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农村信用社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针对农村信用社的特点,分析了应该如何加强和提高农村信用社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水平,提出来一些比较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确保内部组织结构的科学,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同时,一定要着重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缺乏权威性。要保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有权威、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这是建立信用社科学经营管理机制的需要。但现实情况是,制度建立的多,真正执行的少。由于内部稽核人员还在联社的领导下,缺乏独立性,在对实施项目的检查中,面对查出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虽然可以对责任人经济处罚,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将处罚真正落实到位。
2、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信用社虽然按照规定成立了“三会”。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具体规定,但就“三会”制度本身来说大多形同虚设,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由此也就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
3、制度不落实。从目前信用社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违章操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造成的。在业务经营上,偏重于规模发展,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重视不够。
4、制度建设不规范。一些新业务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的制度不完善,与信用社的管理实际脱节。制度制定不系统,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统一考虑,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成因剖析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差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
(一)管理体制滞后
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的内部支撑,加之所有者(入股农户)与经营者(信用社主任)在信贷、财务信息和金融知识上的严重不对称,使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信用社内部人控制达到了严重的程度。由于缺乏来自所有者的强力监督,因而使信用社经营者在经营中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动机,农村信用社有效的监督机制也难以真正形成。
(二)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且网点分散,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业务管理和稽核检查人员数量很少,且一人身兼数职,很难有效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2、主观因素
(一)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重业务经营、轻风险防范”
部分信用社对业务经营和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为操作风险产生埋下隐患。
(二)对职工教育管理不严,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一是不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二是不注重职工8小时外生活动态,多数涉案人员因赌博、经商、滥交朋友、高消费等债台高筑,以致铤而走险。三是不注重观察职工思想情绪变化。四是不注重“重点人重点防”。
3、对农村信用社基层负责人权力缺乏监督约束
一方面,一些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确,对其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责任不落实,权力与责任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某些工作人员对个别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行使权力不抵制,盲目服从,甚至同流合污,致使个别管理人员无视法律、法规,为所欲为,形成滥用职权、违规经营,侵占挪用等问题。
四、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
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此,必须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标本兼治,力克顽症,处理好“五大关系”,努力开创内控建设新局面。
对策之一:处理好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和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经营核心,也是公司治理、强化内控优先理念、提高员工素质的共同目标。内控优先理念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也贯穿于信用社经营管理与提高员工素质完全融合,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的素质提高,才有内控优先理念的形成,全员思想上树立了内控优先的理念,就必然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首先要抓好教育經常组织员工学习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传达管理者的意图,保证信用社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下健康运行;其次是着力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要通过持续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员工熟悉岗位职责,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努力发现问题和防范风险。保证制度执行的严格性和违反制度处罚的严肃性,养成自觉遵章守纪、循规守法的工作习惯和合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行为,形成“人人讲制度、个个守纪律”的良好工作程序和执行制度的氛围。再次是从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流程、掌握规律、营造环境、拓展业务五个方面入手,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大对规章制度和新业务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坚持岗位练兵,注重业务实践,突出培训效果,培养员工严密的制度观念和严谨的执行意识,避免员工因不熟练、不掌握、模糊不清,在无知和盲目中出差错、出事故。引导广大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生命,提高职业修养,彻底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陋习。
对策之二:处理好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之间的关系。一是规章制度的威力不在于它的内容定得多么多,条文多么繁杂,最关键地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切实发挥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内控制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办理业务的每个细小环节中,视违纪违规如触“雷”,真正认识到“视制度如生命”,从而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以往发生的许多案件其根源并不在于没有规章制度,而在于不执行或故意违反制度。二是要落实制度必须要落实责任,在制度落实中,抓责任落实,解决“谁干、怎么干”的责任问题。要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内控文化建设中来,采取“明确分工,责任分解,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方法,岗位落实到人头,责任落实到肩头,让人人知晓自己该做什么事,天天要办、必办的事。三是要发挥制度坚持的作用,要始终坚持辖内离岗交接和坚持离职换岗审计制度;重要岗位内部轮换;坚持审贷分离制度;坚持“双人管”“三分离”制度;坚持专项稽核和依法合规检查制度;坚持管理人员评价考核、职工测评、谈话戒免、降级撤职、提级升职等制度。
