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也在教师。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教育的改革都不可能成功。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提高素质,从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转而追求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和教育艺术家。作为中学政治教师,既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年青一代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因此我认为一名政治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一、端正教育思想,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完成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甘做“蜡烛”,甘做“人梯”,引导青少年向未来前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同时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
二、提高自身系统理论修养
一位合格的政治教师,不能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他必须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能够站在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观察社会,并合乎客观实际地评价、揭示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的规律。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必须具备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学习教育理论,系统地掌握政治学理论,不断汲取当今政治学研究理论和成果来充实自己。
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那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育基础,如语言表达﹑板书板图﹑动手操作等,在课堂上能用准确的﹑形象的﹑逼真的﹑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并且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及时地捕捉社会热点,游刃有余地提供丰富的情景材料。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关注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不管采取哪种手段创设情境,教师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应承认学生的认识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相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当我们创设情境后,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讨论甚至争论,组织学生辩论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能控制课堂节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防止讨论偏离中心,以免成为某些学生的“谈话课”。
四、确定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多元化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善于运动记忆,有的长于计算,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而且,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和文化感受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学生的个体而言,多种风格的认知方式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认知结构保证。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供知识交流的活动,使其能在活动中张扬个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其全面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的一般发展视为首要目标,把教材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和素材,使他们在对学习内容的处理过程中获得发展。教师还应使重要的学科知识观念﹑思想方法﹑学习活动方式成为教材的主线,并尽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螺旋式上升。从而使学生有机会逐步建立对同一知识不同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使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与学习过程相适应,促其日有所进,有所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发展为中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总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想法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创造的潜能。关键是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教学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并富有挑战性。要激励学生在探索感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将所学的新知识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活动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有效的知识。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知识的果实,并让学习成就感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就感能使学生不因过多的失败而放弃学习的努力,能使学生保持着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信心。教师应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名副其实,使学生从自己已有经验的交流与活动中,通过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责任编辑 袁 妮)
一、端正教育思想,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履行其基本职责,完成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甘做“蜡烛”,甘做“人梯”,引导青少年向未来前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同时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
二、提高自身系统理论修养
一位合格的政治教师,不能把教学活动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他必须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能够站在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观察社会,并合乎客观实际地评价、揭示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的规律。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必须具备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学习教育理论,系统地掌握政治学理论,不断汲取当今政治学研究理论和成果来充实自己。
三、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那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的能力。
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教育基础,如语言表达﹑板书板图﹑动手操作等,在课堂上能用准确的﹑形象的﹑逼真的﹑生动的﹑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并且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社会知识,才能及时地捕捉社会热点,游刃有余地提供丰富的情景材料。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关注国际﹑国内社会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教学上要有民主精神。不管采取哪种手段创设情境,教师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应承认学生的认识过程,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看法。这样才能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相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益。要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当我们创设情境后,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讨论甚至争论,组织学生辩论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能控制课堂节奏,做到“形散而神不散”,防止讨论偏离中心,以免成为某些学生的“谈话课”。
四、确定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1.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多元化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有的善于运动记忆,有的长于计算,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适应性。而且,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和文化感受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学生的个体而言,多种风格的认知方式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认知结构保证。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供知识交流的活动,使其能在活动中张扬个性,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其全面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的一般发展视为首要目标,把教材作为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和素材,使他们在对学习内容的处理过程中获得发展。教师还应使重要的学科知识观念﹑思想方法﹑学习活动方式成为教材的主线,并尽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螺旋式上升。从而使学生有机会逐步建立对同一知识不同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使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与学习过程相适应,促其日有所进,有所发展。
2.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每个学生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发展为中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总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往往是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想法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创造的潜能。关键是教师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教学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并富有挑战性。要激励学生在探索感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将所学的新知识通过自身的再创造活动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成为有效的知识。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应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知识的果实,并让学习成就感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就感能使学生不因过多的失败而放弃学习的努力,能使学生保持着浓郁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信心。教师应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名副其实,使学生从自己已有经验的交流与活动中,通过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有目的﹑有意义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获得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