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73058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附属医院外科
摘要目的:减少和治疗痔手术后肛缘水肿。 方法:针对水肿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对2000年4月~2006年8月期间500例患者进行痔手术后观察,在术中和术后做相应的处理。结果:在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痔手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结论: 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
关键词 痔手术 水肿 防治措施
痔手术后肛缘周围水肿是痔病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比较高,是长期困扰医生的难题之一。手术后发生肛缘周围水肿的患者,肛门切口疼痛明显加剧,伤口愈合缓慢。我科对2000年4月~2006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500例痔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观察,并在痔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仅有21例发生术后切口周围水肿。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00例患者均系肛肠科手术病例,其中男208例,女292例,年龄19~74岁,平均38岁,每例均为确诊的痔病患者(诊断均根据2000年4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组成都会议制定的暂行标准)[1]。其中外痔76例,内痔108例,混合痔316例。发生水肿者共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
方法:①手术时要根据母痔及皮赘的形态选择切口位置,解剖层次分明,以利引流。处理混合痔时,若肛管和外痔区血管增生、曲张明显,应彻底剥除其曲张物的血管丛。②扩肛和手术操作切忌粗暴,减少不必要的损伤。③避免大块结扎和缝扎,减少健康组织损伤,止血要彻底,切口引流要通畅。④术后局部用凡士林纱条+太宁栓填塞,加压包扎。⑤术后使用药物或蜂蜜等润肠通便,避免久蹲、久坐。⑥便后应用高锰酸钾粉坐浴,清洁肛门,防止局部感染。⑦若发现肛缘水肿发生,应尽早处理,早期可压迫水肿处,使之消退;也可用50%浓盐水外敷或中药熏洗[2];TDP或局部理疗也能促使水肿吸收。
结果
经上述防治方法处理,500例病人中仅有21例发生肛缘水肿,其中外痔术后水肿1例,内痔术后水肿3例,混合痔术后水肿17例,总发生率4.2%。术后肛缘水肿病人平均康复时间为21天,较术后正常病人平均康复时间延长4天。
讨论
水肿是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血管渗透压增加,通透性增高,水分在组织间隙中潴留过多的表现[3]。肛缘水肿是指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肿胀疼痛的症状[4]。一旦发生痔术后肛缘水肿,病人会感觉到肛门疼痛加剧,这也是许多痔病患者惧怕手术的原因。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是与切口周围的皮赘下及肛管血管增生、扩张,手术刺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切除皮肤或缝合结扎操作不当,影响肛门部淋巴和血液回流,引起切缘皮瓣水肿、炎症反应加剧; ②术后切口处理不当,压迫固定纱布松解过早,局部渗出增加; ③患者因惧怕排便时疼痛,排便不净、小便困难,下蹲过久,致使肛管外翻、括约肌痉挛,静脉回流障碍而发生水肿。
针对肛缘水肿病因,我科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原则,在防治中提出术中认真仔细,动作轻柔,术后积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感染,结合通便治疗,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在临床实践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防止了痔术后水肿的发生,明显降低了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痔术后痛苦,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此外,因肛缘水肿又是痔术后若干种其他并发症的诱因和主症,因而该防治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痔术后其他并发症的防治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兆岐,宋光瑞,胡伯虎,等.中国大肠肛门病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33.
2陈关兴,陈会,翁梅英,等.痔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3):28-29.
3曹吉勋.中国痔瘘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2.
4胡伯虎,李宁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489.
附属医院外科
摘要目的:减少和治疗痔手术后肛缘水肿。 方法:针对水肿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对2000年4月~2006年8月期间500例患者进行痔手术后观察,在术中和术后做相应的处理。结果:在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痔手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结论: 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
关键词 痔手术 水肿 防治措施
痔手术后肛缘周围水肿是痔病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比较高,是长期困扰医生的难题之一。手术后发生肛缘周围水肿的患者,肛门切口疼痛明显加剧,伤口愈合缓慢。我科对2000年4月~2006年8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500例痔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观察,并在痔术中和术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仅有21例发生术后切口周围水肿。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00例患者均系肛肠科手术病例,其中男208例,女292例,年龄19~74岁,平均38岁,每例均为确诊的痔病患者(诊断均根据2000年4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组成都会议制定的暂行标准)[1]。其中外痔76例,内痔108例,混合痔316例。发生水肿者共21例,其中男8例,女13例。
方法:①手术时要根据母痔及皮赘的形态选择切口位置,解剖层次分明,以利引流。处理混合痔时,若肛管和外痔区血管增生、曲张明显,应彻底剥除其曲张物的血管丛。②扩肛和手术操作切忌粗暴,减少不必要的损伤。③避免大块结扎和缝扎,减少健康组织损伤,止血要彻底,切口引流要通畅。④术后局部用凡士林纱条+太宁栓填塞,加压包扎。⑤术后使用药物或蜂蜜等润肠通便,避免久蹲、久坐。⑥便后应用高锰酸钾粉坐浴,清洁肛门,防止局部感染。⑦若发现肛缘水肿发生,应尽早处理,早期可压迫水肿处,使之消退;也可用50%浓盐水外敷或中药熏洗[2];TDP或局部理疗也能促使水肿吸收。
结果
经上述防治方法处理,500例病人中仅有21例发生肛缘水肿,其中外痔术后水肿1例,内痔术后水肿3例,混合痔术后水肿17例,总发生率4.2%。术后肛缘水肿病人平均康复时间为21天,较术后正常病人平均康复时间延长4天。
讨论
水肿是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血管渗透压增加,通透性增高,水分在组织间隙中潴留过多的表现[3]。肛缘水肿是指肛管及肛缘皮肤出现水肿、充血、隆起或肿胀疼痛的症状[4]。一旦发生痔术后肛缘水肿,病人会感觉到肛门疼痛加剧,这也是许多痔病患者惧怕手术的原因。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是与切口周围的皮赘下及肛管血管增生、扩张,手术刺激,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切除皮肤或缝合结扎操作不当,影响肛门部淋巴和血液回流,引起切缘皮瓣水肿、炎症反应加剧; ②术后切口处理不当,压迫固定纱布松解过早,局部渗出增加; ③患者因惧怕排便时疼痛,排便不净、小便困难,下蹲过久,致使肛管外翻、括约肌痉挛,静脉回流障碍而发生水肿。
针对肛缘水肿病因,我科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治疗的原则,在防治中提出术中认真仔细,动作轻柔,术后积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吸收,同时保持局部清洁,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感染,结合通便治疗,尽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并在临床实践的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防止了痔术后水肿的发生,明显降低了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痔术后痛苦,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此外,因肛缘水肿又是痔术后若干种其他并发症的诱因和主症,因而该防治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对痔术后其他并发症的防治也有一定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兆岐,宋光瑞,胡伯虎,等.中国大肠肛门病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633.
2陈关兴,陈会,翁梅英,等.痔瘘围手术期处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0,20(3):28-29.
3曹吉勋.中国痔瘘学.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2.
4胡伯虎,李宁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