对策之三:处理好自我约束与相互约束之间的关系。自我约束、相互约束之间目的是一致的,但内容不同,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好,可起到“双轮驱动”的作用。一是建立自控防线。教育员工一定要自觉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自我保持意识,严格按制度和操作流程办事,制止违章违规现象,有效地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做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操作步骤都有章可循,要求每位员工都要熟记制度,并按制度身体力行。在学习每一项新业务、新制度或一份文件时,都要求参加学习人员签字承诺,表示自己已掌握该规定。对因故未进行学习的则进行补课,以保证每期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头和岗位。二是建立监控防线。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和各业务实施监督反馈的运行机制,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通报制度。三是强化“联防互保”。“联防互保”就是把所有柜员与柜员之间、柜员与会计主管之间、联社与基层之间相互监控、相互制约的操作风险控制平台,形成“人人控我,我控人人”的“连环式”操作控制防线。
对策之四:处理好经营发展与管理监督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兴社的第一要务。但科学发展不是失于控制的盲目发展,而是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营与管理监督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关系。内控管理、案件防范与业务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管理监督到位了、经营就会好,隐患和漏洞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管理监督工作的压力就相应小一些;管理监督到位了,对经营是个促进,对管理监督的改进和提高是个反作用。要重视内控工作,要摆上位置。无论大会小会,都要把内控管理列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反复强调内控管理、案件防范对业务经营的支撑作用,和员工一起算“违规成本帐”,广泛向员工灌输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要求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合规经营的关系,摆正管理在业务发展中的位置,以管理促发展。
对策之五:处理好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之间的关系。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一是非现场监测工作是内控工作今后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要在利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将每天的业务数据处于监测之下,并利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对重要岗位、重要人员及重点业务环节进行分析和排查。为现场检查做前期准备;非现场检查一要坚持连续不断的监测;二是必须抓住重点、抓住要害、抓住风险点;三是必须加强分析和总结,找出容易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四是必须同现场检查结合起来,对发现的疑点问题移交现场检查人员把问题落实清楚。实现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的四个有机结合。
五、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经营风险,必须把它置于改革与发展的环境下进行管理,在改革与发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不断消化和积极防范经营风险,这才是风险管理的根本途径。
1.提高风险管理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农村信用社从观念上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发展与管理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股东利益、存款人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从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的安全运营、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上来。通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科学转型,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2.理顺管理体制,增强行业自律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层次分明、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自身行业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权责利关系。进一步明确农信社的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三会”制度,根据章程的普遍性结合各自农村信用社的具体实际,制订和细化“三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职责权限,真正发挥“三会”的实际作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执行成本,努力形成高效务实、相互制衡的管理决策层面,紧紧围绕“业务发展、效益提高、风险控制”三大目标,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系统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3.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要强化资本概念,强化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是进行资产规模扩张的安全依据,是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警戒线”。资本作为抵补风险损失的最后手段,对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在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的同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应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以及包括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
4.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严格职业操守,规范业务行为。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健全考核处罚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使每项业务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
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管理好了人,就管理了风险。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培育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现代管理人才队伍,尽快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信合企业文化以激励和扶植人才。进一步把好进人用人关,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构筑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信用社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确保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农村信用社内部运行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内部的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永杰.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11(1).
[2]张长友.影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因素及完善[J].南方金融,2010(1).
[3]張中阳.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企业导报,2009(6).
