操作性不强。目前关于银行中间业务立法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从而对于中间业务的管理的力度和强度不够。监管主体权责不明晰,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在中间业务的监管上分工不明、监督重点往往在于中间业务的合规性上,形成多头监管[魏民,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1.11.29]或监管空白。从而难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中间业务管理制度。
  二、发展中间业务的建议
  1.树立经营新理念。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是其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而采取的战略抉择,把中间业务作为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站在提升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利润增长的高度,建立健全保障中间业务的发展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外部监管环境为依托和以市场竞争为动力,转换经营理念。全行自上而下正确理解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深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促进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协同发展。
  2.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银行要加大产品创新的力度和资源的整合度,突破传统的中间业务模式和范围。强化研发,做好组合,提升产品的层次和形象,为客户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产品。同时银行要拓展产品线和产品渠道,整合产品功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从而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3.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培养中间业务人才。银行业务由于其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性,人才是银行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求银行从业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计算机,风险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储备。在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过程中应当要强调复合性和多面性,因此要将理论学习和实务学习相互促进,在学习中将西方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中国自身国情相融合,建立起一支具备综合知识,多种适应能力的中间业务精英,使得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发展先机。
  4.完善监管制度,促进行业发展。不管实践,还是理论,制度的革新往往是推动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核心因素,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充分把握国际上经济金融发展大势,应时而动大力推进金融制度的改革,从而为中间业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要建立健全各项法规政策,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个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协凋[巴曙松,金融监管:寻求平衡的艺术,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04],加快市场立法建设进程,把国际先进的监管制度本土化,努力寻求监管和操作可行性的平衡;注重监管的成本效益原则,避免多头监管或者空白监管。从而制度上保障资本、货币市场的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中间业务是可持续发展的业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同业间竞争的加剧等都会成为我国中间业务发展的助推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淑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6(01).
  [2]刘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探析[J].时代金融,2008.04(25).
  [3]杨长富.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探析[J].当代经济,2007.09(15).
  [4]魏民.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1.11(29).
  [5]]巴曙松.金融监管:寻求平衡的艺术[J].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6(04).
  [6]蒋末.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J].大众商务,2010.08(25).
其他文献
我国地大物博,被列入文化遗产的内容范围极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近年来政府门对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有增无减,其中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相关遗产内容被高度关注。
总会有人这样问我:雪归,你在写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好回答,实际并不好回答。  关于我写作的内容,三言两语很难尽述。前两天,女作家川妮因了我的一篇评论文章这样对我说:女性的感觉,只有女性更懂得。  川妮的话,让我想起我的小说作品中的那些女性人设。这些收入我的小说集《暗蚀》《无脚鸟》和《在我之上》中的女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我赋予她们生命与品格的同时,也期望自己能就此燃起一堆火,雖未必能照亮深沉暗
期刊
摘 要:本文以作者多年的中职教育经验为基础,分析了金融知识的普及在中职学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举出了中职学生在使用金融工具时出现的各类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中职学生通过专业的金融知识的培训,增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更好的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形成理性的、正确的和成熟的价值观。  关键词:金融知识;中职教育  金融知识让人觉得很专业的内容,仿佛和在校上学的中职学生无关,其实不然,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这一经济形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为重要特征,创新成为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因素.企业要在激烈的
为什么孩子比大人容易发热?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比成人的活跃得多,他们正处在生长期.发热本身只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它是孩子身体对抗外来病菌侵袭出现的正常反应,是孩子
高校辅导员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不仅仅只是承担着学生的教学工作,高校辅导员渐渐开始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帮助以及心理上的帮助.高校辅导员承担着
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音乐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要求,音乐课堂要努力地适应社会需求,巧用生活化教学,提升音乐课堂质量,创造一
摘 要: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改革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仅面临巨大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冲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认清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作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之一,“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经列入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继2011年3月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我想帮助别人”  奥运会彩排受伤后,中国文联党组的领导们前来探望刘岩。他们问刘岩,有什么需要我们为你做的吗?刘岩脱口而出:“我特别想帮帮别人。”她这句话是对一年多来的经历有感而发,“这次意外伤害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我能够度过那段日子并不是我本人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有朋友,有社会上那些充满爱心的人帮我。所以我深切地体会到,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一年之后再与那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伊莱·汤普森天生没有鼻子,他的故事曾感动了整个美国.6月份,才两岁的无鼻“小战士”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父亲说6月3日晚上,在美国莫比尔的斯普林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