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集输工程系统节能改造

来源 :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的研究,不断提高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油气集输处理的成本,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率,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的生产需要。针对油气集输系统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油气集输处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采取必要的节能降耗措施,降低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管理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油田;集输工程系统;节能改造
  加强对油气集输系统的自动化设备和设施的管理,提高地面工程的自控能力降低人工成本,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自控设备的应用,降低岗位员工的劳动强度,发挥自控设备的优越性,增加电子巡检的次数,提高了油田地面站的运行效率。
  一、油田地面建设中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措施
  1高效油气分离技术的应用
  应用高效的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措施,在油井的采出物进入分离器前,实施管道的热化学脱水作用,通过高效的分离器的分离处理,将高含水原油的含水率降低,使其变为低含水的原油,然后经过电脱水器的电化学脱水过程,将原油中的水分离出去,使分离后得到的原油的含水达到行业标准的规定,完成油气集输的生产任务。通过加药处理,提高油气水三相分离的速度,结合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降低了油气集输系统的成本。利用斜板技术措施,降低液流的速度,提高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效率。结合油田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地面油气集输系统的自动控制和管理的模式,实施安全预警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通过连锁控制,实施远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对油气水三相分离的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率。
  2含油污水处理新技术
  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对油田含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合格的水作为油田注水的水源处理,达到水驱的开发效率,实现了油田废物的再利用。含油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技术措施的应用,使用气浮选技术措施,通过气泡在液体中总是上浮的原理,将含油污水中的油珠颗粒分离出去,经过回收油泵将其回收,作为油田产能的一部分,也能够成为油田产量的补充。微生物除油技术利用微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将含油污水中的浮油分离出去,达到含油污水的质量标准,降低含油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而对含油污水的悬浮颗粒的处理,通过高效的过滤设备,优选最佳的过滤材料,使其达到水质标准。如双向过滤罐的使用,提高水質处理的效率,使注入水的水质达到设计的标准,满足油田水驱开发的技术要求。
  3对油气集输系统工艺的完善
  由于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到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通过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应用,实施报警机制,加强对油气集输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安全系数,保证油田油气集输生产的顺利进行。油田注水量的增多,提高了油田生产的成本,增加了各种动力的消耗,需要采取节能降耗的技术措施。不断完善注水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施精细化注水,应用智能化的注水仪表,合理控制小层的注水量,满足油田配注的要求,对不同的储层实施分别定量注水,达到稳油控水的技术要求。合理控制高渗透层的注水量,加强对低渗透层的注水,才能提高水驱的开采效率。不断完善原油处理站的设备和设施,将陈旧的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如选择节能型的电动机作为驱动设备,并结合变频调速技术措施,减少电能的消耗。对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进行优化,降低设备的维护保养费用,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经济效益。
  二、案例分析
  1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某油田现有3个开发区块,采用三级布站模式,即单井—计量站—转油站—联合站。目前共有油井391口,开井292口,地层日产液量9974m3,其中日产油1064t,日产水8910m3,日掺水量4304m3,地层含水85.5%。某油田经过多年的生产开发,主力区块已进入到高含水开发期,地下和地面生产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地面系统存在工艺不合理、运行成本高、安全环保隐患大等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1地面管网庞大,能耗高
  由于采用三级布站、双管掺水工艺,地面管网庞大,现有各类管线314Km。传统的双管掺水伴热集油工艺,运行成本高,传统的高能耗双管掺水伴热集油工艺已不适应油田发展需要。
  1.2工艺流程不适应生产变化,运行成本高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油井产液性质与开发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地面工艺系统循环输送、重复处理问题较多。
  1.3腐蚀老化严重,安全环保隐患大
  由于部分管线投产时间长,腐蚀老化严重,造成系统维护工作量大,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严重影响了油田的安全生产、环境状况和生产经营乃至油田的整体形象。
  2优化简化工程技术思路
  某油田以系统、区域性的治理为对象,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的原则开展集油系统的优化工程:
  (1)单井计量应用新型单井自动计量技术,实现油井自动监测和控制、实时示功图、压力、温度等数据采集、油井工况诊断、产液量计量等功能。
  (2)单井集油工艺管线利用高液量、高含水油井作为源头井,将周边的油井串接、“T”接到系统干线生产,逐步取消计量站点的设置,以降低系统能耗。某新井采用串接、T接工艺。
  (3)单井掺水原则上只对低液量源头井及地下伴掺生产井进行掺水伴热,力争取消掺水工艺,缩减地面管网,减少掺水规模。
  (4)尽可能利用现有管线,对老化腐蚀漏失严重的管线进行更换。
  (5)地面管网更新优选高质量的复合管线,并配套收发球装置。
  (6)单井井口工艺流程:
  (7)掺水系统停运后,油井如遇事故停井,对距离系统干线近的单独T接油井,利用压风机扫线。
  3优化简化工程改造情况
  根据某油田简化优化的整体部署和安排,在2、9、20站集油系统开展了先导试验,涉及油井30口,简化后安装单井自动计量装置30口;27口井通过T接或串接生产方式停掉掺水,有3口低液量油井仍采用双管伴掺生产,除9站掺水系统以外,停运了2、20站掺水系统管道、9站集油系统管道,缩减单井、系统管道22.3km,同时降低了地面管网的漏失频率,大大减少污染赔偿和维护费用。
  通过对原油流变性、新型管材、工艺流程优化等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单管输送的技术界限(单管输送技术界限:当含水超过80%,集输温度超过原油凝点5℃以上时,可单管输送)和各类油井的优化条件,为解决和指导集输系统简化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理论问题解决之后,3个先导试验站29口油井的现场简化优化工程也顺利实施完成,先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计量误差为±7%,单井回压均值由0.75MPa下降到0.65MPa,管网长度由32.2km减少到9.9km,减少了69%。管网月漏失次数由29次/月降为1次/月,年减少掺水量8.2×104m3,年减少掺水运行费73.8万元。这也标志着油井自动计量技术、油井单管集输的简化技术在南部稠油油田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先导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采油三厂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实施原则,成立某油田系统简化项目组,有效推动某油田简化工程。
  结语
  油井在线远传计量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油井远程自动计量,撤消了计量间。地面系统形成了“油井-转油站-集中处理站”的地面建设新模式,缩短了管道输送距离,并将员工从繁重的管线挖漏、补漏工作中解脱出来,消除了因管线老化、腐蚀、穿孔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简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油水井资料采集的自动化程度,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长会。原油预分水工艺参数的优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3,(06):38-39.