[4]郭数林.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3).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确保内部组织结构的科学,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同时,一定要着重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降到最低。
二、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缺乏权威性。要保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就必须建立有权威、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这是建立信用社科学经营管理机制的需要。但现实情况是,制度建立的多,真正执行的少。由于内部稽核人员还在联社的领导下,缺乏独立性,在对实施项目的检查中,面对查出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虽然可以对责任人经济处罚,但是真正落实起来,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够将处罚真正落实到位。
2、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信用社虽然按照规定成立了“三会”。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具体规定,但就“三会”制度本身来说大多形同虚设,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由此也就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
3、制度不落实。从目前信用社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违章操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造成的。在业务经营上,偏重于规模发展,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重视不够。
4、制度建设不规范。一些新业务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的制度不完善,与信用社的管理实际脱节。制度制定不系统,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统一考虑,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成因剖析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差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
(一)管理体制滞后
农村信用社由于缺乏明晰的产权制度的内部支撑,加之所有者(入股农户)与经营者(信用社主任)在信贷、财务信息和金融知识上的严重不对称,使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信用社内部人控制达到了严重的程度。由于缺乏来自所有者的强力监督,因而使信用社经营者在经营中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动机,农村信用社有效的监督机制也难以真正形成。
(二)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多,且网点分散,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业务管理和稽核检查人员数量很少,且一人身兼数职,很难有效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2、主观因素
(一)经营指导思想存在偏差,“重业务经营、轻风险防范”
部分信用社对业务经营和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为操作风险产生埋下隐患。
(二)对职工教育管理不严,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
一是不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二是不注重职工8小时外生活动态,多数涉案人员因赌博、经商、滥交朋友、高消费等债台高筑,以致铤而走险。三是不注重观察职工思想情绪变化。四是不注重“重点人重点防”。
3、对农村信用社基层负责人权力缺乏监督约束
一方面,一些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权责不明确,对其权力的行使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责任不落实,权力与责任失衡的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某些工作人员对个别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行使权力不抵制,盲目服从,甚至同流合污,致使个别管理人员无视法律、法规,为所欲为,形成滥用职权、违规经营,侵占挪用等问题。
四、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
内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此,必须从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标本兼治,力克顽症,处理好“五大关系”,努力开创内控建设新局面。
对策之一:处理好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的关系。最大可能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和利润最大化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经营核心,也是公司治理、强化内控优先理念、提高员工素质的共同目标。内控优先理念作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也贯穿于信用社经营管理与提高员工素质完全融合,内控优先理念与提高员工素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全体员工的素质提高,才有内控优先理念的形成,全员思想上树立了内控优先的理念,就必然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首先要抓好教育經常组织员工学习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传达管理者的意图,保证信用社在良好的内部环境下健康运行;其次是着力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要通过持续宣传、培训、教育,引导员工熟悉岗位职责,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努力发现问题和防范风险。保证制度执行的严格性和违反制度处罚的严肃性,养成自觉遵章守纪、循规守法的工作习惯和合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的工作行为,形成“人人讲制度、个个守纪律”的良好工作程序和执行制度的氛围。再次是从提高员工素质、完善流程、掌握规律、营造环境、拓展业务五个方面入手,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加大对规章制度和新业务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坚持岗位练兵,注重业务实践,突出培训效果,培养员工严密的制度观念和严谨的执行意识,避免员工因不熟练、不掌握、模糊不清,在无知和盲目中出差错、出事故。引导广大员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珍惜生命,提高职业修养,彻底根除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的陋习。
对策之二:处理好制度落实和责任落实之间的关系。一是规章制度的威力不在于它的内容定得多么多,条文多么繁杂,最关键地是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切实发挥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内控制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和办理业务的每个细小环节中,视违纪违规如触“雷”,真正认识到“视制度如生命”,从而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以往发生的许多案件其根源并不在于没有规章制度,而在于不执行或故意违反制度。二是要落实制度必须要落实责任,在制度落实中,抓责任落实,解决“谁干、怎么干”的责任问题。要将责任意识渗透到内控文化建设中来,采取“明确分工,责任分解,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方法,岗位落实到人头,责任落实到肩头,让人人知晓自己该做什么事,天天要办、必办的事。三是要发挥制度坚持的作用,要始终坚持辖内离岗交接和坚持离职换岗审计制度;重要岗位内部轮换;坚持审贷分离制度;坚持“双人管”“三分离”制度;坚持专项稽核和依法合规检查制度;坚持管理人员评价考核、职工测评、谈话戒免、降级撤职、提级升职等制度。
