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對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经过针对性护理,乙组的静脉炎预后效果明显高于甲组,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甲组患者明显低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8±5.4)分,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7±5.8)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11%,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静脉炎;留置针;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措施
前言:静脉炎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出现几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对静脉炎的关注度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多是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静脉炎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对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方面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为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患者精神正常,意识清醒;患者及其亲属完全了解且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具体内容见表1。
1.2方法
护理人员在对甲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常规护理手段:及时拔出留置针;抬高患肢;物理湿热敷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对乙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充分认识到静脉炎的危害,并对静脉炎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甘露醇预加热温度至36.5度,减轻刺激。做好穿刺肢体局部热敷,减轻环境刺激。采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穿刺点上血管走向8厘米内皮肤。调节合适输液速度,减少血管内膜刺激。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1.2.1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密切监测输液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静脉炎的出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2]。
1.2.2
先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输完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当出现静脉炎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将药物从输液管中抽出,缩短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停留时间,以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必要时应用红外线照射。
1.2.3
护理人员应在分析药物性质的基础上对穿刺位置进行冷敷或是热敷,并进行适度的按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静脉炎对患者的影响。
1.2.4
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合理安排输液,并对药物的使用频率及剂量进行规范,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1.2.5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血管及穿刺部位的选择,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操作。并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定期对贴膜进行更换,适当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以此减少静脉炎的出现。
1.2.6
护理人员应注意对病房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的清洁卫生,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外界环境。
1.3判断标准
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下,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为(x±s)及(n),检验分别通过t及x2,P<0.05意味着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体内容见表2。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甲组患者明显低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8±5.4)分,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7±5.8)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
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11%,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3。
3. 讨论
静脉炎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病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相比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在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患者护理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其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静脉炎,并在充分分析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以期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意在对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4]。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对乙组患者进行早期静脉炎预防,留置针应用及护理,以及加强静脉输液过程的管理和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时有效处理静脉炎,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的康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甲组患者明显低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8±5.4)分,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7±5.8)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11%,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5]。
本次实验表明,针对性护理在提高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患者预后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作用十分突出,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悦春. 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1):38-40.
[2]林彩.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名医,2020(01):200.
[3]王婷茹. 观察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7):193-195.
[4]左萃红,陈慧艳.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144-145.
[5]李霞,李芳,余福,温秀梅,袁媛,陈素英. 循证护理预防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效果[J]. 甘肃医药,2019,38(04):378-380.
关键词:静脉炎;留置针;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措施
前言:静脉炎在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出现几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对静脉炎的关注度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多是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静脉炎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对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通过抛硬币的方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两组患者人数保持一致。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方面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数据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为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患者精神正常,意识清醒;患者及其亲属完全了解且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患者患有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疾病[1]。具体内容见表1。
1.2方法
护理人员在对甲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常规护理手段:及时拔出留置针;抬高患肢;物理湿热敷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在对乙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充分认识到静脉炎的危害,并对静脉炎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甘露醇预加热温度至36.5度,减轻刺激。做好穿刺肢体局部热敷,减轻环境刺激。采用水胶体透明贴贴敷穿刺点上血管走向8厘米内皮肤。调节合适输液速度,减少血管内膜刺激。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1.2.1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密切监测输液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静脉炎的出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2]。
1.2.2
先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输完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当出现静脉炎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将药物从输液管中抽出,缩短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停留时间,以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必要时应用红外线照射。
1.2.3
护理人员应在分析药物性质的基础上对穿刺位置进行冷敷或是热敷,并进行适度的按摩,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静脉炎对患者的影响。
1.2.4
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症状选择适当的药物合理安排输液,并对药物的使用频率及剂量进行规范,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1.2.5
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血管及穿刺部位的选择,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反复穿刺操作。并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定期对贴膜进行更换,适当缩短留置针留置时间,以此减少静脉炎的出现。
1.2.6
护理人员应注意对病房的清洁和消毒,确保病房的清洁卫生,为患者提供较为舒适的外界环境。
1.3判断标准
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护理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下,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为(x±s)及(n),检验分别通过t及x2,P<0.05意味着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护理效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具体内容见表2。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甲组患者明显低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8±5.4)分,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7±5.8)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
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11%,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3。
3. 讨论
静脉炎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病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或是不当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相比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在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患者护理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其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静脉炎,并在充分分析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以期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本次实验共计抽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科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共计94例,意在对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方案及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参考[4]。护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对乙组患者进行早期静脉炎预防,留置针应用及护理,以及加强静脉输液过程的管理和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时有效处理静脉炎,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的康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甲组患者明显低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74.8±5.4)分,乙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2.7±5.8)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情况方面,乙组患者显著高于甲组患者,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11%,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护理中针对性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5]。
本次实验表明,针对性护理在提高留置针输液时发生静脉炎患者预后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作用十分突出,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杜悦春. 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01):38-40.
[2]林彩.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名医,2020(01):200.
[3]王婷茹. 观察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7):193-195.
[4]左萃红,陈慧艳.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144-145.
[5]李霞,李芳,余福,温秀梅,袁媛,陈素英. 循证护理预防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效果[J]. 甘肃医药,2019,38(04):37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