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相关机制。

方法

选取7~8周龄SD大鼠78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39只。糖尿病组大鼠一次性快速腹腔注射20 mg/mL链脲佐菌素液(65 mg/kg,采用柠檬酸缓冲液配制),建立糖尿病模型;非糖尿病组大鼠同法注射等量的柠檬酸缓冲液。于注射后1~8周2组每周各取3只大鼠,于背部切取约1.0 cm×1.0 cm的全层皮肤,行HE染色观测表皮厚度。注射后1周,2组各取15只大鼠同前取皮造成全层皮肤缺损,于伤后即刻及1、3、5、7 d每组各取3只大鼠处死,伤后即刻每只大鼠沿创缘切取1块皮肤组织、伤后1~7 d每只大鼠切取创面组织,取一部分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肤组织及创面组织中的Akt、磷酸化Akt、mTOR、磷酸化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取剩余组织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及创面组织中的磷酸化Akt与波形蛋白表达。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多重t检验。

结果

(1)注射后1、2周,2组大鼠表皮厚度相似(t值分别为0.25、1.33,P值均大于0.05);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注射后3周起糖尿病组大鼠表皮厚度明显变薄(t值为4.44~9.71,P<0.05或P<0.01)。(2)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非糖尿病组大鼠伤后1~7 d创面组织Akt、磷酸化Akt、mTOR(伤后3 d除外)及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值为3.75~21.44,P<0.05或P<0.01。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伤后1 d mTOR除外)无明显变化(t值为0.03~2.32,P值均大于0.05);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磷酸化Akt(伤后1 d除外)、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t值为3.79~8.11,P<0.05或P<0.01)。伤后即刻,2组大鼠皮肤组织中Akt蛋白表达水平相近(t=0.66,P>0.05),但糖尿病组大鼠皮肤组织中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0.310±0.035)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0.790±0.032,t=6.20,P<0.05)。与非糖尿病组大鼠比较,糖尿病组大鼠伤后即刻皮肤组织中mTOR和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及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Akt、磷酸化Akt、mTOR和磷酸化mTOR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t值为3.52~13.44,P<0.05或P<0.01)。(3)与伤后即刻皮肤组织比较,2组大鼠伤后1~7 d创面组织中磷酸化Akt、波形蛋白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其中糖尿病组大鼠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各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弱于非糖尿病组。

结论

创伤能刺激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上调关键蛋白表达;糖尿病皮肤组织和创面组织中该信号通路的活性低下可能是导致创面难愈的关键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兔VX-2胃癌伴幽门梗阻模型,探讨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对胃癌伴幽门梗阻的兔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通过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建立兔胃癌伴幽门梗阻模型,将42只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兔模型治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测,对照组大白兔21只,给予直接胃癌切除手术或胃空肠吻合术;治疗组大白兔21只,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后再行
目的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LCVP)与正常中心静脉脉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系统。手工检索中、英文已发表的资料和会议论文,查阅文献后所附参考文献,文献检索无语种限制。纳入比较LCVP与对照组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及质
目的探讨锌指转录因子Slug基因与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Slug蛋白、E-cadherin蛋白以及Slug、E-cadher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肝癌组织中Slug蛋白(64.0%)、Slug mRNA(0.560±0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肽(GL-PP)对大鼠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表型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从正常F344大鼠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IL)-4体外诱导生成DC,经肿瘤抗原负载和不同浓度的GL-PP(6.25、12.50、25.00 μg/ml)处理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吞噬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右旋糖酐(dextra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切开成形术(PTCS-IP)治疗胆肠吻合口狭窄的技术方法、1年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经肝硬质胆道镜下针型高频电刀切开成形术治疗胆管空肠吻合口良性狭窄21例。同期经皮经肝胆道扩张成形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10例。总结分析切开成形术组患者的病因,手术时机、技术操作特点;统计学分析该组患者胆肠吻合口狭窄环存在率、胆道感染、肝门部胆管复发结石等1年期内疗效。并与同期10例经
目的在人肝细胞癌(HCC)标本中检测癌和癌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的表达差异,应用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iRNA)抑制两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NEAT1的转录,观察NEAT1转录降低后对HCC细胞的表达谱、侵袭和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rizol-氯仿提取HCC组织标本和癌旁组织(n=12),细胞株(HepG2、SMMC-7
目的观察微小RNA-1224-5p(miR-1224-5p)对人肝癌血管内皮细胞(TE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合成的miR-1224-5p模拟物(mimic)通过脂质体2000转入TEC细胞中。实验分为3组:(1)上调组(miR-1224-5p mimic,MU组);(2)阴性对照组(NC组);(3)空白对照组(CON组)。转染后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3组细胞中
目的探讨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白细胞(WBC)升高是由于感染加重所致的感染性升高,还是糖皮质激素自身所致的非感染性升高。以此来提高感染诊断准确率,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80例患者,根据其病种及治疗方案分为非感染激素组(n=20)、感染激素组(n=29)、感染非激素组(n=31),分别在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生素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7天采集静脉血,对其W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