  [2]杨文静。油田集输系统的腐蚀控制[J].石化技术,2015,22(8):145.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
其他文献
摘要:煤矿顶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它的安全防护问题在煤矿的整体安全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面对煤矿的顶板进行技术加强,从而采取到位的安全措施,保障安全采矿的进行。  关键词:煤矿;顶板;管理;方法;措施  在煤矿的生产中,顶板管理工作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做好顶板管理的安全有效,就需要从态度上、技术上、人员上综合控制,不断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降
期刊
摘要: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开挖过程中,其周边的围岩易发生整体、局部失稳的现象,这是由于各个方向的主应力和剪应力对岩体发生作用,产生裂缝而引发的。由于可以看出,高地应力下,围岩稳定性有待保证。因此本文就以此为背景来对高地应力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此来找到隧道开挖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如围岩强度、埋深、跨度等,为保证施工进度,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地应力;隧道开挖;围
期刊
摘要: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已经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有了基本的规模,到现在,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与实用性,它已经成为当今人民热议的重点话题,同时我国已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了很多行业,所以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工作时质量是尤为关键的。设备的质量与工作效率与我們的工作生活是紧密相联的,当设备发生质量问题时,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煤矿开采朝着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就是在煤矿采掘工作面会有大量粉尘产生,严重威胁着井下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于矿山行业良好形象的树立。本文介绍了井下粉尘的主要危害,以及相对应的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采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提供方法。  1.粉尘的概念及煤矿粉尘的来源  1.1粉尘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粉尘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直径在7
期刊
摘要: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已为国外多本高桩码头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所采用,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力的方法,这一方法可以使设计人员在关注结构安全的同时考虑地震引起的经济损失和码头震后运行的恢复。虽然该方法已在国外高桩码头工程中应用多年,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在该方法中,準确合理地确定码头位移需求是关键。目前替代结构法是确定位移需求的主要方法之一,计算等效阻尼比则是该方法的重要步骤,而现行规范和标准中
期刊
摘要: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当今计算机技术灵活应用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传统的纸介质的档案信息通过电子计算机将其转换成数字信息进行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尺度。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需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技术
期刊
摘要:我国铁路快速的发展,为铁路电气化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铁路行业发展电气化是时代的需求,随着不断扩大电气化铁路的规模,铁路也不断提升了运载量,铁路电气化工程存在很多的优势,铁路电气化工程具有流动性大施工周期短的特征,也是一项非常系统复杂的工程,电路的质量是发展铁路电气化需要面临的较大技术问题,电路质量不仅会制约电力铁路的未来发展,还会造成铁路运输安全事故,所以本篇文章讲述了材料设备对铁路电气化工程
期刊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国的各个行业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建筑行业,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在建筑行业中包含了多个工程建设,有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有生活住宅建设,有大型的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等。这些建设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在道路建设中,采用的最为广泛的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因为这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经济成本低,操作简单,被我國广泛应用。不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国际积极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在园林工程的施工采用节能型技术,可以减低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就主要对园林使用中的节能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施工;节能技术;应用  引言  园林工程施工具有工程量多、施工工艺复杂、涉及专业多等特点,同工程大部分采用露天作业,导致施工过程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就实际的施工来看,现阶段国内的园林施工从立项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放顶煤工作面后部运输机回撤的施工工艺及具体施工方法,并针对后部运输机回撤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性优化方案。从神东矿区历次后部运输机回撤施工中总结提炼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重点,为放顶煤后部运输机回撤的施工积累宝贵经验,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放顶煤;后部运输机;回撤;综采工作面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回采做为当前厚煤层采煤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由于其回采率高、巷道布置简单、装备配套成熟
期刊