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但均呈现出致力于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特征.以课程来支持融合教育发展是确保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地(大陆)可借鉴港澳台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融合教育覆盖对象范围,着力构建符合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机 构】
: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610225;香港教育大学研究生院,99907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各具特色,但均呈现出致力于融合教育课程建设的特征.以课程来支持融合教育发展是确保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内地(大陆)可借鉴港澳台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经验,进一步扩大融合教育覆盖对象范围,着力构建符合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的主题阅读,借助项目式学习活动,配合有效的阅读策略,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从零散的阅读学习走向综合的阅读学习,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比传统的阅读模式有更大的优势.本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主题为例,结合项目式学习的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调整,设计了《走进古老的神话故事》项目式学习方案,旨在为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和思考.
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应该从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出发,立足于学生学力素养的发展,根据“跨界·统整·模块”的理念,构建基础性课程、特色课程与个性课程相整合的无边界课程.通过无边界基础性课程实施,夯实学力素养基础;通过无边界特色课程实施,稳固学力素养,促进特色发展;通过无边界个性课程实施,实现个性彰显,优化学力素养的特质发展;通过无边界课程的多元评价,提升学生学力素养.
开展课程思政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根据国家关于推进课程思政的有关要求,结合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综合考虑学校的文化传统与特色资源以及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课程思政建设方案.采用案例分析、理论思辨、观点碰撞、合作开课、实践拓展等教学方法,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对特殊儿童的人文关怀,确立对特殊教育事业的职业认同,建立探索中国特殊教育理论话语的自觉,促进专业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综合运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由于智障学生存在身心发展缺陷,直接影响到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教育目标、教学形式、教育评价三个角度提出了培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建议.
与月相关的诗文分布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各处,本文尝试以“月”这一个高频意象为点,串联起不同文本的教学,构筑“月意象”文本群.以重组比较的方式,以话题导读为支架,助推深度学习;以教学文本为点,发散拓展,打开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以项目学习为纽带,链接语文与生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有助于发展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重要素养之一,应从幼儿阶段有序渗透.作为幼儿教育者深刻理解数学认知对于幼儿成长的价值,关注幼儿数学认知的学习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的学习品质.本文通过分析5~6岁阶段幼儿数学认知的目标与内容,以及小学一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目标与内容要求,促进幼儿教师把握衔接中数学认知发展的逻辑,并探讨通过有效策略提升幼儿的数学认知发展.
近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多措并举、发展迅速.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我国近十年学前教育制度变革的机理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学前教育制度直面人民群众在学前教育需求与认识上的痛点、难点,通过规制、规范和文化—认知对学前教育各利益相关行动者施加作用,发挥制度的制约与使能功能,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制度影响下不断调整自身意识与行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与问题动态演变,促进制度的完善与修正.为巩固学前教育制度变革成果,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持续、规范而高质量发展,国家应坚持做到:
融合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制订适当的教学目标,以符合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融合课堂中的教学目标具有复杂性、层次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包括儿童的共性与个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和普通学校课堂教学的特点.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普通课程为框架、以学习效果为导向、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相结合的原则,并可以通过降低要求、增加支持、结合实际以及改变任务等途径设计融合课堂中的教学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整合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理念在促进学生完整发展、克服教师分科教学中孤军奋战的弊端、破解学校课程结构杂乱的难题以及突显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中小学校经过十几年探索、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也遭遇了观念认知模糊、运行过程注重移植、整合内容追求趋于形式化、支持系统弱化的现实困境.学校应树立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进行顶层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基石,全面整合学校课程结构;注重参与各方相互配合,提供内外围保障.以促使课程整合超越技术层面,走向合乎目的性、规律性.
培养新时代乡村卓越教师核心素养,对于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战略、保障攻坚脱贫计划落实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乡土课程开发、特殊儿童呵护、乡土知识储备是构成乡村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其培养路径为:加强职后乡土文化底蕴养成、探索本土化全科教师培养模式、践行文化回应及地化教育理念,旨在造就一支扎根乡土、奉献乡里、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新时代卓越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