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时报》报道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在,7月20日推出“台湾警政文物展”展期3个月,展出服饰配件、勤务装备、消防及防空器材、民防设施等实物,以及证明文件、纸类文书、书籍刊物、老照片等《警政文物》共400多件。文物主要提供者为退休警官洪长荣,他一人提供的展品就有375件,其他为前彰化县文化局长陈庆芳、中央警察大学和该馆典藏组。
此展回顾了台湾岛内的警政发展历程。在其“台湾警政简述”中,叙述的变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所谓的“日治时期”,二是台湾光复后的1945年到1987年的“解严”前。据述1895年至1897年,日本殖民之初,警察权的行使在军方与警方两者之间混乱不清。1898年以后,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锐意多项警政革新”,首先,将警察权由军方移转于警察机关,同时对警察机关加以改革与充实,对台湾民众的镇压与社会治安的维护,发挥奏效,渐渐形成“警察万能”的观念。其次,在台湾总督府设警视总长(后称警务局长),指挥全台警察机关。1901年,全台行政区划分为20厅,各厅设警务课,辅佐由文官担任的厅长管理警察事务。厅之下,设支厅,以“警部”兼任支厅长,兼掌支厅长的事务,使得警察机关的指挥系统分明确实,警察的权力,亦建立起综合快速的运作基础。再次,采取“管区警察”制度,将保甲制度作为警政的辅助工具,全面掌控民众的生活作息。由于一支厅一是与民众直接接触的第一线行政机关,且支厅长是由“警部”兼任“警部”以下的官吏,全为“巡查”,其职责除担负税务、卫生、农政外,更含一般行政事务,造成警察掌控各项行政事务的局面。民众所闻所见的官吏只有警察而已,警察成为名副其实的殖民政策的推动者。1920年,台湾行政区重新规划为5州2厅,州设“警务部”、厅设“警务课”,市设“警察署”、都设“警察课”,重要地方设警察课分室,辖下设有派出所、番地设驻在所,警察系统继续掌握全台行政事务。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台湾成为米粮后勤补给站,警察除维系战时社会安定外,更是全面动员基层人力、物力的执行者,其中辅助警察机关的保甲制度与壮丁团,更成为战时社会防卫的主要力量。正如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馆长陈秀凤所评介的——日本统治期间,日本政府为控制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等,无不借助警察力量推动,当时警察行政权,无限上纲并膨胀至极限。日治时代编织细密的警政系统触角,深入台湾社会底层,民众活在警察的宰制下,威权独裁阴霾笼罩台湾民众大半个世纪。
据述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在当年(1945年)成立台湾省警务处,隶属台湾省政府,受内政部指挥监督,掌理全省警察行政及业务。同年11月1日将巡查改称警员,1949年,台湾省戒严令颁布,全台实施戒严,采取户(政)警合一与警消(防)合一,户警合一的局面维持到1970年。此后,户警分分合合,直至1992年7月1日,改为户警分立体制为止。而警消合的情况,至1995年内政部消防署成立才正式分离。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解除长达37年的戒严。1991年,实施48年的违警罚法也告终止。
此展文物主要提供者洪长荣是一位警政文物收藏家,1952年出生,彰化县二林镇人,1976年毕业于台湾省警察学校第94期,1988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警大前身)第55期,曾服务于嘉义、宜兰、彰化等县市各警察机关,历任警员、巡官、警备队长、主任、组长等职务,2002年底退休。他是从1980。年代开始收集官方或民间文献,1993年在宜兰县警察局三星分局时偶然投入警政文物收集行列。2001年以来用心收集警察机关已报废的实物,将埋藏在各老旧或废弃的警察厅舍的文物加以收集、整理、分类。
《中国时报》报道,警政文物展揭幕当天,高雄市警局非常重视,安排身手敏捷的保安大队弟兄,表演特勤攀降,并提供反恐新式武器展一不,为特展增添不少看头。
此展回顾了台湾岛内的警政发展历程。在其“台湾警政简述”中,叙述的变迁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所谓的“日治时期”,二是台湾光复后的1945年到1987年的“解严”前。据述1895年至1897年,日本殖民之初,警察权的行使在军方与警方两者之间混乱不清。1898年以后,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锐意多项警政革新”,首先,将警察权由军方移转于警察机关,同时对警察机关加以改革与充实,对台湾民众的镇压与社会治安的维护,发挥奏效,渐渐形成“警察万能”的观念。其次,在台湾总督府设警视总长(后称警务局长),指挥全台警察机关。1901年,全台行政区划分为20厅,各厅设警务课,辅佐由文官担任的厅长管理警察事务。厅之下,设支厅,以“警部”兼任支厅长,兼掌支厅长的事务,使得警察机关的指挥系统分明确实,警察的权力,亦建立起综合快速的运作基础。再次,采取“管区警察”制度,将保甲制度作为警政的辅助工具,全面掌控民众的生活作息。由于一支厅一是与民众直接接触的第一线行政机关,且支厅长是由“警部”兼任“警部”以下的官吏,全为“巡查”,其职责除担负税务、卫生、农政外,更含一般行政事务,造成警察掌控各项行政事务的局面。民众所闻所见的官吏只有警察而已,警察成为名副其实的殖民政策的推动者。1920年,台湾行政区重新规划为5州2厅,州设“警务部”、厅设“警务课”,市设“警察署”、都设“警察课”,重要地方设警察课分室,辖下设有派出所、番地设驻在所,警察系统继续掌握全台行政事务。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台湾成为米粮后勤补给站,警察除维系战时社会安定外,更是全面动员基层人力、物力的执行者,其中辅助警察机关的保甲制度与壮丁团,更成为战时社会防卫的主要力量。正如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馆长陈秀凤所评介的——日本统治期间,日本政府为控制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等,无不借助警察力量推动,当时警察行政权,无限上纲并膨胀至极限。日治时代编织细密的警政系统触角,深入台湾社会底层,民众活在警察的宰制下,威权独裁阴霾笼罩台湾民众大半个世纪。
据述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在当年(1945年)成立台湾省警务处,隶属台湾省政府,受内政部指挥监督,掌理全省警察行政及业务。同年11月1日将巡查改称警员,1949年,台湾省戒严令颁布,全台实施戒严,采取户(政)警合一与警消(防)合一,户警合一的局面维持到1970年。此后,户警分分合合,直至1992年7月1日,改为户警分立体制为止。而警消合的情况,至1995年内政部消防署成立才正式分离。1987年7月15日,台湾当局解除长达37年的戒严。1991年,实施48年的违警罚法也告终止。
此展文物主要提供者洪长荣是一位警政文物收藏家,1952年出生,彰化县二林镇人,1976年毕业于台湾省警察学校第94期,1988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警大前身)第55期,曾服务于嘉义、宜兰、彰化等县市各警察机关,历任警员、巡官、警备队长、主任、组长等职务,2002年底退休。他是从1980。年代开始收集官方或民间文献,1993年在宜兰县警察局三星分局时偶然投入警政文物收集行列。2001年以来用心收集警察机关已报废的实物,将埋藏在各老旧或废弃的警察厅舍的文物加以收集、整理、分类。
《中国时报》报道,警政文物展揭幕当天,高雄市警局非常重视,安排身手敏捷的保安大队弟兄,表演特勤攀降,并提供反恐新式武器展一不,为特展增添不少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