对策之三:处理好自我约束与相互约束之间的关系。自我约束、相互约束之间目的是一致的,但内容不同,作为内控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的好,可起到“双轮驱动”的作用。一是建立自控防线。教育员工一定要自觉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自我保持意识,严格按制度和操作流程办事,制止违章违规现象,有效地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做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操作步骤都有章可循,要求每位员工都要熟记制度,并按制度身体力行。在学习每一项新业务、新制度或一份文件时,都要求参加学习人员签字承诺,表示自己已掌握该规定。对因故未进行学习的则进行补课,以保证每期制度落实到每个人头和岗位。二是建立监控防线。建立以内部监督部门对各岗位、各部门和各业务实施监督反馈的运行机制,落实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通报制度。三是强化“联防互保”。“联防互保”就是把所有柜员与柜员之间、柜员与会计主管之间、联社与基层之间相互监控、相互制约的操作风险控制平台,形成“人人控我,我控人人”的“连环式”操作控制防线。
对策之四:处理好经营发展与管理监督的关系。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兴社的第一要务。但科学发展不是失于控制的盲目发展,而是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营与管理监督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关系。内控管理、案件防范与业务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管理监督到位了、经营就会好,隐患和漏洞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管理监督工作的压力就相应小一些;管理监督到位了,对经营是个促进,对管理监督的改进和提高是个反作用。要重视内控工作,要摆上位置。无论大会小会,都要把内控管理列为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反复强调内控管理、案件防范对业务经营的支撑作用,和员工一起算“违规成本帐”,广泛向员工灌输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要求员工在任何时候都要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和合规经营的关系,摆正管理在业务发展中的位置,以管理促发展。
对策之五:处理好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之间的关系。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一是非现场监测工作是内控工作今后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要在利用科技手段的基础上,将每天的业务数据处于监测之下,并利用非现场检查方式对重要岗位、重要人员及重点业务环节进行分析和排查。为现场检查做前期准备;非现场检查一要坚持连续不断的监测;二是必须抓住重点、抓住要害、抓住风险点;三是必须加强分析和总结,找出容易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四是必须同现场检查结合起来,对发现的疑点问题移交现场检查人员把问题落实清楚。实现一般检查与重点检查、全面检查与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与现场检查、上级检查与自查的四个有机结合。
五、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对于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经营风险,必须把它置于改革与发展的环境下进行管理,在改革与发展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发展中不断消化和积极防范经营风险,这才是风险管理的根本途径。
1.提高风险管理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行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农村信用社从观念上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发展与管理的关系;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股东利益、存款人利益与员工利益的关系。从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以效益为目的,以质量为前提,以规模为手段的安全运营、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上来。通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科学转型,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2.理顺管理体制,增强行业自律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层次分明、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自身行业管理体系,理顺各级农村信用社的权责利关系。进一步明确农信社的产权关系,实行出资者的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建立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三会”制度,根据章程的普遍性结合各自农村信用社的具体实际,制订和细化“三会”组织的议事规则和职责权限,真正发挥“三会”的实际作用;进一步降低制度执行成本,努力形成高效务实、相互制衡的管理决策层面,紧紧围绕“业务发展、效益提高、风险控制”三大目标,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系统相互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3.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要强化资本概念,强化资本约束和资本监管。一定的资本充足率是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是进行资产规模扩张的安全依据,是对社会负债规模的“警戒线”。资本作为抵补风险损失的最后手段,对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在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建立健全资本补充机制的同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应将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及其他风险以及包括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依据统一的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测算,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
4.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要不断完善规章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严格职业操守,规范业务行为。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梳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并建立健全考核处罚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使每项业务环节都纳入监控范围。
古人云“小智者治事,大智者治人”。管理好了人,就管理了风险。农村信用社应尽快培育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现代管理人才队伍,尽快培植具有自身特色的信合企业文化以激励和扶植人才。进一步把好进人用人关,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构筑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信用社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这两项工作,才能够确保农村信用社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农村信用社内部运行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内部的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永杰.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大庆社会科学,2011(1).
[2]张长友.影响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因素及完善[J].南方金融,2010(1).
[3]張中阳.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企业导报,2009(6).
[4]郭数林.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